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车门的解锁/锁闭记忆型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197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所述锁具里一一所述锁具包括一开启杆(12)和一锁闭杆(16),所述锁闭杆适于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连杆(17):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开启杆(12)可以与所述连杆(17)相配合以便引起锁具打开,而所述第二位置则禁止锁具打开,布置有卡持装置(28,29)以便在所述锁闭杆作动前,当所述开启杆(12)位于一打开位置上时,阻止所述连杆(17)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及一弹簧装置(21),当所述锁闭杆(16)被作动而所述连杆(17)被所述卡持装置(28,29)夹持住时,作为对所述锁闭杆作动的反应,所述弹簧装置根据情况通过存储锁具的一解锁能或一锁闭能,以便当所述开启杆(12)回复到一息止位置时,自动引起锁具的解锁或锁闭,因而所述弹簧既适合记忆一解锁动作也适于记忆一锁闭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用于机动车车门的机械或电子开启和/或解锁/锁闭控制型锁具。
技术介绍
在用于机动车车门的某些锁具中,当机动车的锁具处于一锁闭状态中,而机动车车门之一的一外部手柄或握把在一解锁命令传送给手柄或握把被作动的车门锁具之前被作动时,连接被作动手柄或握把的锁具的外开启杆可能卡持住相应锁具的解锁机械,这禁止所述锁具的打开,且因此禁止相应车门的打开。例如,对一所述电子锁闭/解锁控制类型的锁具来说,在一机动车用户靠近车辆,并在车辆司机通过一遥控盒或一钥匙操纵机动车锁具进行解锁之前,作动车门的外部手柄或握把试图打开其车门的情况下,当解锁命令到达机动车的不同锁具时,锁具电机引起外部手柄或握把未被作动的车门的锁具被解锁,而作动外部手柄或握把以便解锁的锁具却仍被锁闭。为使仍被锁闭的锁具能够被解锁并打开,用户首先必须释放车门的外部手柄或握把,然后司机必须利用遥控装置或钥匙依次重新锁闭所有锁具,再利用遥控装置或钥匙依次重新解锁所有锁具,之后再作动车门的外部手柄或握把就可以打开所有锁具。所述所有操作会耽误用户和司机进入车内并且因此令人感觉不便,尤其出现紧急情况时,例如当用户和司机例如因为恶劣天气急于进到车内躲避时。文献FR 2 789 716中公布了一锁具,所述锁具可以执行锁具解锁功能,即使锁具的一机构会卡持住锁具的开启传动链时,因而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因此,在前面提及的情况中,一设置在所述公知锁具里的弹性装置记忆解锁动作,并在当外部握把或手柄被释放时即实施所述解锁动作。因此通过第二次重新作动车门的外部手柄或握把,仍被锁闭的锁具可以立即被打开,而司机不必利用遥控装置或钥匙重新锁闭、再重新打开所有锁具。现在提出的问题是可以锁闭一锁具,即使锁具的一机构会卡持住锁具的锁闭传动链。所述情况可能会发生,例如当一人用钥匙或遥控装置锁闭其机动车锁具时,而另一人——例如他把物件遗忘在车辆驾驶室内或想从行李箱中取拿物品——正在作动机动车车门或行李箱的外部手柄或握把,又或仍在车辆驾驶室里的另一人正在作动机动车车门的内部手柄或握把。在所述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机动车的所有锁具,除锁闭时手柄或握把被作动的车门或行李箱的锁具外,都被锁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用于机动车车门的锁具,所述锁具可以执行锁具的锁闭功能,即使其一机构会卡持住锁具的锁闭传动链。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用于机动车车门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一活动锁闭杆,所述锁闭杆在一第一位置(对应锁具的一解锁状态)和一第二位置(对应锁具的一锁闭状态)之间活动;一连杆,所述连杆对锁闭杆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反应,则是可在一第一工作位置和一第二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弹性装置,所述装置适于在连杆被卡持在其第一工作位置上时存储一锁闭能,以便在所述连杆松开后,自动引起连杆从其工作位置移到其非工作位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锁具还可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特征的组合—弹性装置还适于在连杆被卡持时存储一解锁能,以便在所述连杆松开后,自动引起连杆从其第二非工作位置移到其第一工作位置上,—弹性装置为一两分支式螺旋扭簧,所述扭簧直接把锁闭杆和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分支之一用于驱动连杆从其第二非工作位置移动到其第一工作位置上,且两分支之一(21b)用于驱动连杆从其第一工作位置移动到其第二非工作位