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材料备用:钛粉100重量份、铁粉46重量份、微米氮化硅2.8重量份、自制改性水滑石9‑1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5重量份、纳米氧化铈4重量份、纳米氧化锌4重量份、纳米氧化铈0.5重量份、纳米活性剂3‑7重量份、阿拉伯树胶14‑18重量份;2)将上述除了阿拉伯胶之外的原材料粉碎后过200目筛过滤后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A备用;3)将上述混合料A置于105‑115℃的烘箱中干燥1‑2h后备用;4)将上述干燥后的混合料A在175‑185℃下熔融共混 45‑55min,得到混合料B ;5)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材料备用:钛粉100重量份、铁粉46重量份、微米氮化硅2.8重量份、自制改性水滑石9-1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5重量份、纳米氧化铈4重量份、纳米氧化锌4重量份、纳米氧化铈0.5重量份、纳米活性剂3-7重量份、阿拉伯树胶14-18重量份;2)将上述除了阿拉伯胶之外的原材料粉碎后过200目筛过滤后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A备用;3)将上述混合料A置于105-115℃的烘箱中干燥1-2h后备用;4)将上述干燥后的混合料A在175-185℃下熔融共混45-55min,得到混合料B;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料B在180-190℃下交联10-12min后,再按照重量份加入阿拉伯树胶,反应10-15min,得到混合料C;6)将上述混合料C加入到在SHL-35型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设定200-210℃,挤出机转速为50r/min,挤出造粒;7)将上述得到的颗粒料熔融成液态后浇铸到传感器壳体铸型型腔中冷却凝固至传感器壳体毛坯;8)将上述传感器毛坯进行表面修剪、打磨、喷漆处理得到所述的一种耐超高、低温的传感器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材料备用:钛粉100重量份、铁粉46重量份、微米氮化硅2.8重量份、自制改性水滑石9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5重量份、纳米氧化铈4重量份、纳米氧化锌4重量份、纳米氧化铈0.5重量份、纳米活性剂3重量份、阿拉伯树胶14重量份;2)将上述除了阿拉伯胶之外的原材料粉碎后过200目筛过滤后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A备用;3)将上述混合料A置于105℃的烘箱中干燥1h后备用;4)将上述干燥后的混合料A在175℃下熔融共混45min,得到混合料B;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料B在190℃下交联12min后,再按照重量份加入阿拉伯树胶,反应10min,得到混合料C;6)将上述混合料C加入到在SHL-35型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设定200℃,挤出机转速为50r/min,挤出造粒;7)将上述得到的颗粒料熔融成液态后浇铸到传感器壳体铸型型腔中冷却凝固至传感器壳体毛坯;8)将上述传感器毛坯进行表面修剪、打磨、喷漆处理得到所述的一种耐超高、低温的传感器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超高、超低温的传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材料备用:钛粉100重量份、铁粉46重量份、微米氮化硅2.8重量份、自制改性水滑石11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5重量份、纳米氧化铈4重量份、纳米氧化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国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