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51364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5:50
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涉及生物絮团的培养。所述培养生物絮团包括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每天采用每亩水体泼洒芽孢杆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和乳酸菌菌剂的方式,并在养殖池四周中下层设置纳米曝气管曝气,形成絮团;对养殖水体的C/N比进行调节,控制C/N在(12~14)︰1;生物絮团培育好后在养殖期间每天每亩水体泼洒短小芽孢杆菌剂、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和嗜酸乳杆菌剂。培养的生物絮团可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絮团的培养,尤其是涉及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生物絮团技术核心在于通过添加碳源和益生菌于养殖水体中,提高水体C/N比,促异养微生物来发挥净化水质和絮凝作用。传统的养殖系统内微生物对残余饵料及有机废物的转化率是极低的,仅有5%~7%的氮和4%~6%的磷被微生物转化,调控好养殖水体的碳和氮,微生物对残饵粪便的转化率就会明显提高,若按照C/N=8-10在养殖水体内添加碳源,养殖系统有机氮和无机氮均可利用,氨可以被净消耗,浓度为10mg/L的氨态氮在5h内即可全部去除。研究证明,通过添加碳源也就是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的有机氮。通过大量实验证实,水体内碳、氮数量比值是对异养菌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提出应用C/N比值调控异养微生物的技术,认为只有C/N比值达到10以上时,才有利于异养菌的发育。生物絮团技术采用添加碳源控制水体C/N比,养殖池内的异养微生物在充分曝气条件下形成生物絮团,既可以作为养殖作物的额外食物来源,又可通过异养微生物吸收转化残饵、养殖作物排泄物以及有害的病原菌及其代谢物可被有效降解。通过微生物的控制与管理,来解决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特定的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等形成生物絮团,该絮团由以菌胶团、丝状细菌为核心,附着微生物胞外产物胞外聚合体、多糖类、多聚磷酸盐等,以及二价的阳离子,附聚的异养菌、硝化菌、脱氮细菌、微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等生物形成的絮团。絮团的大小范围为800μm左右,比表面积为50~150cm2/ml。絮团内的活的生物体占10%~90%,因此它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以细菌为基础的絮状物可以作为饵料源,提供部分营养,补充配合饲料不足的营养,从而间接提高了对虾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既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积累,又可作为食物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03497906A中公开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包括: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A08151,保藏编号CCTCCNO:M2013291;嗜酸乳杆菌包括: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PL7,保藏编号CCTCCNO:M2013294。在制备促进对虾或石斑鱼生长,提高对虾或石斑鱼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治病害,提高存活率,净化养殖水质制剂中应用。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02242071A公开一种能够降解碳链长度为12C~36C直链烷烃的新颖的微生物——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株编号510-6jm(Pichiaguilliermondiisp.510-6jm)CCTCCNO:M2010173。一种来源于深海的新种季也蒙毕赤酵母,利用该菌降解石油烃类物质,主要用于生物修复和工业清洗行业。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培养该菌所需的原料,利用该原料可培养大量的菌体细胞用于降解石油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所述培养生物絮团包括: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A08151、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PL7和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sp.510-6jm)510-6jm;所述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A08151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291;所述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PL7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294;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sp.510-6jm)510-6jm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00173。所述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具体方法如下:(1)将相应的冻存的菌种活化划线于相应的平板,再将活化后的单克隆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配制种子培养基500ml,灭菌;(2)配制发酵培养基,将50L发酵培养基作为一级种子培养基,乳酸菌发酵,加入低聚果糖或海藻糖等中的一种作为促进乳酸菌生长剂,灭菌;(3)培养获得的初级活化种子接种于50L一级种子培养基中培养,通过移种管接种于1000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4)发酵结束后,短小芽孢杆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通过管式离心机离心收集菌体;(5)将步骤(4)获得的菌泥添加维生素C、海藻糖、淀粉糊精、低聚果糖等中的至少两种作为保护剂,起到协调保护作用,混合后,将菌泥平铺于样品冻干机的样品板,并将菌泥分成小块;(6)乳酸菌发酵结束后,用水稀释,再加入维生素C、海藻糖、淀粉糊精、低聚果糖等中的至少两种作为保护剂;2)每天采用每亩水体泼洒芽孢杆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和乳酸菌菌剂的方式,并在养殖池四周中下层设置纳米曝气管曝气,形成絮团;3)对养殖水体的C/N比进行调节,控制C/N在(12~14)︰1;4)生物絮团培育好后在养殖期间每天每亩水体泼洒短小芽孢杆菌剂、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和嗜酸乳杆菌剂。