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氨基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470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38
提供了从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羰基的氨基酸产生至少一种不饱和氨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重组微生物细胞与包含含有羰基的氨基酸的培养基接触,其中所述细胞经基因修饰以包含‑至少第一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选自CYP152过氧合酶家族的酶(E1)的表达,和‑至少第二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至少一种NAD(P)+氧化还原酶(E2)和相应的介体蛋白的表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不饱和氨基酸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从至少一种氨基酸产生至少一种不饱和氨基酸的生物技术方法,其中起始氨基酸具有至少两个羰基。具体而言,所得不饱和氨基酸具有至少一个末端双碳键。专利技术背景具有不饱和侧链的氨基酸具有几种新用途。具体而言,这些氨基酸可用作其他有用化合物的构建模块。例如,这些烯烃部分可用于生物正交合成策略以形成杂合结构,将化学探针引入生物分子中,或将大片段彼此连接。更重要且有用的不饱和氨基酸之一是乙烯基甘氨酸(2-氨基-3-丁烯酸)。乙烯基甘氨酸是一种天然的非蛋白α-氨基酸,且通常从真菌中分离,且已知不可逆地抑制许多使用磷酸吡哆醛(PLP)作为辅因子的酶。因此,乙烯基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作酶抑制剂和/或抗生素。基于相应的N-氯亚氨酸酯的Neber重排,已经使用3-丁烯腈作为起始材料开发了乙烯基甘氨酸的三步合成。然而,这种方法非常复杂且难以获得起始材料。制备L-乙烯基甘氨酸的其他更常见的方法包括保护的甲硫氨酸亚砜(MetO)的高温分解和从L-谷氨酸、L-高丝氨酸或L-高丝氨酸内酯获得的芳基硒氧化物(arylselonoxides)的热分解。然而,由于高真空(≦3mmH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从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羰基的氨基酸产生至少一种不饱和氨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 使重组微生物细胞与包含含有羰基的氨基酸的培养基接触,其中所述细胞被基因修饰以包含‑ 至少第一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选自CYP152过氧合酶家族的酶(E1)的表达,和‑ 至少第二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至少一种NAD(P)+氧化还原酶(E2)和相应的介体蛋白的表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04 EP 16168227.31.从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两个羰基的氨基酸产生至少一种不饱和氨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重组微生物细胞与包含含有羰基的氨基酸的培养基接触,其中所述细胞被基因修饰以包含-至少第一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选自CYP152过氧合酶家族的酶(E1)的表达,和-至少第二基因突变,其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增加至少一种NAD(P)+氧化还原酶(E2)和相应的介体蛋白的表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至少两个羰基的氨基酸选自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氨基酸是乙烯基甘氨酸或其衍生物。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E1选自CYPSPα(E1a)CYPBSB(E1b)和OleT(E1c)。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E1是OleT(E1c)且包含与SEQIDNO:1至少60%序列同一性。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NAD(P)+氧化还原酶(E2)和相应的介体蛋白选自:-铁氧还蛋白还原酶(E2a)和铁氧还蛋白;和-假单胞氧还蛋白还原酶(E2b)和假单胞氧还蛋白。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E2包含与SEQIDNO:2的60%序列同一性,且所述介体蛋白包含与SEQIDNO:3的60%序列同一性。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还包含至少第三基因突变,所述第三基因突变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哈斯A赫克T比尔特W克劳蒂尔K法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