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69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轮轴垂直度、压装效率较高的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包括压机和旋转板,所述压机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旋转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辅助装夹装置,旋转板转动以使若干辅助装夹装置依次移动至所述压头下方,所述辅助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于底座上侧的导向板,所述底座与导向板为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导向板设有至少一个与行星架上轮轴孔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轮轴的轴向长度,所述底座形成有向上贯穿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弹簧和定位柱。

A planetary wheel axle clamping and pressing device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lanetary wheel axle clamping and pressing device which can ensure the verticality of the wheel axle and high pressing efficiency.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 a planetary wheel axle clamping and assembling device, including a press and a rotating plate. The press is equipped with a press head capable of moving up and down, and the rota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t least two auxiliary clamping devices. The rotating plate rotates so that a number of auxiliary clamping devices move under the press head in turn. The auxiliary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nd a rotating plate. The guide plate is plac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base and the guide plate are independent parts. The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uide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hole of the wheel axle on the planetary frame. The thickness of the guide plate is less than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wheel axle. The base forms a placement groove penetrating upward, and the placemen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小型机械产品中需要使用小型行星架,特别是多级行星架,由于零件过小,行星架轮轴与行星架一起加工很不方便,并且很难达到工艺要求,因此大多将行星架和轮轴分离加工,然后再将轮轴固定到行星架上。在固定轮轴时对轮轴与行星架端面要求一定的垂直度,因此要避免在轮轴固定过程中可能出现使轮轴歪斜的因素,使最后生产出来的行星架成品满足工艺要求。每个行星架上需要安装三个轮轴以配合三个行星轮,由于需要保证轮轴的垂直度,无法实现三个轮轴的同时压装,以使轮轴的压装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轮轴垂直度、压装效率较高的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包括压机和旋转板,所述压机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旋转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辅助装夹装置,旋转板转动以使若干辅助装夹装置依次移动至所述压头下方,所述辅助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于底座上侧的导向板,所述底座与导向板为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导向板设有至少一个与行星架上轮轴孔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轮轴的轴向长度,所述底座形成有向上贯穿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括定位柱上段和定位柱下段,所述定位柱上段外径小于定位柱下段外径,当行星架放置于底座与导向板之间,且导向孔、轮轴孔和放置槽对准,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向上移动并使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导向板的导向孔内,且所述定位柱上端面位于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以下。进行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时,在旋转板上放置若干辅助装夹装置,通过旋转板的转动,以使一个辅助装夹装置位于压头下侧,以使其余辅助装夹装置偏离压头,当位于压头下侧的辅助装夹装置进行轮轴的压装,工作人员可对偏离压头的辅助装夹装置上进行轮轴的放置,使得压机能不间断工作,以提高装配效率。将行星架或行星架组件由上至下地放置在底座上,并使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行星架的轮轴孔内,然后在行星架或行星架组件上放置导向板,此时,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导向孔内,将轮轴放置与导向孔内以使轮轴下端面与定位柱上端面接触,随后转动旋转板以使轮轴位于压头下方,通过压机实现轮轴与行星架的压装。本专利技术能保证轮轴压入时的垂直度,且能提高于轮轴与行星架或行星架组件的压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下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板固定于旋转机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旋转板具有配合所述导向杆的弧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上端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内。上述设置便于旋转板的转动,旋转机构可选择摆动气缸等能对转动角度进行设定的驱动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内缘形状与所述底座外缘形状相同。上述设置便于底座的定位,避免底座偏离设定位置,以避免旋转板转动后轮轴不能位于压头正下方。其中,通过外缘定位和底座的自重实现底座的定位固定,也可设定在固定座和底座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槽以实现底座的定位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压头下方,所述支撑块与旋转板之间具有间隙。