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是指车顶行李箱。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车顶行李箱,行李箱被用于携带自驾装备和行李,为了方便行李箱的扣合,不易打开,往往安装有锁。一般车顶行李箱锁安装在扣合处的中部,如果箱体很长,两端部没锁,容易被掰开。还有多个锁均分在扣合处,锁钩单独控制设置,这样在打开行李箱的时候,比较繁琐,不够便捷。另外,现有车顶行李箱的安装方式基本上是两种,第一种是行李箱固定设置在车顶上,这样行李箱不可以拆卸,这样方式比较牢固,行李箱也不容易松动,其缺点是如果不需要使用行李箱的时候,行李箱也是在车顶会显得比较笨重,且增加汽车阻力;第二种是行李箱可拆卸的设置在车顶上,这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看是否安装行李箱,其缺点是行李箱的安装不方便、繁琐,另外由于该行李箱是安装在车顶的,对牢固性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安装不牢固就容易出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安装行李箱且牢固性好的新型的车顶行李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快速连接件和车顶行李箱用锁,箱体包括有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快速连接件设置在通孔位置处,快速连接件的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从通孔中探出设置,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有壳体、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拉杆、第一扭簧、第二扭簧、偏心轮手柄和支撑杆,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上端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位于壳体外形成夹合区,所述拉杆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部,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在偏心轮手柄上,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拉杆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上,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延长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对称设置有长通孔,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壳体的长通孔中,所述第二抓手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壳体上,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后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上,所述支撑杆可滑移的置于壳体内的长槽中,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夹紧时支撑杆一端抵触在第一抓手的上端顶部,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抓手的上端顶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使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的下端撑开,所述车顶行李箱用锁包括有上锁装置和搭扣,所述上锁装置设置在下箱体上,搭扣设置在上箱体上,所述上锁装置包括第一上锁装置、第二上锁装置和联动杆,所述第一上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拨动件、锁舌、弹簧和按钮,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腔体,所述锁舌可导向滑移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弹簧设置在锁舌和壳体之间,锁舌顶部突起设置,所述腔体的两侧设有第一锁槽,第一锁槽与锁舌配合实现锁定搭扣,所述联动杆插设在第一壳体下部,所述拨动件固定设置在联动杆上,所述按钮铰接在拨动件上,所述联动杆上还设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抵触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拨动件上,所述按钮和第三扭簧的配合实现拨动件内外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带动第二上锁装置的控制转动件转动设置,所述锁舌底部抵触在拨动件上实现对拨动件的锁定配合,所述联动杆上设有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有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奔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