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923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箱体,设置成容置电池单元结构;支撑板,位于电池单元与箱体之间;导热膜,导热膜的边缘与支撑板的边缘贴合;密封件,夹置在支撑板的边缘处,密封件设置成密封支撑板边缘处与导热膜之间的间隙;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空腔结构;当空腔结构中具有换热介质时,导热膜与电池单元贴合,且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空腔结构中无换热介质时,导热膜与电池单元分离,且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箱具有导热效果佳的特点。

Battery ca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tteries, in particular to a battery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which is arranged into a capacitive battery unit structure; a support plate,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battery unit and the box body; a heat conduction film, the edge of the heat conduction film and the edge of the support plate are fitted together; a seal piece, which is clamped at the edg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dge of the seal support plate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film. The gap between the heat conducting fil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forms a cavity structure to accommodate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when there is a heat transfer medium in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heat conducting film fits the battery unit, and there is a first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t conducting fil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when there is no heat transfer medium in the cavity structure, the heat conducting film is separated from the battery unit, and there is a second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t conducting fil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spacing is larger than the second. The battery box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保障了新能源汽车能够正常行驶,其中,水冷板是动力电池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冷板与电芯接触通过热传导方式将带走电芯热量,降低电芯温度。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冷板表面与电芯表面接触,其二者之间存在接触缝隙,缝隙中为导热系数极低的空气,由此产生接触热阻,因此,常用诸如导热垫之类的界面材料填补缝隙减小接触热阻。导热垫为柔软材料,在冷板和电芯之间受到挤压,变形后导热垫填补电芯和冷板表面缝隙,接触越好则导热效果越好。但此时存在二个问题:1、当电芯底部平面度不良时,如中间电芯位置高两边低,则无法通过压缩导热垫使导热垫与电芯底面接触,因为底部支撑或是电芯无法提供足够压强将整个导热垫大面积压缩变形,因此,导热垫会与电芯无法完全接触,散热效果不良导致电芯温度过高。2、当强行以较大支撑力或螺栓紧固压紧导热垫使导热垫变形与电芯底面接触,此时,电芯受到强大压力,易产生电芯脱胶,侧板开裂等风险,进而造成了电池模组的保温能力过差。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冷板结构导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冷板结构导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设置成容置电池单元结构;支撑板,位于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箱体之间;导热膜,所述导热膜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贴合;密封件,夹置在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处,所述密封件设置成密封所述支撑板边缘处与所述导热膜之间的间隙;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空腔结构;当所述空腔结构中具有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与所述电池单元贴合,且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所述空腔结构中无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与所述电池单元分离,且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膜设置成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板设置成由硬质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连接部;两个夹紧部;两个所述夹紧部均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且所述导热膜和所述支撑板均位于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冷板压紧件;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箱体边框,设置在所述箱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冷板压紧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箱体边框上;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两者的密封处位于所述冷板压紧件与所述箱体边框之间,且所述冷板压紧件和所述箱体边框共同密封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的密封处。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边框包括:边框本体,连接在所述箱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冷板压紧件包括: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边框本体上;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两者的密封处位于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且所述边框本体和所述连接板共同密封所述导热膜与所述支撑板的密封处。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密封填充件;所述边框本体、所述第一密封填充件和靠近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夹紧部依次贴合。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填充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填充件连接;所述冷板压紧件还包括:第一压紧凸起,沿所述连接板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箱体边框还包括:第二压紧凸起,沿所述边框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压紧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填充件、所述导热膜、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压紧凸起依次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紧凸起朝向所述箱本体内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填充件贴合;远离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夹紧部位于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压紧凸起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护板;所述导热膜和所述支撑板均位于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护板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流道分隔梁,连接在所述箱本体上,每个所述流道分隔梁远离换热介质进液口的位置处设有流道口;所述流道分隔梁将所述导热膜压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以形成多个流通区域,其中,所述空腔结构内的换热介质沿所述流道口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设置成容置电池单元结构的箱体、位于电池单元与箱体之间的支撑板、包裹支撑板的导热膜和夹置在支撑板的边缘处的夹紧件,具体的,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空腔结构,当空腔结构中具有换热介质时,导热膜与电池单元贴合,且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空腔结构中无换热介质时,导热膜与电池单元分离,且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由于导热膜在空腔结构内有换热介质时能够与电池单元贴合,在空腔结构没有换热介质时与电池单元分离,即导热膜具有弹性特性,因此,当电池集成箱体内的冷板结构工作时,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内充满换热介质,导热膜膨胀形变后能够根据电池单元接触面的实际情况与电池单元贴合,无需通过在电池单元的接触面设置导热垫以提高接触面积,进而实现导热的作用、降低接触热阻,同时也了降低了电池箱的冷板结构的重量;当电池箱的冷板结构不工作时,导热膜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内不通换热介质,导热膜回落并与电池单元的接触面脱离接触,此时的电池单元被隔离,进而电池单元的热量不会通过换热介质向外扩散,从而达到给电池单元保温的目的。除此之外,支撑板能够为导热膜与换热介质提供支撑面,从而保障导热膜及换热介质能够正常工作,也保障了电池箱体的冷板结构的强度,其中,由于导热膜与支撑板两者的材质不同,夹置在支撑板的边缘处的夹紧件保障了支撑板边缘处与导热膜之间间隙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箱体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图标:1-箱体;11-箱本体;12-箱体边框;121-边框本体;122-第二压紧凸起;2-支撑板;3-导热膜;4-夹紧件;41-连接部;42-夹紧部;5-冷板压紧件;51-连接板;52-第一压紧凸起;53-排液口;6-第一密封填充件;7-第二密封填充件;8-护板;9-流道分隔梁;91-流道口;10-电池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成容置电池单元(10)结构;支撑板(2),位于所述电池单元(10)与所述箱体(1)之间;导热膜(3),所述导热膜(3)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板(2)的边缘贴合;密封件(4),夹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边缘处,所述密封件(4)设置成密封所述支撑板(2)边缘处与所述导热膜(3)之间的间隙;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空腔结构;当所述空腔结构中具有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电池单元(10)贴合,且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所述空腔结构中无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电池单元(10)分离,且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成容置电池单元(10)结构;支撑板(2),位于所述电池单元(10)与所述箱体(1)之间;导热膜(3),所述导热膜(3)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板(2)的边缘贴合;密封件(4),夹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边缘处,所述密封件(4)设置成密封所述支撑板(2)边缘处与所述导热膜(3)之间的间隙;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空腔结构;当所述空腔结构中具有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电池单元(10)贴合,且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当所述空腔结构中无换热介质时,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电池单元(10)分离,且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3)设置成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板(2)设置成由硬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括:连接部(41);两个夹紧部(42);两个所述夹紧部(42)均连接在所述连接部(41)的同一侧,且所述导热膜(3)和所述支撑板(2)均位于两个所述夹紧部(4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板压紧件(5);所述箱体(1)包括:箱本体(11);箱体边框(12),设置在所述箱本体(11)的内壁上,所述冷板压紧件(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箱体边框(12)上;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两者的密封处位于所述冷板压紧件(5)与所述箱体边框(12)之间,且所述冷板压紧件(5)和所述箱体边框(12)共同密封所述导热膜(3)与所述支撑板(2)的密封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边框(12)包括:边框本体(121),连接在所述箱本体(11)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茆凯源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