上述设置以避免本专利技术装置长时间使用后旋转板歪斜变形、旋转装置输出端弯折受损。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底座盖板,所述底座盖板固定于底座本体上侧,所述底座盖板形成有上下贯穿以对定位柱上段让位的通过槽,所述通过槽内径小于所述定位柱下段外径。上述设置便于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制造和组装。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内缘形状与所述底座外缘形状相同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盖板形成有对太阳轮让位的第一让位槽。上述设置便于行星架或行星架组件放置在底座上,以便于轮轴的压装。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和导向板均形成有对输出轴让位的第二让位槽。上述设置便于出轴行星架组件的轮轴压装。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上下贯穿所述底座本体,所述放置槽下端固定有堵头,所述堵头包括堵头上段和堵头下段,所述堵头上段外径小于堵头下段外径,所述堵头下段外壁与放置槽下端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弹簧下端套设在堵头上段外。上述设置便于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制造和组装。本专利技术具有能保证轮轴压入时垂直度、轮轴压装效率更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装夹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装夹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用于行星架组件与轮轴3的压装,行星架组件包括行星架31和太阳轮33,包括压机和旋转板1,压机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旋转板1上设有两个辅助装夹装置2,旋转板1转动以使两个辅助装夹装置2依次移动至压头下方,辅助装夹装置2用于轮轴3与行星架组件的相互定位、用于轮轴3压装时的垂直导向。旋转板1下侧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设有旋转机构12,旋转板1固定于旋转机构12输出端,固定板11上固定有导向杆13,旋转板1具有配合导向杆13的弧形导向槽14,导向杆13上端位于弧形导向槽14内。旋转板1上设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凸起16,定位凸起16内缘形状与辅助装夹装置2下端的底座4的外缘形状相同。固定板11上设有若干支撑块17,支撑块17位于压头下方,支撑块17与旋转板1之间具有间隙。由图1、图3、图4所示,辅助装夹装置2包括底座3、放置于底座4上侧的导向板5,底座4与导向板5为相互独立的零部件,导向板5设有至少一个与行星架31上轮轴孔32相对应的导向孔51,导向板5的厚度小于轮轴3的轴向长度,底座4形成有向上贯穿的放置槽41,放置槽41内设有弹簧6和定位柱7,定位柱7包括定位柱上段71和定位柱下段72,定位柱上段71外径小于定位柱下段72外径,当行星架组件的行星架31放置于底座4与导向板5之间,且导向孔51、轮轴孔32和放置槽41对准,在弹簧6的作用下,定位柱7向上移动并使定位柱上段71上端位于导向板5的导向孔51内,且定位柱71上端面位于导向板5上端面以下。底座4包括底座本体42和底座盖板43,底座盖板43固定于底座本体42上侧,底座盖板43形成有上下贯穿以对定位柱上段71让位的通过槽44,通过槽44内径小于定位柱下段72外径。其中,底座盖板43形成有对太阳轮33让位的第一让位槽45,底座本体42和导向板5均形成有对输出轴让位的第二让位槽46。放置槽41上下贯穿底座本体42,放置槽41下端固定有堵头8,堵头8包括堵头上段81和堵头下段82,堵头上段81外径小于堵头下段82外径,堵头下段82外壁与放置槽41下端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弹簧6下端套设在堵头上段81外。进行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时,在旋转板上放置若干辅助装夹装置,通过旋转板的转动,以使一个辅助装夹装置位于压头下侧,以使其余辅助装夹装置偏离压头,当位于压头下侧的辅助装夹装置进行轮轴的压装,工作人员可对偏离压头的辅助装夹装置上进行轮轴的放置,使得压机能不间断工作,以提高装配效率。将行星架或行星架组件由上至下地放置在底座上,并使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行星架的轮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和旋转板,所述压机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旋转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辅助装夹装置,旋转板转动以使若干辅助装夹装置依次移动至所述压头下方,所述辅助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于底座上侧的导向板,所述底座与导向板为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导向板设有至少一个与行星架上轮轴孔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轮轴的轴向长度,所述底座形成有向上贯穿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括定位柱上段和定位柱下段,所述定位柱上段外径小于定位柱下段外径,当行星架放置于底座与导向板之间,且导向孔、轮轴孔和放置槽对准,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向上移动并使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导向板的导向孔内,且所述定位柱上端面位于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和旋转板,所述压机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旋转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辅助装夹装置,旋转板转动以使若干辅助装夹装置依次移动至所述压头下方,所述辅助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放置于底座上侧的导向板,所述底座与导向板为相互独立的零部件,所述导向板设有至少一个与行星架上轮轴孔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轮轴的轴向长度,所述底座形成有向上贯穿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括定位柱上段和定位柱下段,所述定位柱上段外径小于定位柱下段外径,当行星架放置于底座与导向板之间,且导向孔、轮轴孔和放置槽对准,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向上移动并使定位柱上段上端位于导向板的导向孔内,且所述定位柱上端面位于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下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板固定于旋转机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旋转板具有配合所述导向杆的弧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上端位于所述弧形导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轮轴装夹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君剑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