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87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制动缸,包括缸体组件、活塞组件、间隙调整组件、碟簧组件和差压阀组件,油缸设有进油口和与该进油口连通的油腔,差压阀组件具有阀腔、设置于阀腔内的阀芯、与阀腔两端相连的常用缓解油路输入口A、辅助缓解油路B,和与阀腔中部连接的输出口D。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液压制动缸提供缓解油压的差压阀具有两条输入油路,一条是常用制动油路A,另一条是辅助缓解油路B,当其中一条油路导通后,另一条油路自动关闭。保证车辆的油路安全。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动缸设有的有两种途径可以实现液压缓解。第一种方案是:通过向差压阀的A口注油实现液压缓解;第二种方案是:通过向差压阀的B口注油实现液压缓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制动缸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具体涉及液压制动缸。
技术介绍
对于低地板车辆而言,不但车体结构与普通的列车存在差异,制动系统也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风源制动系统的体积过大而无法安装到车辆底部。而液压制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力矩大等优点,故而在低地板上得到应用。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基础制动核心部件就是液压制动缸。液压制动缸在制动时,制动缸的丝杆在缸内碟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内向外运动,实现制动过程;缓解时,向制动缸油腔体内充入液压油,使得活塞及间隙调整机构组建克服碟簧作用力向内运动,从而实现缓解。当盘片间隙大于正常制动间隙时,会通过间隙调整机构实现间隙补偿。目前,液压制动缸缓解是由液压单元或者辅助制动单元分别向制动缸常用制动油腔或辅助制动油腔体内充油实现缓解,其缺陷在于:液压缸内独立设置双油腔,密封系统复杂,加工要求高。此外,空气制动缸内的间隙调整机构应用比较成熟,其主要通过双螺母传动来实现相对位移的补偿,间隙调整组件结构庞大且复杂,尚不能在液压制动缸内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缸。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制动缸,包括:通过螺栓(1‑1)连接成缸体组件(1‑2)的油缸(1‑2‑1)、碟簧缸体(1‑2‑2)和缸盖(1‑2‑3),与其主轴线同轴的活塞组件(1‑3)、间隙调整组件(1‑4)和碟簧组件(1‑5),所述油缸(1‑2‑1)设有进油口(P)和与该进油口(P)连通的油腔(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差压阀组件(1‑7),所述差压阀组件(1‑7)具有阀腔(1‑7‑5)、设置于阀腔(1‑7‑5)内的阀芯(1‑7‑3)、与阀腔(1‑7‑5)两端相连的常用缓解油路输入口(A)、辅助缓解油路(B),和与阀腔(1‑7‑5)中部连接的输出口(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制动缸,包括:通过螺栓(1-1)连接成缸体组件(1-2)的油缸(1-2-1)、碟簧缸体(1-2-2)和缸盖(1-2-3),与其主轴线同轴的活塞组件(1-3)、间隙调整组件(1-4)和碟簧组件(1-5),所述油缸(1-2-1)设有进油口(P)和与该进油口(P)连通的油腔(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差压阀组件(1-7),所述差压阀组件(1-7)具有阀腔(1-7-5)、设置于阀腔(1-7-5)内的阀芯(1-7-3)、与阀腔(1-7-5)两端相连的常用缓解油路输入口(A)、辅助缓解油路(B),和与阀腔(1-7-5)中部连接的输出口(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阀组件(1-7)具有阀体(1-7-1)和设置于阀体(1-7-1)两端的阀盖(1-7-2),所述阀腔(1-7-5)位于阀体(1-7-1)内,常用缓解油路输入口(A)、辅助缓解油路(B)分别设于两个阀盖(1-7-2),所述阀体(1-7-1)与阀盖(1-7-2)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B(1-7-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组件(1-4)包括;调整套筒(1-4-2),通过键滑动的设置于碟簧缸体(1-2-2)内;所述调整套筒(1-4-2)后端与碟簧(1-5-1)前端相抵,前端面与活塞(1-3-1)相抵;调整螺母(1-4-1),设置于调整套筒(1-4-2)内并且可单向旋转;所述调整螺母(1-4-1)具有与丝杆(1-6-2)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1-4-1-3),位于后端且与调整套筒(1-4-2)相抵的第一立面,和位于其前端且通过推力滚针轴承(1-3-3)与活塞(1-3-1)接触的第二立面;引导套筒(1-4-4),位于调整套筒(1-4-2)的后方且紧固于缸盖(1-2-3)内侧;和引导螺母(1-4-3),设置于引导套筒(1-4-4)内并且可轴向相对移动和单向旋转;所述轴向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为S;所述引导螺母(1-4-3)与调整螺母(1-4-1)之间通过螺旋结构(1-4-1-4)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制动缸,其特征在于,间隙调整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母(1-8-2),所述限位螺母(1-8-2)固定于引导螺母(1-4-3)的后端,所述限位螺母(1-8-2)和引导螺母(1-4-3)具有外凸且相对的立面,所述引导套筒(1-4-4)内设有插入所述两相对立面之间间隙的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在所述间隙内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为S;所述间隙内设置有间隙调整垫片(1-8-3),用于调节所述轴向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S,所述间隙调整垫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毅权杨俊刘元清朱新宇张东升臧传相虞晓峰葛继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