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79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气体保护下催化乙交酯聚合,得聚乙交酯;所述催化剂为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自行研发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催化活性高、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

Polymerization of Ethyl Lactone Catalyzed by Binuclear Chiral Amine Magnesium Complex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atalyzing polyethylene lactide polymerization by using binuclear chiral imine magnesium complex,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binuclear chiral imine magnesium complex as catalyst, using ethyl lactide as raw material, catalyzing polyethylene lactide polymerization under anhydrous, oxygen-free and gas protection, and obtaining polyethylene lactide; the catalyst is binuclear chiral imine magnesium complex. The invention uses the self-developed binuclear chiral imine magnesium complex as catalyst fo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lactid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atalyst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structure is varied, the metal center magnesium coordinates with the ligand N and N atoms, the catalyst ha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does not need catalyst, the reaction rate is fast,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mer is narrow,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is controll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成为高分子材料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聚内酯为生物可降解型的绿色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其作为石油产品的替代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自然生活环境中,废弃的聚内酯材料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的分解成小分子。因为聚酯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环保领域,例如手术缝合线、包装、药物控制释放和组织工程支架等。聚乙交酯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性能,使其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乙交酯单体原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聚合物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因而作为新型的生物基材料受到普遍关注。乙交酯开环聚合可以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活性可控聚合实现对分子量的控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降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和低毒性,及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稳定性出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许多性能优异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然而,仍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由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制得的产品中难免会有金属残留,要从聚合物中完全去除这些残留物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低毒的镁配合物成为更有希望的催化剂,特别当聚合物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时,这类催化剂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双核金属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研究新的、性能好的、低毒的双核镁催化剂对于得到安全性更高的聚乙交酯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以自行研发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反应可控性好,得到的聚乙交酯分子质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催化性能好的乙交酯开环聚合用催化剂,该催化剂是一种结构特殊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其中,所述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优选为氢,所述OBn为苄氧基:。本专利技术双核手性胺亚胺镁化合物为配合物,通过配体的N,N原子与金属镁中心配位得到,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本专利技术配合物的配体结构特殊,配体中取代基的选择对该镁配合物作为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进一步的,引入小空间位阻的取代基使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升高,因此R优选为氢。本专利技术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是由配体、Mg(nBu)2(二正丁基镁)和苄醇反应得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正丁基镁(Mg(nBu)2)的己烷溶液与苄醇的四氢呋喃溶液在-5~-15℃下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再在此温度下加入配体A的甲苯溶液,加完后使体系温度自然升至室温,然后进行加热,将温度控制在40~60℃进行反应,反应后回收溶剂,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式Ⅰ所述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进一步的,配体A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R优选为氢。配体A的制备方法已有文献报道,具体合成方法参考文献(Polyhedron85(2015)537–542)。进一步的,配体A、Mg(nBu)2和苄醇反应的方程式如下:上述制备方法中,配体A、二正丁基镁和苄醇一锅法反应。配体A、二正丁基镁和苄醇的摩尔比1:2:2。本专利技术先将二正丁基镁与苄醇反应形成正丁基苄氧基镁,然后再与配体A发生反应形成最终的配合物,所得配合物容易在己烷中固化,易于从溶剂中分离和纯化,反应液后处理简单,产品收率高,收率在80%以上。而经过试验验证,若将二正丁基镁直接与配体A进行反应,反应所得产物呈油状,不易与溶剂分离,分离纯化难度大,收率低。上述制备方法中,整个反应在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下进行。上述制备方法中,反应自然升到室温以后再升至40~60oC进行反应,例如40oC、50oC、60oC,优选50~60oC。在40~60oC(优选50~60oC)进行反应的时间为1~12小时,优选为3~6小时。上述制备方法中,己烷、四氢呋喃、甲苯均为溶剂,它们的作用是保证各原料充分溶解,使各原料在均相中进行接触反应,其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选的,己烷、四氢呋喃、甲苯的总质量为二正丁基镁、苄醇和配体A总质量的5~10倍。上述制备方法中,反应后,将反应液真空抽干溶剂,然后用正己烷对剩余的沉淀进行洗涤,最后干燥,得产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该方法以上述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简称镁配合物,下同)为催化剂,以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气体保护下催化乙交酯聚合,得聚乙交酯,所述聚乙交酯为均聚物。本专利技术催化剂随着取代基R空间位阻的增加,催化活性有降低的趋势。进一步的,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剂、甲苯和乙交酯混合,在无水无氧和气体保护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反应后将反应物进行处理,得聚乙交酯。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乙交酯与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000:1,例如100:1、200:1、400:1、600:1、800:1、1000:1。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乙交酯在甲苯中的浓度为0.2-0.3mol/L。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聚合反应温度为0~100℃,例如0℃、20℃、40℃、60℃、80℃、100℃。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活性有升高的趋势。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聚合反应时间为1-60分钟,例如1分钟、2分钟、3分钟、10分钟、30分钟、40分钟、60分钟等。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保护性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氮气。进一步的,上述开环聚合反应中,反应后加入冷甲醇纯化聚乙交酯,得纯化的聚乙交酯。本专利技术以自行研发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产品收率高,催化剂结构变化多样,金属中心镁与配体的N,N原子配位,催化活性高、不需要助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得到的聚乙交酯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产率高,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具体保护范围见权利要求。下述实施例中,聚乙交酯均聚物的分子量Mn由GPC法测定(聚苯乙烯为标准物),PDI为分子量分布,由GPC法测定;TOF为单位时间单位催化剂催化的单体的量。以配体A为原料制备镁配合物(I)式(I)所示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由配体A、Mg(nBu)2和苄醇通过烷基消除反应生成,反应式如下。实施例1所用配体结构式如上式(A),其中R为氢,反应过程为:氮气气氛下,在-10℃下将5mL苄醇四氢呋喃溶液(2.0mol/L)慢慢滴加到等摩尔量的Mg(nBu)2己烷溶液(2.0mol/L,5mL)中反应1小时,将配体2.14g溶于25mL干燥甲苯中,在-10℃下加入到Mg(nBu)2和苄醇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后使反应液自然升到室温,然后加热到60℃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以后真空抽干溶剂,剩余物加入干燥的正己烷洗涤、过滤,然后收集产物,干燥称重,得3.05g固体,产率为83.4%。实施例2所用配体结构式如上式(A),其中R为甲基,反应过程为:氮气气氛下,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气体保护下催化乙交酯聚合,得聚乙交酯;所述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优选为氢;OBn为苄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催化乙交酯聚合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交酯为原料,在无水无氧和气体保护下催化乙交酯聚合,得聚乙交酯;所述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优选为氢;OBn为苄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得:将二正丁基镁的己烷溶液与苄醇的四氢呋喃溶液在-5~-15℃下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再在此温度下加入配体A的甲苯溶液,加完后使体系温度自然升至室温,然后进行加热,将温度控制在40~60℃进行反应,反应后回收溶剂,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式Ⅰ所述的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配体A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氢、甲基、乙基或异丙基,优选为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双核手性胺亚胺镁配合物制备时,配体A、二正丁基镁和苄醇的摩尔比1: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顿爱社张春菊侯海峰王洪宾姚伟张海东于广福孙丰刚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