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40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体,所述吸收塔体的底部焊接有吸收塔体支架,且吸收塔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阀门,所述吸收塔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吸收塔体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筒,所述加液筒的底部套设有加液筒支架,所述加液筒支架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爬梯,所述吸收塔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酸性过滤层和碱性过滤层,解决了原有吸收塔只经过吸收液进行一次过滤而过滤不够充分的问题,同时设置了位于循环水箱内部的水泵,解决了原有吸收塔装置一次性使用吸收液造成浪费的问题,避免了吸收液的利用不完全。

A Kind of Absorption Tower for Power Alcohol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bsorption tower for power alcohol manufacturing, which comprises an absorption tower body. The bottom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body is welded with an absorption tower body bracket, and a drainag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middle position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body. A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a liquid inlet pipe is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body, and the liquid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absorption tower body. There is a filling cylinder, the bottom of the filling cylinder is sleeved with a filling cylinder bracket, one side of the filling cylinder bracket is welded with a climbing ladder, one side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take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acid filter layer and an alkaline filter laye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riginal absorption tower filters only once through the absorbent liquid and the filtration is insuffici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a climbing ladder is set up. The water pump located in the inner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ste caused by the one-time use of absorbent liquid in the original absorber device, and avoids the incomplete use of absorbent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吸收塔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
技术介绍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制造用吸收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的吸收塔只经过吸收液进行一次过滤,没有针对气体中的酸性和碱性杂质进行针对性吸收过滤,从而导致过滤不够充分,同时现有装置的吸收液多为一次性使用之后便排出,达不到对吸收液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以解决现有的只经过吸收液进行一次过滤从而导致过滤不够充分,同时现有装置的吸收液多一次性使用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体,所述吸收塔体的底部焊接有吸收塔体支架,且吸收塔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阀门,所述吸收塔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吸收塔体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筒,所述加液筒的底部套设有加液筒支架,所述加液筒支架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爬梯,所述吸收塔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且吸收塔体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部焊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两侧连接有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所述第一分液管第二分液管远离导液管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喷头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酸性过滤层和碱性过滤层,所述第一分液管、第二分液管和导液管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导液管支架,所述吸收塔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道,所述吸收塔体的外壁上焊接有排气管道支架,所述排气管道远离排气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气体检测层,所述水泵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吸收塔体的中间位置为圆柱体结构,且吸收塔体的顶部为圆台结构。优选的,所述吸收塔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空结构的管道,所述导液管位于中空结构的管道内部并通过导液管支架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支架为长方体结构,且排气管道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橫面直径略大于排气管道橫面直径的孔,所述排气管道位于该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喷头的喷射范围可覆盖整个吸收塔体内部。优选的,所述进气孔的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进气孔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酸性过滤层和碱性过滤层,设置两种酸碱性的过滤层,可以对气体中的酸性和碱性废气均进行过滤,过滤的更加充分,解决了原有吸收塔只经过吸收液进行一次过滤而过滤不够充分的问题,避免了气体过滤不充分而无法使用或排入空气中污染空气。