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63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台,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拆卸部及第二拆卸部,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分别设置于机台左、右端,于机台中部对应该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设置有定位挡板,第一拆卸部包括压紧组件、拉拔组件及固定组件,压紧组件包括防护压块及压紧气缸,防护压块对应定位挡板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机台上方,压紧气缸的气缸轴朝向定位挡板设于机台上方,压紧气缸的气缸轴与防护压块连接,拉拔组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机台前端,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件及下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拆卸效率高,能减少作业员的作业难度及劳动强度。

A Dismantling Device for Antenna End Cover of Base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se station antenna end cover disassembly device, including a machine platform, which also includes a first disassembly part and a second disassembly part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The first disassembly part and the second disassembly par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and a positioning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isassembly part and the second disassembly part. The first disassembly part includes a pressing component, a pulling component and a fixing part. The press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protective press block and a pressing cylinder. The positioning baffle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tective press block can be moved left and right over the machine platform. The cylinder shaft of the pressing cylinder is position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The cylinder shaft of the press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tective press block. The drawing component can be movably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and the fix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upper fixing part and the lower fix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high disassembly efficiency, and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and labor intensity of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站天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基站天线拆卸端盖过程中,需要由操作员手动扶持基站天线,使基站天线保持水平状态并保持不动,然后再由另一操作员对基站天线进行拆卸端盖,由于两个操作员需要同时对同一基站天线进行操作,所述基站天线在拆卸过程中难以保持完全平衡,在拆卸的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并且采用操作员手动拆卸劳动强度大,操作员极易疲劳,这种拆卸方式人工成本高,拆卸效率低,拆胶效果不稳定,容易造成天线端盖破裂或天线罩被刮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台,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拆卸部及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台左、右端,于该机台中部对应该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设置有定位挡板,所述第一拆卸部包括压紧组件、拉拔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防护压块及压紧气缸,所述防护压块对应所述定位挡板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压紧气缸的气缸轴朝向所述定位挡板设于所述机台上方,该压紧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防护压块连接,所述拉拔组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前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件及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拉拔组件上,所述上固定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下固定件上方,于该上固定件后端朝下突出形成有用于固定基站天线的固定凸块。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气缸支架及防护罩,所述气缸支架螺接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压紧气缸固定于该气缸支架上,所述防护罩罩于该压紧气缸上方,所述防护压块位于该防护罩右侧。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压块右端面上设置有防静电胶层。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下固定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固定支架上,该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固定件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件上对应所述固定凸块设置有限位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卡块及右卡块,所述下固定件前端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左卡块可左右调节地设于该卡槽左端,所述右卡块固定于该卡槽右端。作为优选,所述上固定件的长度与所述下固定件的长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拉拔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及连接于该第二驱动机构后端的拉拔连接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前端,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该拉拔连接板前后移动,该拉拔连接板与所述下固定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拆卸部及第二拆卸部,能够很方便地对需要返工返修的基站天线进行端盖拆卸,压紧组件能使基站天线在拆卸过程中保持稳定,固定组件能快速对基站天线上的端盖进行定位及固定,并与拉拔组件相配合,将端盖从基站天线上拆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拆卸效率高,能减少作业员的作业难度及劳动强度,通过这种半自动拆卸方式能避免基站天线端盖在拆卸过程中有破裂的情况。