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5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安装在间隔一段距离且纵向设置的钢柱间,其特征在于:    可调节式钢梁由数段中空的钢梁及连接钢梁组成,各钢梁一端与对应的钢柱固定;    该连接钢梁,其一端设置在其中一钢梁的通孔内,使部份连接钢梁凸伸在钢梁外侧;    连接钢梁的另一端设于另一个相对钢梁内部;    于连接钢梁外部与各钢梁之间以焊接固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适用于地下室开挖的逆打式施工法,借助直立的钢柱设于岩盘或基桩上当作支撑柱,于地下室开挖后两钢柱间设置可调节式的钢梁,令钢柱及可调节式的钢梁当作开挖后的永久支撑,以可调节式的钢梁设置于相对的钢柱之间,可达到吸收两钢柱间所产生误差,以达到节省工时与成本目的。
技术介绍
为了使建筑物稳定,一般于建造时必需先由地面处朝下开挖,使建筑物稳定于基础上,不易倾倒,并尽量使开挖出的土方重量与建筑物的预计重量相当,以减少建筑物对周围土壤压力的影响,同时地下室亦可供各种用途使用,一般常见用于停车场。于建筑工程上,地下室开挖一般常见使用顺打或逆打两种工法,顺打工法工期较长,一般先于建筑工地上朝下打入数支中间柱,以数支中间柱当作建筑物的纵向支撑,于进行开挖之后,再分段使用临时支撑固定,如此依序进行,待开挖至预定深度后,先施做基础再由下向上依序完成结构体并拆除中间柱及临时支撑,其中间柱及临时支撑的设置为重工,不但增加成本也使工程进行缓慢。逆打工法常见于为缩短工期时使用,以地面下及地面上同时双向施工以加快工程的进行,一般先于建筑工地上朝下打入数支钢柱,以数支钢柱当作建筑物的纵向支撑,于进行开挖之后,再分段以传统钢筋混凝土工程,分别于各钢柱上、钢柱间设置的RC梁及楼版,绑扎钢筋并封模灌注混凝土以当作水平的支撑,但是,上述施工方式于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下的缺点,有待改进 传统钢筋混凝土工程须于现场绑扎钢筋及铺设模板,但因施工现场为未开挖完成的地底下,现场环境不佳,施工不易且易影响施工品质,且大面积的灌浆,须待混凝土强度到达规范时才可继续下一楼层的开挖,不但工种繁多且难以掌控,易造成进度的延迟,有耗费工时的缺点。若不使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的逆打工法,改采钢构造逆打,则因钢柱为由地面上直接打入地底下,其钢柱间的距离难以掌控,而钢构造又需很精准的定位,无法像传统钢筋混凝土可依现场状况做变更,故无法事先制造,须待开挖后,量测每一钢梁的长度再量身定做,不但增加成本更延长了工期,无法收到缩短工期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前述现有结构于实际使用上仍然有其缺点存在而予以重新设计,主要是设计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主要于地下室开挖后可当作永久支撑的结构或用于钢构化的逆打工法,其可调节式的钢梁可达到吸收两钢柱间的误差,以节省工时与成本。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包括有数支纵向设置的钢柱,各钢柱底部分别固设于岩盘或基桩上,当地下室开挖后,于相对设置的两钢柱之间设置可调节式的钢梁,可调节式的钢梁由数段钢梁及连接钢梁组成,其钢梁及连接钢梁的连接处外部可焊接钢板固结,以当作地下室于开挖后的永久支撑,并可达到吸收两钢柱间的误差,以达到节省工时与成本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结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于施工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于施工中的平面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钢柱12岩盘20钢梁22通孔24凸耳26孔28螺丝30连接钢梁40钢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请参阅图1至图4中所示,包括有;主要使用于地下室的逆打施工法或顺打施工法以永久性结构取代临时性支撑,以数支以间隔预定距离的纵向设置的钢柱10,各钢柱10底部分别固设于地面下的岩盘12或基桩上,各钢柱10可当作地下室开挖后的永久支撑;于相对的钢柱10间设置有可调节式的钢梁,可调节式的钢梁由数段中空的钢梁20及连接钢梁30组成,于钢柱10内侧设有数个螺栓孔,各中空的钢梁20内部分别形成具方形的通孔22,各中空的钢梁20于相对各钢柱10的一端部分别凸伸有凸耳24,该孔24为长形孔,以供调整高、低时微调使用,凸耳24上具有数个孔26,可借助螺丝28分别穿入数个孔26并螺合于钢柱10内侧的螺栓孔内,因螺栓孔数量大于凸耳24上的孔26数,可于调整高、低时使用;一可置入其中一钢梁20内部的通孔22且呈中空状的连接钢梁30,其二端可分别置入二端两个钢梁20的通孔22内,并使部份的连接钢梁30由钢梁20端处凸伸,使用时,可借助连接钢梁30的一端穿入另个相对钢梁20内部,再于连接钢梁30外部与各钢梁20之间焊接钢版40予以固定。通过上述结构组合后于使用时(如图4、图5中所示),本技术中所欲达成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预先将数支钢柱10分别固设于岩盘12或基桩上,当地下室于开挖之后,于相对设置的两钢柱10之间可设置可调节式的钢梁当作横向支撑,再于可调节式的钢梁连接处的外部焊接钢版40,可当作地下室于开挖后的永久支撑,并达到吸收两钢柱10之间误差的目的,以达到节省工时与成本的目的。因此,本技术以相当简单的结构型态下,达到节省工时与成本的目的,实为一种创新且实用的专利技术创造。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安装在间隔一段距离且纵向设置的钢柱间,其特征在于可调节式钢梁由数段中空的钢梁及连接钢梁组成,各钢梁一端与对应的钢柱固定;该连接钢梁,其一端设置在其中一钢梁的通孔内,使部份连接钢梁凸伸在钢梁外侧;连接钢梁的另一端设于另一个相对钢梁内部;于连接钢梁外部与各钢梁之间以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其特征在于,各中空的钢梁于相对各钢柱的一端部分别凸伸有凸耳,凸耳上具有数个通孔,借助数个螺丝穿入各通孔,并螺合于钢柱内侧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其特征在于,于各中空钢梁内部的通孔呈方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钢梁呈中空状。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梁及连接钢梁的连接处外部焊接有钢板以固结钢梁及连接钢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可调式钢梁,包括有数支纵向设置的钢柱,各支钢柱底部分别固设于岩盘或基桩上,当地下室开挖后,于相对设置的两钢柱间设置可调节式的钢梁当作横向连接及支撑,可调节式的钢梁由数段钢梁及连接钢梁组成,其钢梁及连接钢梁的连接处外部可焊接钢板固结,用以当作地下室开挖后的永久支撑,以可调节式的钢梁设置于相对的钢柱之间,可达到吸收两钢柱间产生误差的目的,以节省工时与成本。文档编号E04B1/24GK2670467SQ200320100918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尹衍樑, 尹衍 申请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