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21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出风口底部连接有置于壳体内部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顶端一侧通过圆形法兰连接有出风口,圆形法兰与进风口之间设有置于壳体内壁上的消音室,消音室内壁顶部和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一端远离第二隔板一侧安装有置于壳体内壁上的消声片,第一隔板之间设有置于消音室中心处的前管腔,前管腔一端贯穿消音室内部并延伸至支芯管上,支芯管一端靠近消声片上连接有双向U型管,双向U型管一端通过吸声部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吸音孔,吸音孔外部置于尾管腔中。有益效果:流速减缓行程增加,消音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消音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消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属于内燃机排气系统消声器前管截面积、各分支芯管截面积之和、尾管截面积均相等,现有的消声器,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高温氧化吸声填料,高速气流冲击吸声填料,水气渗透吸声填料等原因,消声器很容易出现维修频繁,使用周期短等情况,同时消音器内结构的气流分布不均匀,消声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和消音效果好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气流通道和消音室,所述壳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底部连接有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顶端一侧通过圆形法兰连接有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1)、进风口(2)、出风口(3)、气流通道(4)和消音室(5),所述壳体(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进风口(2)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2)上方的出风口(3),所述出风口(3)底部连接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气流通道(4),所述气流通道(4)顶端一侧通过圆形法兰(6)连接有所述出风口(3),所述圆形法兰(6)与进风口(2)之间设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消音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5)内壁顶部和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7)一端远离所述第二隔板(8)一侧安装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消声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1)、进风口(2)、出风口(3)、气流通道(4)和消音室(5),所述壳体(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进风口(2)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2)上方的出风口(3),所述出风口(3)底部连接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气流通道(4),所述气流通道(4)顶端一侧通过圆形法兰(6)连接有所述出风口(3),所述圆形法兰(6)与进风口(2)之间设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消音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5)内壁顶部和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7)一端远离所述第二隔板(8)一侧安装有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的消声片(9),所述消声片(9)两侧均连接有封头(10),所述第一隔板(7)之间设有置于所述消音室(5)中心处的前管腔(11),所述前管腔(11)一端贯穿所述消音室(5)内部并延伸至支芯管(12)上,所述支芯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万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