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拉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台,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拆卸部1及第二拆卸部2,所述第一拆卸部1、第二拆卸部2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台左、右端,于该机台中部对应该第一拆卸部1、第二拆卸部2设置有定位挡板3,所述第一拆卸部1包括压紧组件10、拉拔组件11及固定组件12,所述压紧组件10包括防护压块100及压紧气缸101,所述防护压块100对应所述定位挡板3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压紧气缸101的气缸轴朝向所述定位挡板3设于所述机台上方,该压紧气缸101的气缸轴与所述防护压块100连接,所述拉拔组件11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前端,所述固定组件12包括上固定件120及下固定件121,所述下固定件121固定于所述拉拔组件11上,所述上固定件120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下固定件121上方,于该上固定件120后端朝下突出形成有用于固定基站天线的固定凸块1200。具体地,在机台中设置有控制器,压紧气缸101后端连接有电磁阀,控制器与该电磁阀电连接,在定位挡板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感应器,该压力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该压力感应器能将获取到的压力值传输到控制器中,并由控制器对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压紧气缸101。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10还包括气缸支架102及防护罩103,所述气缸支架102螺接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压紧气缸101固定于该气缸支架102上,所述防护罩103罩于该压紧气缸101上方,所述防护压块100位于该防护罩103右侧。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压块100右端面上设置有防静电胶层。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12还包括固定支架122及第一驱动机构123,所述固定支架122固定于所述下固定件12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3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固定支架122上,该第一驱动机构123与所述上固定件120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件121上对应所述固定凸块1200设置有限位机构;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转轮及第一丝杆,所述固定支架122包括顶板及连接在顶板下端面的第一导柱,第一转轮设置在顶板上端面,第一丝杆纵向贯穿顶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下固定件121上,上固定件120可以在第一丝杆上上下移动,在上固定件120前端有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一导柱穿过。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卡块124及右卡块125,所述下固定件121前端设置有一卡槽126,所述左卡块124可左右调节地设于该卡槽126左端,所述右卡块125固定于该卡槽126右端;具体地,卡槽126左端按间隔距离并列设置有若干固定螺孔,左卡块124上对应固定螺孔设置有固定螺丝,根据基站天线端盖的下端长度,调节左卡快与右卡块125之间的距离,能将基站天线端盖下端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120的长度与所述下固定件121的长度相同;具体地,上固定件120的长度与下固定件121的长度一致,能适应各种类型的基站天线端盖尺寸,适应性强。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拔组件11包括第二驱动机构110及连接于该第二驱动机构110后端的拉拔连接板11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1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前端,该第二驱动机构110带动该拉拔连接板111前后移动,该拉拔连接板111与所述下固定件121连接;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110包括第二转轮及连接在第二转轮后端的第二丝杆,拉拔连接板111设置在第二丝杆后端,当转动第二转轮时,第二丝杆也随第二转轮转动并旋出,在第二丝杆的带动下将拉拔连接板111向前拉动,带动固定组件12向前移动,从而将端盖从基站天线上拆出。上调上固定件120,使上固定件120的高度超过基站天线端盖的高度3厘米,防止碰撞导致基站天线端盖损伤;复位拉拔组件11,把需要拆卸的基站天线放在机台上,使基站天线的端盖下端放置在下固定件121上,下调上固定件120,使固定凸块1200卡入基站天线端盖上端的卡槽126中;启动压紧气缸101,使防护压块100紧压基站天线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拆卸部及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台左、右端,于该机台中部对应该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设置有定位挡板,所述第一拆卸部包括压紧组件、拉拔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防护压块及压紧气缸,所述防护压块对应所述定位挡板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压紧气缸的气缸轴朝向所述定位挡板设于所述机台上方,该压紧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防护压块连接,所述拉拔组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前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件及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拉拔组件上,所述上固定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下固定件上方,于该上固定件后端朝下突出形成有用于固定基站天线的固定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拆卸部及第二拆卸部,所述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台左、右端,于该机台中部对应该第一拆卸部、第二拆卸部设置有定位挡板,所述第一拆卸部包括压紧组件、拉拔组件及固定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防护压块及压紧气缸,所述防护压块对应所述定位挡板可左右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压紧气缸的气缸轴朝向所述定位挡板设于所述机台上方,该压紧气缸的气缸轴与所述防护压块连接,所述拉拔组件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机台前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件及下固定件,所述下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拉拔组件上,所述上固定件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下固定件上方,于该上固定件后端朝下突出形成有用于固定基站天线的固定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天线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气缸支架及防护罩,所述气缸支架螺接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压紧气缸固定于该气缸支架上,所述防护罩罩于该压紧气缸上方,所述防护压块位于该防护罩右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纪森张胜标黄东刘赞贾沛超刘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亮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