置上,—螺旋扭簧的两分支,从轴向方向上看是相互交叉的,—锁闭杆大致呈一盘片的形状,所述盘片具有一中心毂、一形成在盘片里并呈弧形绕着中心毂一部分的孔口、及至少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突出在盘片的所述表面上并在弧形孔口的至少一纵向边缘的一半长度上,—螺旋扭簧布置在锁闭杆的中心毂周围,从而所述螺旋扭簧的两分支在其之间夹紧锁闭杆的所述驱动部,并径向地穿过所述弧形孔口,—连杆在其端部之一上具有一第一联结销——所述销穿进锁闭杆的弧形孔口里且在螺旋扭簧的两分支之间;并且在其另一分支上具有一第二联结销——所述销穿进一纵向地形成在一开启杆上的长方形孔口里,所述长方形孔口朝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延伸当开启杆处于息止位置上时,所述第一方向允许连杆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上;当开启杆处于打开位置上时,所述第二方向防止连杆的所述移动,—锁具包括一锁舌、一适于把锁舌保持在对应一锁具关闭状态的位置上的卡榫、以及一活动开启杆,所述开启杆在一开启控制部件的作用下在锁具的一息止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之间活动,其特征在于,锁具还包括一辅助卡榫(faux cliquet);卡榫、辅助卡榫和开启杆按所述顺序安装在一公共枢轴上,辅助卡榫旋转连接上卡榫并具有一爪齿,当连杆在其第一位置上而开启杆从其息止位置移到打开位置上时,连杆的第二联结销作用在所述爪齿上以便引起辅助卡榫和卡榫朝向锁舌释放位置移动,—所述爪齿具有一止动表面,所述止动表面布置来用于实施所述卡持机构的功能,—开启杆是一外开启杆,用于通过一力传递机构与机动车的一车门的一外开启控制机构相连。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将从下文以非限制性方式举例对一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中体现出来。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锁具的透视图;—图2是一透视图,以比图1更大的比例示出一带有一弹簧的锁闭杆,它们都是图1中所示锁具的构成部分;—图3是一透视图,示出在对应一锁具关闭和锁闭状态的位置上所述锁具的各机械的构件,图中所示锁具的外开启杆在息止位置上;—图4为一类似于图3的透视图,但在外开启杆被带到打开位置上后,锁具仍处于一关闭及锁闭的状态;—图5为一类似于图4的透视图,但在锁具的锁闭杆被带到一解锁位置上后;—图6为以一更大比例示出图5的一细部的示意图;—图7为一类似于图5的透视图,但在外开启杆释放后,锁具处于一关闭及解锁状态;—图8为一类似于图7的透视图,当外开启杆被作动后,锁具在一解锁及打开状态;—图9为一类似于图8的透视图,但在锁具的锁闭杆被带到一锁闭位置上后;—图10以更大比例示出图9的一细部;—图11为一类似于图9的透视图,但在外开启杆被释放后,锁具处于一打开及锁闭状态;—图12为一类似于图11的透视图,当装有锁具的车门关上后,锁具处于一关闭及锁闭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照图1,可以看到锁具具有一面板1,所述面板采用一金属板经适当切割并折迭而制成,所述面板形成锁具锁壳的一部分,用于固定在机动车车门(未示出)的侧面上。面板1具有一底部1a及一相对于底部1a呈90°折迭起的翼片1b。一开口2部分形成在面板1的底部1a上且部分形成在其翼片1b上,以便令一锁横头(未示出)通过,所述锁横头通常固定在车身上,且其工作时与锁具的一呈叉形的锁舌3相配合,以便把装配有锁具的车门保持在关闭位置上。锁舌3旋转安装在一轴4里,所述轴的一端部接纳在面板1的底部1a的一孔(未示出)里,轴4的另一端部接纳在锁具锁壳的另一部分的另一孔(未示出)里。在锁具的关闭状态下(图1,3-5,7与12),锁舌3通过一卡榫5维持在一锁横头保持位置上,所述卡榫5旋转安装在一轴6上,所述轴的一端部接纳在面板1的底部1a的一孔(未示出)里,轴6的另一端部接纳在锁具锁壳的所述另一部分的另一孔里。卡榫5被一第一弹簧7拉向图1所示的位置,在所述位置上,它把锁舌3维持在锁横头保持位置上。弹簧7例如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机动车车门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一活动锁闭杆(16),所述锁闭杆在一第一位置一一对应锁具的一解锁状态、和一第二位置一一对应锁具的一锁闭状态之间活动;一连杆(17),所述连杆为回应所述锁闭杆(16)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可在一第一工作位置和一第二非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弹性装置(21),所述弹性装置适于在所述连杆(17)被卡持在其第一工作位置上时存储一锁闭能量,以便在所述连杆(17)被松开后,自动引起所述连杆(17)从其第一工作位置移到其第二非 工作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杜邦N勒热纳
申请(专利权)人:瓦莱奥安全机舱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