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8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外壳,所述冷凝器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醇进管和端套,所述热醇进管与冷凝器外壳之间连接有三通,所述冷凝器外壳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支座和热排气管,且冷凝器外壳外壁上位于热排气管一侧的位置处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冷凝器外壳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圈,且上盖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上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冷醇排管、回流管、热醇进管、分排阀和密封球,冷凝后的通过冷醇排管导入分排阀的第一通孔内部,当动力醇内所含的热量仍然较高时,在动力醇自身所含热量的推动下使得密封球向第一通孔的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通孔处于密封状态。

A Condenser for Power Alcohol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enser for power alcohol manufacturing, which comprises a condenser shell. The two ends of the condenser shell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with a hot alcohol intake pipe and an end sleeve. The hot alcohol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er shell through three connections. The two outer walls of the condenser 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and a hot exhaust pip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denser shell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hot exhaust pipe. The upper cover is connected by hinge rotation. The elastic seal 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condenser shell, and an upper positioning plate is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old alcohol drain pipe, a reflux pipe, a hot alcohol intake pipe, a distributor valve and a sealing ball. After condensation, the first through-hole of the distributor valve is led through the cold alcohol drain pipe, while the heat contained in the power alcohol is still there. However, at a higher level, driven by the heat contained in the power alcohol itself, the sealing ball moves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so that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in a sealed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冷凝器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而在动力醇的生产过程中为便于动力醇的输出与储存需通过冷凝器对提纯后的动力醇进行冷凝。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冷凝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冷凝效果不足,排除的动力醇中热量含量仍然较高,提高了动力醇储存运输的危险性,而且现有的冷凝器在控制冷凝温度时常采用各种电子元件进行配合控制,而电子元件容易出现损坏,影响冷凝器的温度控制,另外冷凝器的检修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以解决现有的冷凝效果不足、不便于进行温度控制和不便于检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外壳,所述冷凝器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醇进管和端套,所述热醇进管与冷凝器外壳之间连接有三通,所述冷凝器外壳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支座和热排气管,且冷凝器外壳外壁上位于热排气管一侧的位置处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冷凝器外壳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圈,且上盖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上定位板,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外壁上焊接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位于上定位板的一侧,且下定位板与上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套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冷醇排管和冷凝进管,所述冷醇排管与端套之间连接有分排阀,所述分排阀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分排阀的一端与三通连接,所述分排阀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一侧,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冷醇排管和回流管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位于第二通孔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球安装板,所述密封球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密封球。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管束板,所述管束板上贯穿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位于冷凝器外壳的内部,且冷凝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管板和密封板,所述管板和密封板分别位于端套和冷凝器外壳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分排阀内部位于第二通孔一侧的位置处安装有热敏气缸,所述热敏气缸的一端焊接有热敏片,所述热敏片位于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热敏气缸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密封球安装板连接。优选的,所述支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座对称安装于冷凝器外壳的一侧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管束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优选的,所述管束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管束板分别位于上盖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内部填充有热敏气体,且热敏气体位于活塞一侧的位置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冷醇排管、回流管、热醇进管、分排阀和密封球,冷凝后的通过冷醇排管导入分排阀的第一通孔内部,当动力醇内所含的热量仍然较高时,在动力醇自身所含热量的推动下使得密封球向第一通孔的一端移动,从而使第一通孔处于密封状态,此时动力醇无法穿过第一通孔,则通过第二通孔流入回流管内,通过回流管又返回热醇进管内,而热醇进管内的动力醇在与已经降温处理过的动力醇混合,然后进入冷凝器内再次进行冷凝处理,而当通过第一通孔内的动力醇所含热量较低时,密封球位于第二通孔的一端,使得第二通孔处于密封状态,动力醇则通过第一通孔排出,完成冷凝过程,在整体动力醇排出的过程中根据动力醇所含的剩余热量实现动力醇的分排,从而有效保证动力醇的低温排出,另外动力醇再经过三通进入热醇进管时,降低了动力醇本身的温度,在相同冷凝气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了动力醇的冷凝效果。