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92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机动车门锁,其具有主要包括锁叉(1)和锁爪(2)的锁定机构(1、2)。至少在锁定机构(1、2)的闭合位置,锁爪(2)的止动表面(7)邻靠锁叉(1)的拱形接触表面(8)。在锁定机构(1、2)的打开过程期间,止动表面(7)在接触表面(8)上滑动,完成从支承点(A)到释放点(L)的接触路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支承点(A)和释放点(L)之间的锁叉(1)的接触表面(8)包括至少初始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8a)和相邻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8b),所述两个部分表面(8a、8b)接合。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door lock for motor vehicles, which has a locking mechanism (1, 2) mainly comprising a lock fork (1) and a lock claw (2). At least in the closed position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1, 2), the stop surface (7) of the locking claw (2) is adjacent to the arch contact surface (8) of the locking fork (1). During the opening process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1, 2), the stop surface (7) slides on the contact surface (8) to complete the contact path from the support point (A) to the release point (L).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contact surface (8) of the lock fork (1) between the support point (A) and the release point (L) comprises at least a slightly initially curved partial surface (8a) and an adjacent substantially curved partial surface (8b), wherein the two partial surfaces (8a, 8b) are jo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基本上包括锁叉和锁爪的锁定机构,其中至少在锁定机构的闭合位置锁爪的止动表面/止挡表面邻靠/靠接在锁叉的拱形接触表面上,并且其中在锁定机构的打开运动期间,止动表面在接触表面上滑动完成从支承点到释放点的接触路径。
技术介绍
开头所述结构的机动车门锁可从多种设计的实践知晓,并且还在专利文献DE102009029031A1中被描述。其整体设计是,在锁定机构打开的过程中,闭合力矩转变成打开力矩。为此,选择锁爪的止动表面和作用在锁叉上的接触表面,使得锁爪最初具有闭合力矩。该关闭力矩在机动车门锁的打开过程中转变成打开力矩。因此提供了锁定机构的相对安静的开启。事实上,在现有技术中,观察到由于在锁定机构的打开过程中锁爪与锁叉之间的接触突然被拉开而产生的称为不期望的“开锁扑通声”。为了改善噪音舒适性,根据DE102009029031A1,现有技术提供了好方法。不过,还有改善的空间。因此,作为基本上包括锁叉和锁爪的锁定机构的部件,通常借助于外部操作杆或内部操作杆将锁爪从其棘爪位置或其与锁叉的接合位置抬起。该棘爪位置通常是主棘爪位置,但也可以是预棘爪位置。然而,将锁定机构从其闭合位置(预棘爪位置或主棘爪位置)打开对应于内部门操作杆或外部门操作杆通常需要由操作者施加打开力。为此,相关的门操作杆例如可以借助于拉索与机动车门锁连接,并且因此操作在机动车门锁中设置的内部操作杆或外部操作杆或触发杆,进而将锁爪从锁叉上抬起,并因此按需要结束锁定机构的闭合位置。为此,操作者以相应的打开力作用在相应的门操作杆上。一旦锁爪在释放点与锁叉分离,操作者可以减小手柄上的打开力,或者手柄通过合适的弹簧力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在现有技术中,手柄的返回主要是突发的,这是因为用于从锁叉抬起锁爪所需的打开力在沿着位于支承点和释放点之间的接触路径的短路径上减小。操作者越来越把这个过程理解为不利且“突兀”的。其另一后果是,操作者将机动车门锁以及可能整个车辆视为缺乏舒适性并且价值不高。因此,在高价位的车辆中通常使用电动开启驱动器。然而,这种开启驱动器结构精密且昂贵,并且以前一直用于高端车辆。本专利技术基于进一步开发这种机动车门锁的技术问题,使得锁定机构的打开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特别是机械撞击方面更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特定类别的机动车门锁的特征在于,在支承点和释放点之间的锁叉的接触表面至少包括初始的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和随后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所述部分表面接合/连接。锁叉和锁爪通常都是由二维金属片冲压而成,如申请人的公开文献DE102014114441A1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因此,锁爪上的止动表面以及锁叉上的接触表面是在俯视图中分别为矩形的表面,其表面宽度通常对应于其制造过程中金属片的厚度。这些矩形表面的相应的纵向边缘或重叠的纵向边缘大致指定了它们的形状。因此,如果后面提到了锁叉的拱形接触表面,则意味着相关接触表面的并行纵向边缘是拱形的。由此,锁爪上的止动表面与锁叉上的接触表面之间也设有支承点和释放点。事实上,这两个点严格地对应于垂直延伸到由卡爪和锁爪跨越的锁定机构平面的支承线或释放线。由于在锁定机构的俯视图中,在锁爪与锁叉之间仅观察到点状接触,所以相关的支承点和释放点在下文中被称为接触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然而,锁叉的拱形接触表面从接触路径的支承点开始首先包括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并随后包括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两个部分表面彼此接合,并且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以连续的方式接合。这意味着,在从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到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过渡中,没有观察到“边缘”或“毛刺”。因此,锁爪的止动表面可以用几乎均匀的摩擦力沿着锁叉的拱形接触表面移动,并且由此完成所述的从支承点到释放点的接触路径。支承点对应于锁定机构的闭合位置,其中在支承点处锁爪的止动表面邻靠锁叉的接触表面。在锁定机构的打开过程中,锁爪的止动表面沿着锁叉的接触表面移动,并由此完成接触路径。