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气缸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气缸盖。
技术介绍
已知使从燃烧室延伸出来的排气口在气缸盖内汇集的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该气缸盖结构在使从燃烧室延伸出来的一对排气口在与气缸轴正交的平面上汇集为1个排气口之后,使与所有气缸连通的排气口在集合部汇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1-1158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内燃机的气缸盖结构中,使与燃烧室连通的一对分支口并排在一个平面上并汇集为1个排气口,使与各气缸对应的排气口并排在一个平面上并在集合部汇集。因此,从燃烧室至最下游的集合部的排气口的截面的变化大,流经排气口的废气的通气阻力随着截面的变化而变大。而且,在从气缸轴向观看排气口的情况下,按每个气缸设置的排气口的宽度大于排气口的高度,因此,将在集合部的上游侧相邻的排气口汇集的排气口集合部(以下称为集合口)的宽度变大。从而,从各气缸的排气口流向集合口的废气早早地合流,各气缸的废气容易发生干扰,有可能使通气阻力进一步变大而不能顺利地排出废气。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作为在气缸盖的侧面开口的排气口的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其设置在具有并排排列成一列的多个气缸的内燃机的气缸体的上部,在上述气缸盖形成有从上述多个气缸排出废气的排气通路,上述气缸盖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通路包含:第1排气通路和第2排气通路,其与每个上述气缸连通;第1集合通路,其设置在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侧,使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按每个上述气缸汇集;第2集合通路,其设置在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下游侧,使上述第1集合通路汇集;以及废气出口,其连接上述第2集合通路,将废气从上述气缸盖向外部排出,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形成为在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上游部中在上述气缸的轴线方向上重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6 JP 2017-1045951.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其设置在具有并排排列成一列的多个气缸的内燃机的气缸体的上部,在上述气缸盖形成有从上述多个气缸排出废气的排气通路,上述气缸盖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气通路包含:第1排气通路和第2排气通路,其与每个上述气缸连通;第1集合通路,其设置在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侧,使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按每个上述气缸汇集;第2集合通路,其设置在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下游侧,使上述第1集合通路汇集;以及废气出口,其连接上述第2集合通路,将废气从上述气缸盖向外部排出,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形成为在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上游部中在上述气缸的轴线方向上重叠并且每个排气通路的截面由2个圆形截面变为1个纵长截面,与上述第2集合通路连通的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下游部形成为纵长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上述第1排气通路和上述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部在上述气缸的轴线方向上重叠形成的1个纵长截面以及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纵长截面是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圆。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气缸盖,在从上述气缸的轴线方向观看的情况下,上述第1集合通路的横向宽度形成为与上述第1排气通路的下游部的横向宽度或上述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部的横向宽度相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