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652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中心轴、第一空心轴、第二空心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跛行回家模块以及齿圈。中心轴用以输入发动机动力,中心轴的尾端设有后排行星架,中心轴的前端设有中心轴齿轮,中心轴齿轮前端设置有总输入齿轮,总输入齿轮与发动机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双电机采用平行轴布置方式,减少动力系统的轴向尺寸,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占用空间,应用范围广;采用跛行回家模块可在电驱动系统失效的情况,跛行回家,避免拖车;通过设计双行星排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提高发动机直接驱动整车运行的使用概率,使动力系统系统的传动效率更高,降低系统的燃油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多自由度的特点,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多利用两个电机来限制其自由度。通过两个电机分别对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完全解耦,使发动机工作点可以自由控制,实现无级变速,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燃油经济性。目前市场上多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星轮系进行组合,虽然采用多个行星轮系使得混动力系统结构组合更加自由,但也造成混动系统构型复杂多样,并增加系统内功率流向以及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具有以下缺点:1、两个驱动电机的最高转速较低,峰值扭矩较大,电机成本高;2、同轴布置方案造成动力系统轴向长度较大,对布置空间要求高,车型适应性差;3、目前的系统纯电驱动模式档位单一,适应的工况少;4、目前系统车型适配性较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从而克服现有两驱电机最高转速低和成本高、同轴布置使总成轴向长度大和布置空间要求高及车型适配性差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中心轴、第一空心轴、第二空心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跛行回家模块以及齿圈。中心轴用以输入发动机动力,中心轴的尾端设有后排行星架,中心轴的前端设有中心轴齿轮,中心轴齿轮前端设置有总输入齿轮,总输入齿轮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空心轴套装在中心轴上,第一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后排太阳轮,后排太阳轮与后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二空心轴套装在第一空心轴上,第二空心轴的后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前排行星架,第二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前排太阳轮,前排太阳轮与前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一电机与后排太阳轮通过减速装置和第一空心轴连接,第二电机与前排太阳轮通过减速装置和第二空心轴连接;跛行回家模块包括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总输入齿轮与中心轴齿轮或总输入齿轮与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通过齿轮套切换连接,跛行回家模块连接到第二空心轴;以及齿圈与前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和后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齿圈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用以输出混合动力到车桥。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平行布置在中心轴的两侧。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集成在壳体内,输出轴伸出壳体的后端,壳体的前端伸出有输入轴,输入轴的外端用来与发动机的曲轴通过离合器或柔性盘连接。优选地,壳体只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密封。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采用高速低扭矩永磁同步电机,最高转速不低于15000rp。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双电机采用平行轴布置,且分别通过减速机构与不同的行星排太阳轮连接,能大幅减少动力系统的轴向长度,减少动力系统的布置空间,提高动力系统对不同车型的适用范围;采用跛行回家模块可在电驱动系统失效的情况,跛行回家,避免拖车;通过设计双行星排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提高发动机直接驱动整车运行的使用概率,使动力系统系统的传动效率更高,降低系统的燃油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采用柔性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201-柔性盘,202-离合器,3-齿轮套,4-跛行回家模块,5-第一电机,6-第一空心轴,7-第二空心轴,8-齿圈,9-车桥,10-后排太阳轮,11-后排行星架,12-前排行星架,13-前排太阳轮,14-第二电机,15-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16-中心轴齿轮,17-总输入齿轮,18-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用于输入发动机1动力的中心轴18,中心轴18的尾端设有后排行星架11,中心轴18的前端设有中心轴齿轮16,中心轴齿轮16前端设置有总输入齿轮17,总输入齿轮17与发动机1连接;第一空心轴6套装在中心轴18上,第一空心轴6的后端设有后排太阳轮10,后排太阳轮10与后排行星架11的行星轮啮合;第二空心轴7套装在第一空心轴6上,第二空心轴7的后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前排行星架12,第二空心轴7的后端设有前排太阳轮13,前排太阳轮13与前排行星架12的行星轮啮合;第一电机5与后排太阳轮10通过减速装置和第一空心轴6连接,第二电机14与前排太阳轮13通过减速装置和第二空心轴7连接;跛行回家模块4包括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15,总输入齿轮17与中心轴齿轮16或总输入齿轮17与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15通过齿轮套3切换连接,跛行回家模块4连接到第二空心轴7;以及齿圈8与前排行星架12的行星轮和后排行星架11的行星轮啮合,齿圈8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用来输出混合动力到车桥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4平行布置在中心轴18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4集成在壳体内,输出轴伸出壳体的后端,壳体的前端伸出有输入轴,输入轴的外端用来与发动机1的曲轴通过柔性盘201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4集成在壳体内,输出轴伸出壳体的后端,壳体的前端伸出有输入轴,输入轴的外端用来与发动机1的曲轴通过离合器202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壳体只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密封。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4采用高速低扭矩永磁同步电机,最高转速不低于15000rp。上述方案中,双电机采用平行轴布置,且分别通过减速机构与不同的行星排太阳轮连接,能大幅减少动力系统的轴向长度,减少动力系统的布置空间,提高动力系统对不同车型的适用范围,扩大适配车型范围。采用跛行回家模块可在电驱动系统失效的情况,跛行回家,避免拖车,其过程:齿轮套3将总输入齿轮17与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15连接,发动机1输出的动力经过跛行回家模块增扭后驱动车桥9。此外,当齿轮套3将总输入齿轮17与中心轴齿轮16连接时,实现发动机1与第二电机14共同驱动。综上,本技术的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双电机分别通过减速机构与不同的行星排太阳轮连接,能大幅减少动力系统的轴向长度,减少动力系统的布置空间,提高动力系统对不同车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设计双行星排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提高发动机直接驱动整车运行的使用概率,使动力系统系统的传动效率更高,降低系统的燃油消耗;采用跛行回家模块可在电驱动系统失效的情况,跛行回家,避免拖车。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其用以输入发动机动力,所述中心轴的尾端设有后排行星架,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设有中心轴齿轮,所述中心轴齿轮前端设置有总输入齿轮,所述总输入齿轮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空心轴,其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第一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后排太阳轮,所述后排太阳轮与所述后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二空心轴,其套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所述第二空心轴的后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前排行星架,所述第二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前排太阳轮,所述前排太阳轮与所述前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后排太阳轮通过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一空心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前排太阳轮通过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二空心轴连接;跛行回家模块,其包括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所述总输入齿轮与所述中心轴齿轮或所述总输入齿轮与所述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通过齿轮套切换连接,所述跛行回家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空心轴;以及齿圈,其与所述前排行星架的所述行星轮和所述后排行星架的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齿圈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用以输出混合动力到车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4 CN 20171099769631.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其用以输入发动机动力,所述中心轴的尾端设有后排行星架,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设有中心轴齿轮,所述中心轴齿轮前端设置有总输入齿轮,所述总输入齿轮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空心轴,其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第一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后排太阳轮,所述后排太阳轮与所述后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二空心轴,其套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所述第二空心轴的后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前排行星架,所述第二空心轴的后端设有前排太阳轮,所述前排太阳轮与所述前排行星架的行星轮啮合;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后排太阳轮通过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一空心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前排太阳轮通过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第二空心轴连接;跛行回家模块,其包括跛行回家模块齿轮组,所述总输入齿轮与所述中心轴齿轮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华唐生态黎晓佳马超邓玉胜谭长珅王武先林志强毛正松张松陈涛吴苾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