接触路径终止于释放点,即当锁爪或其止动表面从锁叉的接触表面抬起并且处于一定距离处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具体的设计使得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至少是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的两倍。严格地说,根据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不是指部分表面的半径,而是其并存的/相合的/共同的纵向边缘的半径。然而,为了简单起见,在下文中将参考相应的部分表面的半径,因为在锁定机构的俯视图中观察者可立即看到该半径。然而,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至少是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的两倍。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的相关半径通常甚至至少是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的三倍、优选至少四倍。通过所述半径比率,该设计还可以使得:作为接触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支承点和释放点具有指定的水平距离。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从支承点开始占据该水平距离的约60%至80%。相应地,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占据该水平距离的大约20%至40%。此外,进一步的设计使得支承点和释放点具有规定的垂直距离,其大致对应于锁叉的接触表面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实际上,通常使用半径在4mm至8mm之间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作为锁叉的接触表面的组成部分,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通常具有0.8mm与1mm之间的半径。锁叉上的接触表面通常布置在锁叉的齿上。在锁定机构的闭合位置中该齿通常接合到锁爪的凹槽内,使得锁爪的止动表面随后如所描述的那样邻靠在锁叉的接触表面上。锁叉的接触表面可以总体上设计为以支承点为原点的水平距离的数学函数。所谓的样条函数在这里被证明是适当的数学函数。例如,这是一个三次、五次甚至七次的多项式。这样的样条函数有利地始终是可微分的,从而在锁定机构的打开过程中观察到总体上“平滑”的过程并且可以预期在锁爪上的止动表面与锁叉的接触表面之间有恒定的摩擦关系。原则上,也可以执行具有前面描述的特性的其他数学函数例如导线(traverse)或者相当简单的彼此连接的两个弧。即使当按照所述样条函数根据以支承点为原点的水平距离来说明接触表面时,也可以保留并相应地设置先前描述的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与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的半径比率。由于样条函数从结构和生产技术的角度可以容易地实现,例如在CNC控制的机器中或通过适当控制的激光容易地实现,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执行的锁叉上的接触表面可以容易地制造并且生产成本实际上与现有技术成本相同。尽管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是观察到了锁定机构的特别优化的打开过程。该优化的打开过程特别通过作用在操作杆(内部操作杆或外部操作杆)上的打开力来反映,并且因此门操作杆的返回距离也比先前更大。根据本专利技术避免了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可观察到的手柄的“突兀”返回,因为手柄整体上更平缓地返回到其起始位置。这基本上归因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锁爪上的止动表面和锁叉上的特殊构造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路径总体已经从支承点延伸到释放点,使得一方面在使锁爪从锁叉上抬起的过程中防止了前述“开锁扑通声”,另一方面,在复位过程中手柄上所需的打开力缓慢下降。因此,操作者总体上获得了价值特别高的印象,同时机动车门锁仍然保持机械性和实际上恒定的生产成本。这是基本优势所在。附图说明以下根据仅构成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附图示出: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门锁具有对于本专利技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机动车门锁,所述机动车门锁具有主要包括锁叉(1)和锁爪(2)的锁定机构(1、2),其中,至少在锁定机构(1、2)的闭合位置,锁爪(2)的止动表面(7)邻靠锁叉(1)的拱形接触表面(8),以及其中,在锁定机构(1、2)的打开过程期间,止动表面(7)在接触表面(8)上滑动,完成从支承点(A)到释放点(L)的接触路径,其特征在于,在支承点(A)和释放点(L)之间的锁叉(1)的接触表面(8)至少包括初始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8a)和邻近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8b),所述两个部分表面(8a、8b)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9 DE 102017102585.51.机动车门锁,所述机动车门锁具有主要包括锁叉(1)和锁爪(2)的锁定机构(1、2),其中,至少在锁定机构(1、2)的闭合位置,锁爪(2)的止动表面(7)邻靠锁叉(1)的拱形接触表面(8),以及其中,在锁定机构(1、2)的打开过程期间,止动表面(7)在接触表面(8)上滑动,完成从支承点(A)到释放点(L)的接触路径,其特征在于,在支承点(A)和释放点(L)之间的锁叉(1)的接触表面(8)至少包括初始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8a)和邻近的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8b),所述两个部分表面(8a、8b)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部分表面(8a、8b)以连续的形式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8a)具有半径(R2),该半径(R2)是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8b)的半径(R3)的至少两倍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略微弯曲的部分表面(8a)的半径(R2)是大幅度弯曲的部分表面(8b)的半径(R3)的三倍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略微弯曲的部分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赛格尼
申请(专利权)人:开开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