(2)本技术设置了位于循环水箱内部的水泵,用来将吸收液通过导液管输送到吸收塔的顶部自上而下喷射,可以全方位地下落与气体充分接触,同时也可落回循环水箱内后重复进行利用,解决了原有吸收塔装置一次性使用吸收液造成浪费的问题,避免了吸收液的利用不完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爬梯、2-加液筒支架、3-加液筒、4-进液管、5-进气孔、6-酸性过滤层、7-喷头、8-吸收塔体、9-排气管道、10-排气管道支架、11-气体检测层、12-吸收塔体支架、13-排液管、14-阀门、15-水泵、16-循环水箱、17-导液管支架、18-碱性过滤层、19-导液管、20-第一分液管、21-第二分液管、22-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体8,吸收塔体8的底部焊接有吸收塔体支架12,且吸收塔体8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液管13,排液管1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阀门14,阀门14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排液管13进行控制,在需要时可以打开阀门进行排液,也可在不需要排液时关闭阀门,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液管4,进液管4远离吸收塔体8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筒3,加液筒3的底部套设有加液筒支架2,加液筒支架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爬梯1,加液筒3的设置可以用来对吸收塔8提供源源不断的吸收液,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5,且吸收塔体8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箱16,循环水箱1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5,水泵15的外部焊接有导液管19,导液管19远离水泵15的一端两侧连接有第一分液管20和第二分液管21,设置第一分液管20和第二分液管21可以对经过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过滤的气体同时进行吸收,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远离导液管19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头7,喷头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喷头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和导液管19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导液管支架17,导液管支架1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固定支撑导液管19,防止导液管19因固定不稳定而摇晃或是倾斜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损坏,吸收塔体8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22,排气口22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道9,吸收塔体8的外壁上焊接有排气管道支架10,排气管道9远离排气口2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气体检测层11,水泵1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为了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收塔体8的中间位置为圆柱体结构,且吸收塔体8的顶部为圆台结构。为了方便对导液管19进行固定,并防止导液管19受到吸收液的腐蚀与污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收塔体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空结构的管道,导液管19位于中空结构的管道内部并通过导液管支架17进行固定。为了方便对加液筒3进行维修或是补充吸收液,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气管道支架10为长方体结构,且排气管道支架10的顶部开设有橫面直径略大于排气管道9橫面直径的孔,排气管道9位于该孔的内部。为了防止部分气体未与吸收液接触便排除吸收塔体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喷头7的喷射范围可覆盖整个吸收塔体8内部。为了防止外界气体再不使用时对吸收塔体8内的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造成污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孔5的外壁上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进气孔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气体从进气孔5进入吸收塔体8后向上经过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进行第一层的吸收过滤,与此同时接通外接电源后,水泵15通过导液管19将吸收液输送至吸收塔的顶端的第一分液管20和第二分液管21内,吸收液然后经过两个喷头7向下喷射,经过酸碱性吸收后的气体在与吸收液接触时又进行一次吸收过滤,有害气体及其他废气便遗留在吸收液内,经过吸收过滤后的气体便可通过排气口22进入被排气管道支架10支撑固定在吸收塔体8外壁的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体(8)的底部焊接有吸收塔体支架(12),且吸收塔体(8)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液管(13),所述排液管(1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阀门(14),所述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远离吸收塔体(8)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筒(3),所述加液筒(3)的底部套设有加液筒支架(2),所述加液筒支架(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爬梯(1),所述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5),且吸收塔体(8)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箱(16),所述循环水箱(1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外部焊接有导液管(19),所述导液管(19)远离水泵(15)的一端两侧连接有第一分液管(20)和第二分液管(21),所述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远离导液管(19)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头(7),所述喷头(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喷头(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所述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和导液管(19)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导液管支架(17),所述吸收塔体(8)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22),所述排气口(22)的顶部焊接有排气管道(9),所述吸收塔体(8)的外壁上焊接有排气管道支架(10),所述排气管道(9)远离排气口(2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气体检测层(11),所述水泵(1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醇制造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体(8)的底部焊接有吸收塔体支架(12),且吸收塔体(8)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液管(13),所述排液管(1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阀门(14),所述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远离吸收塔体(8)的一端连接有加液筒(3),所述加液筒(3)的底部套设有加液筒支架(2),所述加液筒支架(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爬梯(1),所述吸收塔体(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5),且吸收塔体(8)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水箱(16),所述循环水箱(1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外部焊接有导液管(19),所述导液管(19)远离水泵(15)的一端两侧连接有第一分液管(20)和第二分液管(21),所述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远离导液管(19)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头(7),所述喷头(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喷头(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酸性过滤层(6)和碱性过滤层(18),所述第一分液管(20)、第二分液管(21)和导液管(19)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导液管支架(17),所述吸收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建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端致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