(2)本技术设置了分排阀、热敏气缸、活塞、内腔和热敏片,动力醇通过冷醇排管导入分排阀的第一通孔内部时,在第一通孔内动力醇与热敏片相互接触,热敏片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能有效将动力醇所含的热量导送至热敏气缸上,当动力醇内所含的热量仍然较高时,热敏气缸受热升温,使得内腔内部所含的热敏气体加热膨胀,气体膨胀,导致内腔内的气压升高,从而推动活塞在内腔内移动,而活塞在移动时带动活塞杆移动,活塞杆则推动密封球安装板在滑槽内滑动,使得密封球向第一通孔的一端移动,实现第一通孔的密封,而动力醇所含热量较低时,热敏片在传递热量时存在一定损耗,导致热敏气缸所接受到的热量无法使内腔内的热敏气体发生膨胀,此时第二通孔处于密封状态,通过热敏片与热敏气缸的相互配合实现密封球的分向密封,从而实现动力醇不同温度的排放,根据热敏片的热导性能可对热敏片进行重复利用,一方面提高了分排阀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的电子元件控制,提高了冷凝器在温控排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持久性。(3)本技术设置了上盖、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和弹性密封圈,另外在对冷凝器进行定期检修维护时,通过拆卸工具去下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固定螺栓,然后打开上盖即可,上盖与冷凝器外壳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便于上盖的开启,开启方式简单,无需拆卸端套即可对冷凝器的内部进行检修维护,另外上盖与冷凝器外壳之间还连接有弹性密封圈,在开启上盖时弹性密封圈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但仍保持上盖与冷凝器外壳之间位于铰链一侧的密封,而关闭上盖时,弹性密封圈的接口与上盖和冷凝器外壳的接口为错位状态,实现了接口处的密封,使得整体结构在保证便于开启的前提下保证高效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分排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的侧视图;图中:1-冷醇排管、2-回流管、3-热醇进管、4-三通、5-支座、6-上定位板、7-下定位板、8-冷凝器外壳、9-冷凝管、10-冷凝进管、11-管板、12-端套、13-分排阀、14-管束板、15-上盖、16-密封板、17-第一通孔、18-密封球、19-第二通孔、20-密封球安装板、21-滑槽、22-活塞杆、23-热敏气缸、24-活塞、25-内腔、26-热敏片、27-弹性密封圈、28-铰链、29-热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外壳8,冷凝器外壳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醇进管3和端套12,热醇进管3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三通4,通过三通4的导通实现热醇进管3内的动力醇与回流管2内的动力醇的混合,冷凝器外壳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支座5和热排气管29,且冷凝器外壳8外壁上位于热排气管29一侧的位置处通过铰链28转动连接有上盖15,上盖15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圈27,且上盖15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上定位板6,冷凝器外壳8的外壁上焊接有下定位板7,下定位板7位于上定位板6的一侧,且下定位板7与上定位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端套12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冷醇排管1和冷凝进管10,冷醇排管1与端套12之间连接有分排阀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醇进管(3)和端套(12),所述热醇进管(3)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三通(4),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支座(5)和热排气管(29),且冷凝器外壳(8)外壁上位于热排气管(29)一侧的位置处通过铰链(28)转动连接有上盖(15),所述上盖(15)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圈(27),且上盖(15)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上定位板(6),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外壁上焊接有下定位板(7),所述下定位板(7)位于上定位板(6)的一侧,且下定位板(7)与上定位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套(12)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冷醇排管(1)和冷凝进管(10),所述冷醇排管(1)与端套(12)之间连接有分排阀(13),所述分排阀(1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回流管(2),所述回流管(2)远离分排阀(13)的一端与三通(4)连接,所述分排阀(1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17)位于第二通孔(19)的一侧,且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9)分别与冷醇排管(1)和回流管(2)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7)内壁上位于第二通孔(19)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球安装板(20),所述密封球安装板(20)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密封球(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外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醇进管(3)和端套(12),所述热醇进管(3)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三通(4),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支座(5)和热排气管(29),且冷凝器外壳(8)外壁上位于热排气管(29)一侧的位置处通过铰链(28)转动连接有上盖(15),所述上盖(15)与冷凝器外壳(8)之间连接有弹性密封圈(27),且上盖(15)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上定位板(6),所述冷凝器外壳(8)的外壁上焊接有下定位板(7),所述下定位板(7)位于上定位板(6)的一侧,且下定位板(7)与上定位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端套(12)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冷醇排管(1)和冷凝进管(10),所述冷醇排管(1)与端套(12)之间连接有分排阀(13),所述分排阀(1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回流管(2),所述回流管(2)远离分排阀(13)的一端与三通(4)连接,所述分排阀(1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17)位于第二通孔(19)的一侧,且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9)分别与冷醇排管(1)和回流管(2)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7)内壁上位于第二通孔(19)一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球安装板(20),所述密封球安装板(20)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密封球(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建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端致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