在步骤1)第(1)部分中,所述培养可静置培养18h;所述灭菌可在115℃灭菌30min。在步骤1)第(2)部分中,所述低聚果糖或海藻糖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乳酸菌的0.5%,所述灭菌可在115℃灭菌30min。在步骤1)第(3)部分中,所述接种于50L一级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可静置培养12h;所述接种于1000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可培养48h。在步骤1)第(5)部分中,所述维生素C、海藻糖、淀粉糊精、低聚果糖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菌泥的1%。在步骤1)第(6)部分中,所述用水稀释可采用自来水进行等体积稀释,再调节pH至3~4;所述维生素C、海藻糖、淀粉糊精、低聚果糖的添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乳酸菌发酵结束后产物的1%。在步骤2)中,所述芽孢杆菌菌粉和酵母菌菌粉的泼洒量可为200~300g,所述乳酸菌菌剂的泼洒量可为1~2L;所述曝气可连续操作3天,所形成的絮团的直径可为800~1000μm。在步骤3)中,所述调节可采用稀释后的糖蜜对养殖水体的C/N比进行调节。在步骤4)中,所述短小芽孢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的泼洒量可为80~150g,嗜酸乳杆菌剂的泼洒量可为0.5~1L。短小芽孢杆菌生命力极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不易变异、胞外酶系多、生理代谢产物无毒且芽胞杆菌产品,适合于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技术成熟,生产稳定,产量高,周期短。尤其是芽胞的休眠体耐酸碱、耐干旱高温可以长期贮存。在动物肠道酸性环境中具有高度的稳定定性,可使肠道pH值及氨浓度降低,能产生较强活性的蛋白酶和淀粉酶,促进水产动物的消化,并且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抑制部分病原菌,因此具有一定的防治疾病的功能。该菌种生理代谢旺盛,能在水体中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胞外酶类,可利用、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大分子有机质。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氨基胞内产物等物质。季也蒙毕赤酵母菌从海洋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的单细胞真核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A08151,所述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PL7,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菌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p.510‑6jm)510‑6jm;所述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A08151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291;所述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PL7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294;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p.510‑6jm)510‑6jm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0173;2)每天采用每亩水体泼洒芽孢杆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和乳酸菌菌剂的方式,并在养殖池四周中下层设置纳米曝气管曝气,形成絮团;3)对养殖水体的C/N比进行调节,控制C/N在(12~14)︰1;4)生物絮团培育好后在养殖期间每天每亩水体泼洒短小芽孢杆菌剂、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和嗜酸乳杆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A08151,所述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PL7,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菌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sp.510-6jm)510-6jm;所述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A08151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291;所述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PL7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294;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sp.510-6jm)510-6jm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00173;2)每天采用每亩水体泼洒芽孢杆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和乳酸菌菌剂的方式,并在养殖池四周中下层设置纳米曝气管曝气,形成絮团;3)对养殖水体的C/N比进行调节,控制C/N在(12~14)︰1;4)生物絮团培育好后在养殖期间每天每亩水体泼洒短小芽孢杆菌剂、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和嗜酸乳杆菌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的具体方法如下:(1)将相应的冻存的菌种活化划线于相应的平板,再将活化后的单克隆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配制种子培养基500ml,灭菌;(2)配制发酵培养基,将50L发酵培养基作为一级种子培养基,乳酸菌发酵,加入低聚果糖或海藻糖等中的一种作为促进乳酸菌生长剂,灭菌;(3)培养获得的初级活化种子接种于50L一级种子培养基中培养,通过移种管接种于1000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4)发酵结束后,短小芽孢杆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通过管式离心机离心收集菌体;(5)将步骤(4)获得的菌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宗泽单大鹏李旭林剑辉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