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闩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3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锁止部件从闭锁位置释放时发出的撞击声及异响的车辆用闩锁装置。车辆用闩锁装置(1)设置驱动机构(51),该驱动机构(51)构成为,在位于约束位置的约束部件(31)与位于卡合位置的棘轮(41)卡合而约束门锁碰头(11)的状态下,在进行了将门锁碰头(11)释放的操作时,在针对约束部件(31)朝向约束方向输入了驱动力后,使棘轮(41)朝向卡合解除位置移动。

Latch-up device f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s which can suppress the impact sound and abnormal sound emitted when the locking parts are released from the locking position. The latch-up device (1) for vehicles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51), which is composed of a ratchet wheel (41) in the restraint position and a restraint door lock contact (11) when the restraint component (31) in the restraint position is clamped with the ratchet wheel (41) in the clamping position, and when the door lock contact (11) is released, the ratchet wheel (41) is driven towards the restraint direction after the driving force is input for the restraint component (31). Except for position sh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闩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使车辆开口部开闭的锁止部件的锁定、解锁、及全闭保持、锁止部件释放的车辆用闩锁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车门等锁止部件关闭车辆开口部时,以往为了保持关闭的状态而使用闩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闩锁装置具有配置于车身侧的门锁碰头、配置于车门侧的闩锁及棘轮。闩锁呈大致U字状,设置为能够在释放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摆动,棘轮以与闩锁卡合脱离自如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门锁碰头容纳在闩锁的U字槽内且棘轮与闩锁卡合,从而保持由锁止部件闭锁车辆开口部的状态。另外,通过解除棘轮与闩锁的卡合,门锁碰头被从闩锁释放,车门将车辆开口部打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4443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车门闭锁车辆开口部的状态下,闩锁在被夹持于车辆开口部周缘与锁止部件周缘之间的密封部件的挠曲反力等的作用下被向释放方向施力。并且,通过按照这种方式施力,抑制闭锁状态下的车门的松动。但是,由于闩锁受到挠曲反力等车门打开方向上的力,因此相应地朝向闩锁的释放位置方向的反作用力增大,在解除棘轮与闩锁的卡合时,闩锁会强有力地朝向释放方向旋转。因此,闩锁可能会与门锁碰头或周围的部件接触或分离,产生撞击声或异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将锁止部件从闭锁位置打开时发出的撞击声及异响的车辆用闩锁装置。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闩锁装置包括:门锁碰头,其配置在锁止部件与车身中的某一方;约束部件,其配置在所述锁止部件与所述车身中的另一方,以能够在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约束位置与使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以及棘轮,其以能够在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分离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该车辆用闩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构成为,在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与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所述棘轮卡合而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状态下,在进行了将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操作时,在针对所述约束部件朝向从所述释放位置朝向所述约束位置的方向即约束方向输入了驱动力后,使所述棘轮向所述卡合解除位置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使锁止部件从闭锁位置打开时发出的撞击声及异响的车辆用闩锁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闩锁装置的车辆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闩锁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车门打开状态及门锁碰头释放状态的约束部件和棘轮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抵抗密封件的反弹力而将车门完全关闭的状态、及门锁碰头被约束的状态的约束部件与棘轮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车门在密封件的反弹力的作用下被从图4的状态朝向打开的方向推回的状态且为车门关闭的通常状态下的约束部件与棘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用闩锁装置11门锁碰头31约束部件41棘轮51驱动机构52操作机构53约束驱动机构54棘轮驱动机构55控制机构S车身S2车门(锁止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对同一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1所示,在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闩锁装置1的车身S的侧面,开设车门开口部S1(车辆开口部),车门S2(锁止部件)使车门开口部S1开闭。