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5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我修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工艺过程包括生成脲基、生成亚胺键和制备材料三个步骤,通过三体系反应生成在常温下进行自我修复损伤的弹性体材料,在PDMS交联体系中引入脲基和亚胺键,其中,PDMS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基,脲基形成的分子间氢键能够增加材料的交联密度,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醛基和氨基反应生成稳定的亚胺键能够实现材料优异的自我修复功能,通过控制异氰酸酯和苯二醛的用量,能够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自我修复性能;其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制作成本,氢键和亚胺键共同作用,即保证了材料的力学强度,又兼顾了材料的自我修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我修复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在常温下能够进行自我修复损伤。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防护(如防生物污损、防腐蚀、防结冰等)、柔性电子器件、生物材料等各个领域。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由于有机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作用而导致损伤,从而引起有机硅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自我修复材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自我修复材料是一种在物体受损时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被注入到塑料聚合物内,当物体开裂时,注入的材料会释放出来,对受损的物体表面进行自动修复。自我修复材料根据自我修复原理分为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生成脲基、生成亚胺键和制备材料三个步骤:(1)生成脲基: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设定质量的氨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设定体积的四氢呋喃(THF),搅拌均匀,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排除三口烧瓶中的空气,用注射器向三口烧瓶中逐滴加入设定质量的二异氰酸酯,在氮气氛围下,80‑150℃油浴,磁力搅拌冷凝回流12‑48h,PDMS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基;PDMS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值≥1,(2)生成亚胺基: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设定质量的苯二醛粉末,常温下磁力搅拌反应2‑6h后,将温度升至40‑80℃,继续反应0.5‑3h,氨基与醛基反应生成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我修复有机硅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生成脲基、生成亚胺键和制备材料三个步骤:(1)生成脲基: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设定质量的氨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设定体积的四氢呋喃(THF),搅拌均匀,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排除三口烧瓶中的空气,用注射器向三口烧瓶中逐滴加入设定质量的二异氰酸酯,在氮气氛围下,80-150℃油浴,磁力搅拌冷凝回流12-48h,PDMS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基;PDMS与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值≥1,(2)生成亚胺基: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设定质量的苯二醛粉末,常温下磁力搅拌反应2-6h后,将温度升至40-80℃,继续反应0.5-3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勇陈光孟蔺存国张金伟郑纪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