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来自短小芽孢杆菌的ω-转氨酶及在生物胺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21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来自短小芽孢杆菌的ω‑转氨酶及在生物胺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从Bacillus pumilus W3中分离、鉴定了ω‑转氨酶基因,并选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系统生产密码子优化后的ω‑转氨酶能大幅提高其产量,使更易达到工业化应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该ω‑转氨酶以(R)‑α‑phenethylamine为底物时,最适作用pH为7.0,最适作用温度为45℃;同时,该R‑ω‑转氨酶pH稳定性及温度稳定性都非常好,对实验组(以(R)‑α‑phenethylamine为底物)的催化活性优于对照组(以(S)‑α‑phenethylamine为底物),表明该重组ω‑转氨酶具有很好选择性合成R‑手性胺的功能,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来自短小芽孢杆菌的ω-转氨酶及在生物胺化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来自短小芽孢杆菌的ω-转氨酶及在生物胺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transaminase)属于转移酶类,通常用于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众多微生物中。其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转氨酶含量较高。人体内转氨酶含量的提高往往导致肥胖症及代谢综合症,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转氨酶在生物催化反应中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它催化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同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α-酮酸。转氨酶还参与许多代谢途径,包括维生素合成,碳氮吸收,次级代谢等。例如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T)是转氨酶家族中最先被提纯出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它有被称为谷草转氨酶,用于研究VB6在氮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转氨酶分为R和S两种类型,因S型选择性的转氨酶远丰富于R型选择性,因此它们有更多的结构信息可供参考,研究也更广泛。转氨酶是辅酶5-磷酸吡哆醛(PLP)依赖型,其催化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酶,或者表达所述酶的表达载体或克隆载体、或者表达所述酶的转基因细胞系、或者表达所述酶的基因工程菌;所述酶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2)在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基础上经碱基的缺失、取代、插入或突变而成且具有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活性的酶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酶,或者表达所述酶的表达载体或克隆载体、或者表达所述酶的转基因细胞系、或者表达所述酶的基因工程菌;所述酶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2)在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基础上经碱基的缺失、取代、插入或突变而成且具有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活性的酶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为转氨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的核苷酸序列含有SEQIDNO.2所示的序列或者含有SEQIDNO.3所示的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为重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动力学拆分制备或不对称合成制备α/β-非天然氨基酸的方法。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氨基由氨基供体化合物转移至氨基受体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用于制备脂肪族和芳香族β-非天然氨基酸的方法。7.一种合成/转化手性胺或者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祥儒翟李欣赖英杰杨邵岚蔡宇杰管政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