车门S2(锁止部件)以设置在其前端的铰链S4为旋转中心,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车身S上。并且,车门S2嵌入于在车身S上开设的车门开口部S1中,将车门开口部S1闭锁。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闩锁装置1如图1、图2所示,由设置于车身S的门柱S3的门锁碰头11、设置于车门S2后端部的闩锁主体21和驱动机构51构成。并且,通过由闩锁主体21约束门锁碰头11而保持车门S2关闭的状态(车门S2嵌入在车门开口部S1中的状态)。门锁碰头11由以コ字状弯曲的圆杆状的钢材构成,突出设置在门柱S3的前表面。并且,门锁碰头11以从车身上方观察时呈コ字状的方向配置在形成车门开口部S1的门柱S3(车身侧纵壁面)。接下来,对闩锁主体21进行说明。闩锁主体21如图2所示,具有约束部件31和棘轮41,并且,约束部件31和棘轮41利用外壳22而被单元化。并且,闩锁主体21在单元化的状态下,被收容于与门锁碰头11对置的位于车门S2的后端面32a的部位的内部。外壳22具有一对薄板状的托架23,以板面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另外,外壳22具有进入部24、约束窗25及释放抵接部26。进入部24是在将门锁碰头11约束在闩锁主体21上时,成为用于将门锁碰头11向外壳22内引入的导入口的部位。约束窗25由与进入部24连续且在一对托架23对置开设的通孔构成,与约束部件31协同动作,对门锁碰头11进行约束。释放抵接部26由在一方的托架23上朝向另一方托架23直立设置的突起构成。并且,被朝向释放方向施力的约束部件31与释放抵接部26碰触,约束部件31被保持在释放位置。下面对约束部件31进行说明。约束部件31如图3、图4所示由板状的部件构成,对置配置的碰触臂部32与约束臂部33的基端侧之间连结,呈大致U字状。并且,碰触臂部32与约束臂部33之间的大致U字状的凹部设定为约束槽34。另外,约束部件31以使约束臂部33与碰触臂部32相比位于进入部24侧的方式配置在外壳22上。并且,约束部件31配置在外壳22的一对托架23之间,并利用约束轴35以能够沿托架23的板面在释放位置和约束位置之间摆动的方式被支承。进而,约束部件31在作为释放施力机构的释放弹簧(未图示)的施力的作用下被向释放方向施力。约束轴35以贯穿碰触臂部32的基端部分的板面的状态,将两端部支承于托架23。并且,释放位置是约束部件31释放门锁碰头11的位置,车门S2成为打开的状态(参照图3)。约束位置是约束部件31约束门锁碰头11的位置。并且,通过约束门锁碰头11,车门S2成为关闭状态(参照图4)。另外,在释放位置与约束位置之间设定半约束位置。半约束位置是临时由约束部件31约束门锁碰头11的位置。并且,通过临时约束门锁碰头11,车门S2成为所谓的半开门状态(参照图2)。另外,将从约束位置侧朝向释放位置侧的方向称为释放方向,将从释放位置侧朝向约束位置侧的方向称为约束方向。碰触臂部32将其约束槽34侧的与门锁碰头11碰触的部位设定为内侧缓冲部32a,并配置有缓冲材料。通过在内侧缓冲部32a设置缓冲材料,能够抑制与门锁碰头11碰触时的撞击声的产生。另外,碰触臂部32在其约束槽34侧的顶端部形成有半约束卡合部32b。半约束卡合部32b具有满足两个条件的形状。第1个条件是在约束部件31位于半约束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位于卡合位置的棘轮41的棘轮卡合部43卡合的形状。第2个条件是在约束部件31位于半约束位置的状态下,与位于卡合解除位置的棘轮41的棘轮卡合部43分离的形状。约束臂部33具有释放卡合部33a和全约束卡合部33b。释放卡合部33a在约束臂部33的与约束槽34相反侧的部位,以在约束部件31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直立设置于外壳22的释放抵接部26抵接的方式构成。并且,释放卡合部33a上配置有缓冲材料。通过配置缓冲材料,抑制在约束部件31与释放抵接部26碰触时的撞击声的产生。全约束卡合部33b构成为,在约束臂部33的与约束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闩锁装置,其包括:门锁碰头,其配置在锁止部件与车身中的某一方;约束部件,其配置在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车身中的另一方,以能够在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约束位置和使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以及棘轮,其以能够在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分离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该车辆用闩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构成为,在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与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所述棘轮卡合而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状态下,在进行了将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操作时,在针对所述约束部件朝向约束方向输入了驱动力后,使所述棘轮向所述卡合解除位置移动,其中,所述约束方向为从所述释放位置朝向所述约束位置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0 JP 2017-1967471.一种车辆用闩锁装置,其包括:门锁碰头,其配置在锁止部件与车身中的某一方;约束部件,其配置在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车身中的另一方,以能够在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约束位置和使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以及棘轮,其以能够在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从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分离的卡合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承,该车辆用闩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构成为,在位于所述约束位置的所述约束部件与位于所述卡合位置的所述棘轮卡合而约束所述门锁碰头的状态下,在进行了将所述门锁碰头释放的操作时,在针对所述约束部件朝向约束方向输入了驱动力后,使所述棘轮向所述卡合解除位置移动,其中,所述约束方向为从所述释放位置朝向所述约束位置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闩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操作机构,其进行所述锁止部件的开闭操作;约束驱动机构,其针对所述约束部件施加朝向所述约束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光典岸川信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