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9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由塑胶一体成形的一顶、底箱板及二侧箱板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各开放端面并以二布质面分别遮设,其中:该各侧箱板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而该顶、底箱板于相对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嵌接段,该各嵌接段是可嵌卡于对应的卡槽中;藉此,当各箱板于组装时,其等彼此之间以嵌卡方式结合可获得快速定位,及获得更为稳固的结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一种箱体有关,更详而言之是为一种结构更为稳固的行李箱。按,习用行李箱有硬壳及软壳之分,前者多以塑胶材料经射出形成两半壳体,再以直接对接或间隔一铝质中介框体对接的方式组成,藉以具有较佳强度;而后者主要是以布质材料包覆一金属骨架而成,藉以具有质轻的特性。然而,如上所述,该等硬、软壳的行李箱虽然分别具有强度佳及重量轻的特性,但前者的重量大及后者的强度不足,却也是其各别的缺点,尤其该软壳行李箱的整体结构主要是以骨架为支撑,常于受到较大的外力压挤作用时,非常容易使其骨架弯折变形甚者损坏。有鉴于前述缺失,本案申请人遂有利用硬壳制成箱体外框,再以柔软的布面为箱体覆面的设计创作,其可达到轻量化及结构坚实的优点,该案并已取得申请案号第992176786号在案;惟,申请人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特针对原案结构以侧箱板周边的折缘边墙与其顶、底箱板内面先经对合搭设且边缘切齐后,再以缝接的方式而连结构成该行李箱外形框体时所带来组装不便,及其结构强度可再加强的问题点上予以改进,期以使得产品制作及使用上更臻完善。亦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行李箱,其组成的外形框体结构更为稳固坚实。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其各箱板之间可快速定位以方便后续的缝设作业。缘此,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行李箱,其利用塑胶一体成形的一顶箱板、一底箱板及二侧箱板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前、后开放端面并为二布质面分别遮设,其中的一布质面更具有可掀起的一活动部;其特征在于该各侧箱板沿其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该顶箱板,其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形成有一嵌接段,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的上段位置中;该底箱板,亦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嵌接段,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的下段位置中;藉此,上述各箱板之间以嵌卡的方式为连结,以便于组装时可快速定位,且其可获得更为稳固的结构。其中上述各箱板及该等布质面的连结是利用缝设方式而为固接。其中该行李箱于顶箱板上设置有一用以供使用者方便提行的伸缩拉柄。其中该布质面的活动部是为一以拉链启闭的遮面。以下,兹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详细说明于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各箱板的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暨应用示意图。图3为图2的3-3方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4-4方向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行李箱是由塑胶材料一体制成硬质板体的一顶箱板10、一底箱板20及二侧箱板30、40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各开放端面并为二布质面50分别遮设,其中一布质面50上更具有可掀起的一活动部51,该活动部51为一以拉链启闭的“”形遮面;由于上述是属前案技艺,于此不再赘述,而本技术的主要改良重点在于该各侧箱板30、40是为对称的板体,其等于转折处导以圆弧设计,并沿其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31、41,该等卡槽31、41为底面封闭且具有等宽的槽道;另,各侧箱板30、40的板面上形成有若干浮凸饰纹32、42,其等可强化侧箱板的强度。该顶箱板10,为具有二长边与二短边且剖面概成“冂”形的板体,该顶箱板10于其短边的两侧位置各具有一嵌接段11、12,该等嵌接段11、12可嵌入于侧箱板(30、40)的卡槽(31、41)上段位置中,且,各嵌接段11、12的外端缘抵触于卡槽(31、41)底面,其使得顶箱板10于组装时可快速获得定位不致产生偏移;另,顶箱板10顶面凹陷形成有一容置部13,该容置部13供一伸缩拉柄60的提把61收置。该底箱板20,亦为具有二长边与二短边且剖面概成“”形的板体,其亦于短边的两侧位置各形成有一嵌接段21、22,该等嵌接段21、22可嵌入于侧箱板30、40的卡槽31、41下段位置中,且,各嵌接段21、22的外端缘抵触于卡槽31、41底面,使得底箱板20于组装时可快速获得定位不致产生偏移;又,底箱板20于一侧长边的外部两端各设有一滚轮23,其另一侧长边的外部两端则设有二脚垫24。当该上述各箱板10、20、30及40彼此之间于相互嵌卡定位后可形成稳固的框体,接着,再以缝接的方式对该等箱板进行缝合连接固定,以便组成该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行李箱外框。而该等布质面50于该各箱板缝接之前,将其顶、底及两侧周边贴设在各相对箱板的内面位置,待于缝接加工同时,一并为缝合线所穿绕缝合制成该行李箱,如图2所示。是以,本技术利用该二侧箱板30、40于周边所环设该具有预定深度的卡槽31、41,藉其等可供该顶、底箱板10、20两侧端缘的嵌接段11、12、21及22穿置插接结合,除了于组装上较前母案拼装快速定位外,更以卡槽卡制限位的方式而使得各箱板连结更为稳固不摆晃,因此,其便利后续的缝接加工作业;故,本改良专利在于保有前案既有的轻量化且结构坚实的要求,更对组装作业及缝合加工上具有较快速且稳固的进步,其使得产品更臻完善且符合使用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于同类产品中实具有其进步实用性,且使用上方便,又,本技术于申请前并无相同物品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是以,本技术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技术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其利用塑胶一体成形的一顶箱板、一底箱板及二侧箱板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前、后开放端面并为二布质面分别遮设,其中的一布质面更具有可掀起的一活动部;其特征在于该各侧箱板沿其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该顶箱板,其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上段位置中的嵌接段;该底箱板,亦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下段位置中的嵌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各箱板及该等布质面的连结是利用缝设方式而为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行李箱于顶箱板上设置有一用以供使用者方便提行的伸缩拉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布质面的活动部是为一以拉链启闭的遮面。专利摘要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由塑胶一体成形的一顶、底箱板及二侧箱板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各开放端面并以二布质面分别遮设,其中:该各侧箱板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而该顶、底箱板于相对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嵌接段,该各嵌接段是可嵌卡于对应的卡槽中;藉此,当各箱板于组装时,其等彼此之间以嵌卡方式结合可获得快速定位,及获得更为稳固的结构。文档编号A45C5/00GK2432815SQ0024349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江枝昌 申请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其利用塑胶一体成形的一顶箱板、一底箱板及二侧箱板共同结合形成具有前、后开放端面的四边形框体,该前、后开放端面并为二布质面分别遮设,其中的一布质面更具有可掀起的一活动部;其特征在于:该各侧箱板沿其周边环设有预定深度的一卡槽; 该顶箱板,其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上段位置中的嵌接段;该底箱板,亦于相对的两侧边位置各形成有一用以卡接于该各侧箱板卡槽下段位置中的嵌接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枝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