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34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和分设于主机两侧的驱动轮,主机设有滤仓,滤仓内设有过滤装置,主机设有连通滤仓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配装有泵水装置;滤仓的底部设有将污物引入过滤装置的吸污口。泵水装置为设于排水通道内的水泵。驱动轮位于主机底部的前方,并拖动主机前进。过滤装置能从滤仓卸下,排水通道既通往滤仓,并通向过滤装置的外壁。泵水装置优选的设置在排水通道内,这样能使设备更加紧凑小巧。当泵水装置运转工作时,污水从吸污口进入过滤装置,垃圾会留在过滤装置中,过滤水会穿过过滤装置经排水通道返回池子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拆装方便、清洁能力强、容纳污垢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具体地说是水下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水下清洁机器人能在不排放池水的情况下进行清洗作业,避免了因作业停用水池,减轻了清洗水池的繁重劳动又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水下机器人所用的滤芯为耗材,需要定期更换,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装配滤芯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水下清洁机器人工作时进排水量大,故而需要提供顺畅过滤和排水的结构,滤芯的自身结构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以优化水下清洁机器人的过滤能力。现有的滤芯还有个缺陷,就是滤芯上只要出现一点破损就要更换整个滤芯,造成很大的浪费。通常驱动轮和滚刷需要两套动力系统来分别驱动,这既给生产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设备重量,拆卸和安装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拆装方便、清洁能力强,并且滚刷与驱动轮联动的水下清洁机器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和分设于主机两侧的驱动轮,主机设有滤仓,滤仓内设有过滤装置,主机设有连通滤仓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配装有泵水装置;滤仓的底部设有将污物引入过滤装置的吸污口。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1)和分设于主机(1)两侧的驱动轮(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设有滤仓(1e),所述的滤仓(1e)内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的主机(1)设有连通滤仓(1e)和外界的排水通道(8);所述的排水通道(8)配装有泵水装置(7);所述的滤仓(1e)的底部设有将污物引入过滤装置(4)的吸污口(1d)。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1)和分设于主机(1)两侧的驱动轮(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设有滤仓(1e),所述的滤仓(1e)内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的主机(1)设有连通滤仓(1e)和外界的排水通道(8);所述的排水通道(8)配装有泵水装置(7);所述的滤仓(1e)的底部设有将污物引入过滤装置(4)的吸污口(1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泵水装置(7)为设于所述的排水通道(8)内的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通道(8)包括第一通道(1a)、第二通道(1c)和安装泵水装置(7)的泵水仓(1b),所述的第一通道(1a)开口于滤仓(1e)的侧壁,所述的第二通道(1c)开口于主机(1)的顶部,所述的泵水仓(1b)设于所述的第二通道(1c)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泵水装置(7)包括设于岸边的水泵以及对接于排水通道(8)的连接管(7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机(1)的底部设有集污刷(3),且所述的集污刷(3)围设于吸污口(1d)的后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清洁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污口(1d)在设备的前进方向上设有滚刷(6),所述的滚刷(6)的中段设有连于所述的主机(1)的支架(61),所述的滚刷(6)包括2个分别转动连于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鑫李伟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普乐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