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双铰链的换档控制装置背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挡控制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双铰链在换挡方向和选择方向上操纵换挡杆的换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配备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液压被控制在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设定的换挡范围内,从而自动操作目标换挡范围的换挡杆。自动变速器通过使用液压回路、行星齿轮以及摩擦元件来产生传动比以执行换档。这些组件由传输控制单元(TCU)控制。与现有的机械传动系统不同,用于车辆的电子传动系统的线控换档(以下称为SBW)系统在变速器和换挡杆之间没有诸如电缆的机械连接结构。当通过操作电子换档杆或按钮产生的传感器值传输到TCU时,通过TCU命令的电子信号操作螺线管或电动机,并且通过螺线管或电动机的操作,向每个档位(shiftstage)的液压回路施加液压或切断液压,从而以电子方式执行换挡控制。因此,基于SBW的自动变速器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电子换挡杆或按钮的简单操作,驾驶员的换档意图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变速器控制装置,从而更容易将档位切换到驱动(D)和反转(R)、空档(N)和停车(P)范围。而且,换挡杆可以变更小,因此,可以在驾驶员座椅和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双铰链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控制装置包括:杆换档主体;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联接到所述杆换挡主体;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与所述换挡杆隔开预定距离并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中;铰链系统,所述铰链系统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下方;以及基座,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铰链系统,其中所述铰链系统包括导向铰链和档位选择件,所述导向铰链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的下方,所述档位选择件插入所述导向铰链,所述换挡杆在选择方向上绕所述档位选择件旋转以及在换档方向上绕所述导向铰链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KR 10-2017-01279571.一种使用双铰链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控制装置包括:杆换档主体;换挡杆,所述换挡杆联接到所述杆换挡主体;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与所述换挡杆隔开预定距离并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中;铰链系统,所述铰链系统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下方;以及基座,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铰链系统,其中所述铰链系统包括导向铰链和档位选择件,所述导向铰链设置在所述杆换挡主体的下方,所述档位选择件插入所述导向铰链,所述换挡杆在选择方向上绕所述档位选择件旋转以及在换档方向上绕所述导向铰链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档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换档位置传感器包括磁铁和检测传感器,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铰链系统下方,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磁铁下方,以及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所述磁铁的运动并选择档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换挡主体包括:与所述换挡杆联接的主体部分;形成为沿一个方向从所述主体部分突出的第一翼;以及形成为沿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第二翼;其中从所述主体部分的底表面向下突出的多个突起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上,在所述多个突起中的每个突起中形成穿过所述突起的通孔,以及具有预定深度的翼槽以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倾斜的方式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其中,所述制动系统包括:插塞弹性构件;插塞杆,所述插塞杆由所述插塞弹性构件的一端弹性支撑;以及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多个扣槽并设置在所述插塞杆上,其中所述凹槽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内表面上,所述插塞杆的一端由所述插塞弹性构件弹性支撑,所述插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接触,以及所述插塞弹性构件和所述插塞杆设置在所述翼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系统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固定在所述导向铰链上;以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固定在所述衬套上,其中所述导向铰链的纵向是x轴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铰链纵向的直立方向是y轴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铰链的纵向的水平方向是z轴方向,所述导向铰链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为沿所述z轴方向穿过所述导向铰链,所述第二通孔形成为沿所述y轴方向穿过所述导向铰链,所述衬套在所述x轴方向上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铰链的两端,以及所述档位选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换挡主体包括与所述换挡杆联接的主体部分,从所述主体部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