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34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主机设有滤仓,滤仓设有滤芯,滤仓设有供污水导入滤芯的吸污口,主机设有连通滤仓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包括与外设的水泵组件导通连接的连接部;主机两侧分别设有轮驱装置;主机在吸污口的前进方向上转动设有滚刷。水泵工作时,污水从吸污口进入滤芯,垃圾滞留在滤芯内,而过滤后的水则顺次通过排水通道、水泵组件排回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泵组件设置在设备外部,从而减轻了设备重量,扩大了滤仓的容积,由于水泵是外设的,因此水泵功率能做无限的拓展,配合滚刷和轮驱装置使清洁更彻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滤舱空间大、续航时间长、清洁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水下清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水下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能在水下进行清洁作业的设备,它通过水泵产生的负压,将水池内的水导入过滤装置,最终使净化后的水重新返回水池。现有的水下清洁机器人一般都是将水泵和电池安装在设备内部,例如公开号为CN205713278U专利名为“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的专利,其电池和水泵组件都是安装在设备内部的,这样的设置增加了设备的重量,这不仅影响了设备行进过程中的机动性,还削弱了电池的续航能力,另外还挤占了滤舱的空间,使滤芯的体积减小,最终削弱了设备存储垃圾的能力。另一方面设备没有辅助的滚刷机构,而仅仅靠集污刷来将垃圾聚集到吸污口,效率低下,清洁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滤舱空间大、续航时间长、清洁能力强的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主机设有滤仓,滤仓设有滤芯,滤仓设有供污水导入滤芯的吸污口,主机设有连通滤仓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包括与外设的水泵组件导通连接的连接部;主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1),所述的主机(1)设有滤仓(1a),所述的滤仓(1a)设有滤芯(3),所述的滤仓(1a)设有供污水导入滤芯(3)的吸污口(1b),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设有连通滤仓(1a)和外界的排水通道(1c),所述的排水通道(1c)包括与外设的水泵(22)组件(2)导通连接的连接部(11);所述的主机(1)两侧分别设有轮驱装置(6);所述的主机(1)在所述的吸污口(1b)的前进方向上转动设有滚刷(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1),所述的主机(1)设有滤仓(1a),所述的滤仓(1a)设有滤芯(3),所述的滤仓(1a)设有供污水导入滤芯(3)的吸污口(1b),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设有连通滤仓(1a)和外界的排水通道(1c),所述的排水通道(1c)包括与外设的水泵(22)组件(2)导通连接的连接部(11);所述的主机(1)两侧分别设有轮驱装置(6);所述的主机(1)在所述的吸污口(1b)的前进方向上转动设有滚刷(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滚刷(7)包括2个同轴设置的滚刷单元(71),2个滚刷单元(71)之间设有连于主机(1)的支架(72);所述的轮驱装置(6)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行进轮(61),所述的第一行进轮(61)的轮毂内侧设有齿圈(61a),所述的滚刷(7)的端部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的主机(1)的第一输出轴(73),所述的第一输出轴(73)包括与所述的齿圈(61a)啮合传动的第一行星齿轮(73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轮驱装置(6)还包括内置于主机(1)的减速电机(62),所述的第一行进轮(61)包括转动设于所述的主机(1)的主转轴(61b);所述的减速电机(62)传动连有第二输出轴(63),所述的第二输出轴(63)包括与所述的齿圈(61a)啮合传动的第二行星齿轮(63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包括吻配形成滤仓(1a)的底座(4)和上盖(5),所述的底座(4)作为轮驱装置(6)和滚刷(7)的配装部,所述的吸污口(1b)设于所述的底座(4)的底部;所述的排水通道(1c)设于所述的底座(4)的内部。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鑫李伟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普乐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