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冷却系统和设计用于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722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1),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换热器(14)热交换元件,所述热交换元件设计为允许待冷却的流体和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所述冷却系统把包括所述空气流的入口、所述空气流的出口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封装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密封结构,以避免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空气泄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冷却系统(1)设计为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上,所述支撑件(10)在冷却系统(1)的组装位置中,其形成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辆冷却系统和设计用于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和一种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并设计用于所述冷却系统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
技术介绍
通常,冷却系统用在机动车辆中以冷却所述机动车辆运行所需的流体。这种位于机动车辆前部的冷却系统形成所述车辆的前端模块的一部分。在机动车辆的前端,进入车辆的空气流允许与待冷却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允许冷却所述流体。为了允许待冷却的流体和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这种类型的冷却系统包括用于所述空气流的至少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以及包括换热器的热交换元件,所述热交换元件定位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作为一般规则,进入机动车辆的空气对所述车辆的阻力系数产生负面影响。所述阻力系数实际上与进入机动车辆的空气量成比例,所述空气量必须受到限制以优化所述车辆的能量消耗。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壳体,使得可以在所述冷却系统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并且这样做,以便优化所述冷却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流与要借助所述冷却系统冷却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做法是组装已封装的冷却系统,并在该组装之后将所述冷却系统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中。实际上,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中组装冷却系统包括将所述冷却系统固定到所述车辆的所述前端模块的支撑件上。作为一般规则,这种支撑件包括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和侧向立柱,其一起形成框架。前端模块的所述支撑件通常使用坚固材料生产,诸如钢或任何塑料材料,其设计成符合关于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前端碰撞的机动车安全法规中的强制标准。可选地,现有技术中还已知由一种混合材料制成的机动车辆前端模块的支撑件,所述混合材料包括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部件和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增强件。然而,这种支撑结构显示了机动车辆中不可忽视的重量。考虑到能量消耗并且为了不断优化机动车辆中各种元件的运行,在符合关于机动车辆安全的法规的情况下,必要的是,改善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的设计以及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所述支撑件的冷却系统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弥补上述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标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换热器的热交换元件,其设计为允许待冷却的流体和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所述空气流的入口、所述空气流的出口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封装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密封结构,以避免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空气泄漏,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设计为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上,在冷却系统的组装位置中,所述支撑件形成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包括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和两个侧向立柱,其一起形成框架,其中所述框架设计为在冷却系统组装位置中形成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包括塑料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冷却系统包括移动襟翼的至少一个结构,其中移动襟翼的至少一个结构确保了空气入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冷却系统包括定位在帽上的风扇,其中所述风扇确保空气出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标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其包括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标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其设计为用于冷却系统。在阅读本说明书时,将酌情出现其他目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考附图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目标和特征及其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的目的是充分地、清楚地、完整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特别是借助于示例,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认为是对下文所述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帽”用于指代风扇的固定装置。帽,也称为“护罩”,是一种设计用于定位风扇的结构,并包括开口,该开口基本上与所述风扇的旋转元件的端部重合。作为一般规则,在机动车辆中,前端模块是结构元件,其用于容纳所述机动车辆最佳运行所必须的多个装置,例如前灯和冷却系统。在完成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生产时,所述模块可以直接组装在所述机动车辆上,特别与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元件组装,例如侧杆。前端模块也可以通过与前保险杠或挡泥板组装而安装在机动车辆上。众所周知,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车辆运行所必需的装置的支撑件和保险杠梁,使得可以在前端碰撞的情况下保护所述装置。作为一般规则,前端模块的支撑件包括底部横梁、用于所述底部横梁的侧向立柱、位于横向立柱顶部的顶部横梁以及可能的固定到顶部横梁和/或侧立柱的端部的加强臂。前端模块的这种支撑件可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不同部分。例如,在前端模块的支撑件由钢元件组成的情况下。或者,前端模块的支撑件可以使用合适的塑料材料获得,该塑料材料是根据模塑方法生产的。另外已知的做法是使用包括两种材料的前端模块支撑件,其中基本结构包括塑料材料,并且其中增强件包括金属材料。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1的分解图。冷却系统1包括形成主元件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其目的是接收和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冷却系统1的辅助元件。支撑件10包括顶部横梁21、底部横梁22和两个侧向立柱23、24。支撑件10设计为接收固定冷却系统1所需的元件并允许其固定。出于说明的原因,图1中示出了一些元件,例如冷凝器11、具有顶部移动襟翼12的结构、具有底部移动襟翼13的结构。冷却系统1包括空气/空气或空气/水热交换器14,其中的热交换发生于待冷却的第一流体和流过根据图1的冷却系统1的空气流之间。根据图1的冷却系统1还包括散热器15和风扇16,两者都定位在帽17上。此外,冷却系统1可以具有密封元件,例如盖子18。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风扇16可以定位在帽17上,并且散热器15可以直接固定到支撑件10上。如图1所示的冷却系统1允许将各种元件11至18固定到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上,以一起形成封装的冷却系统。因此,借助于元件11至18的组装,冷却系统1设置有壳体,即支撑件10,其包括密封结构,使得可以将冷却系统1的所有部分封装在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之间,该空气入口由顶部和底部移动襟翼结构12、13形成,该空气出口由风扇16形成。这样一来,接近元件11至18中的任何元件(例如通过移除支撑件10的顶部横梁)以及更换它(在劣化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容易,而不必操纵其他元件11至18。换句话说,各种元件11至18是可拆卸地、且彼此独立地安装在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上。上述措施的效果在于,根据图1的冷却系统1设置有密封的壳体或外壳,更具体地,壳体由支撑件10的壁,即顶部横梁21、底部横梁22和侧向立柱23、24形成,其提供的密封结构,使得可以避免所述冷却系统1的空气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空气泄漏。底部横梁22和横向立柱23、24形成单个零件部分,也就是说,在不损坏组件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它们分开,或者换句话说,这些元件之间存在材料的连续性,而顶部横梁21可拆卸地固定到支撑件10的其他壁,或者换句话说,可以将顶部横梁21与支撑件10的其他壁分开而不损坏组件。壳体或密封结构由冷却系统1的各种元件形成,这些元件被设计为一起形成密封的外壳或结构。因此,进入冷却系统1的所有空气用于交换热量,从而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1),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换热器(14)的热交换元件,所述热交换元件设计为允许待冷却的流体和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所述空气流的入口、所述空气流的出口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封装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密封结构,以避免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空气泄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1)设计为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上,在冷却系统(1)的组装位置中,所述支撑件(10)形成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9 FR 16519761.一种机动车辆的冷却系统(1),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换热器(14)的热交换元件,所述热交换元件设计为允许待冷却的流体和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所述空气流的入口、所述空气流的出口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封装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密封结构,以避免所述空气流的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空气泄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1)设计为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上,在冷却系统(1)的组装位置中,所述支撑件(10)形成所述密封结构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1),其中机动车辆的前端模块的支撑件(10)包括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和两个侧向立柱,其一起形成框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P赫尔勒姆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