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00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第一快插接头与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支撑板的同一面,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零部件种类较多、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该液压分离轴承结构的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轻量化和零部件优化降本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项目开发工作中的必须项。汽车轻量化就是在确保稳定提升汽车性能的基础上,节能化设计各总成零部件,持续优化车型。同时,随着整车厂的产能逐年增长,总装生产线的节拍也越来越快,平均到每辆车的工时越来越少,鉴于上述种种需要,更多轻量化、安装方便简单的零部件产品结构亟待投入到开发设计、生产中。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现有技术中,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是单独分开的零部件,三通排气阀缸体是铸铝材料,安装三通排气阀时还需要一个铸铁的三通固定支架固定。当液压分离轴承总成装配至变速器离壳上后,还需一根离合硬管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到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上。因此,现有技术在装配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时,涉及的零部件种类较多,不但增加整车成本,而且总装装配步骤繁杂,装配时间较长,影响汽车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投料管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零部件种类较多、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该液压分离轴承结构集成了排气阀组件,固定底座上的第一快插接口与排气阀组件中连接杆自由末端的第一快插接头的配合插接,实现了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和排气阀组件的一体化,在组装时,只需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将第二快插接口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再将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即可实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和排气阀组件的装配,涉及的零部件更少,装配步骤更简单,减少工时的浪费,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边角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设于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面设有设有加强块。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为方体结构,所述加强块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具有弧面。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上设有一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导向卡凸,所述第一快插接口上设有导向卡槽,所述导向卡凸与所述导向卡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盘和设于所述固定盘外周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快插接口与所述固定盘连接,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所述螺栓孔配合螺栓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栓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盘的相对两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液压分离轴承结构的汽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在第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在第二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中液压分离轴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中排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10和排气阀组件20。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10上设有固定底座101,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10通过所述固定底座101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101可以通过螺栓、卡扣、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101连接第一快插接口102,所述排气阀组件20包括支撑板201和与所述支撑板201连接的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203,所述第一快插接头203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口102配合插接,从而实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10和排气阀组件20的一体化。所述支撑板201上设有排气口204和第二快插接口205,且所述排气口204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205位于所述支撑板201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快插接口205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所述排气口204用于代替现有的铸铝三通排气阀,用于离合器系统排空,组装时,所述排气口204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205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01具体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排气口204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205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边角处。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对支撑板201的形状并不限制,采用三角形结构是因为该结构的强度更高,且占用面积较小,更利于实际生成实施。所述支撑板2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011和第二面2012,所述排气口204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205设于所述第一面2011上,所述第二面2012设有设有加强块206,设置加强块206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201结构强度,提升产品可靠性。具体的,所述加强块206为方体结构,所述加强块206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具有弧面206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块206上设有一安装孔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边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