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898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18
本申请涉及一种梁柱接头,包含:中空矩形钢框体,包含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三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一轴线,所述第二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四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二轴线;以及多个H型钢结构,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每一者分别固接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的外表面上。或所述第四侧壁的外表面上。或所述第四侧壁的外表面上。

Beam column joi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柱接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梁柱接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中空矩形钢框体,且中空矩形钢 框体的侧面固接有H型钢结构的梁柱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现场浇置的钢筋混凝土(RC)建筑物构筑方式需等待建筑物每一层混凝土的强 度到达预定强度后方能逐层向上施工,耗费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需有大量工人于施工 现场捆扎、组模及灌浆等流程,因此施工质量掌控不易,易受到工人素质及气候影响。
[0003]相较之下,钢骨钢筋混泥土(SRC)建筑物构筑方式可大幅减少工程时间,然而,如果 全部结构梁与结构柱皆采用钢骨结构,将耗费大量钢材,提高建置成本。为解决上述问 题,结合混凝土预铸结构和钢骨结构的工法应运而生。在操作上,工作人员在工厂预先 完成钢筋混凝土预铸柱并运送到建筑现场吊装,再于建筑现场接合钢骨梁柱接头,并于 钢骨梁柱接头处接合钢梁,以节省钢材并降低建置成本及时间。
[0004]然而,建筑物在设计之时,因应基地形状的限制与所需空间规划方式的需求,钢骨 梁的中央轴线未必与梁柱接头区域的水平中央轴线对准,而将形成偏心梁的结构形式。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钢构梁柱接头结构,能够快速与预铸柱接合,并能够为建筑设计在 结构体上提供弹性化的非对称梁(或可称偏心梁)的梁柱接头设计,从而提供充分的空间 利用且提供充分强度及耐震度,实为业界所长久企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梁柱接头,包含:中空矩形钢框体,包含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 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壁与 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三侧壁在长度 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一轴线,所述第二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四侧 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二轴线;以及多个H型钢结构,所述多个H型钢结 构每一者分别固接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的 外表面上。
[0006]在本申请提供的梁柱接头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的腹板包括一行沿 高度方向排列的孔洞,所述梁柱接头更包括:第一主螺旋箍筋,其经由所述孔洞,穿越 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的腹板,并设置于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的上下翼板之间;以及多 个第一副螺旋箍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螺旋箍筋的周缘并与所述第一主螺旋箍筋部分重 叠;其中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位于所述第一主螺旋箍筋中,且所述多个第一副螺旋箍筋 位于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的外侧。
[000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得以提供一种能够与预铸柱体(或传统工法浇筑的柱体)快 速结合的梁柱接头,而形成完整的梁柱接头结构。
[0008]此外,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得以提供一种能够具有非对称梁柱接头结构的建筑 结构体,以有利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弹性及有效运用。
附图说明
[0009]以下所描述的附图仅是出于示范性目的,并非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10]图1展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示意图。
[0011]图1B展示依据本申请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示意图。
[0012]图2到7是展示依据本申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与预铸柱结构体接合,并经 浇置混凝土后完成完整的梁柱接头结构的过程的示意图。
[0013]图8展示依据本申请又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示意图。
[0014]图9展示依据本申请又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示意图。
[0015]图10至图12是展示图9梁柱结头与图4所示之预铸柱结构体接合,并经浇置混凝 土后完成完整之梁柱接头结构之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将参照图式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多种实施例。应注意的是, 本案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用于例示本公开的一种具体方面,并非限制本案所请公开的 范围。
[0017]图1A展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如图1A所示,梁柱接头1具有中空 矩形钢框体10,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以及第 四侧壁14所组成,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三侧壁13相对设置,且第二侧壁12与第四侧 壁14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1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与第三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 中央位置共同界定第一轴线X1,而第二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与第四侧壁在长 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则共同界定第二轴线X2。
[0018]如图1A所示,梁柱接头1另具有多个H型钢结构21、22、23及24。H型钢结构 21、22、23及24中的每一个分别由上翼板A1、下翼板A2及腹板A3组成。又,多个 H型钢结构21、22、23及24中的每一个分别固接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 壁13,及第四侧壁14的外表面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H型钢结构21、22、23 及24中的每一个的长度方向上轴线分别对准所固接于其上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 第三侧壁13,及所述第四侧壁14的第一轴线X1或第二轴线X2,并呈现H型钢结构21 与H型钢结构23相对于中央矩形钢框体10对称布置的型态,以及H型钢结构22与H 型钢结构24相对于中央矩形钢框体10对称布置的型态。
[0019]然而,本申请并不限定在H型钢结构的长度方向上轴线必须与第一轴线X1或所述 第二轴线X2对齐。如图1B所示的依据本申请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梁柱接头,其中在H 型钢结构21、22、23及24的长度方向上轴线均未与第一轴线X1或第二轴线X2对齐。 在本申请中,附接到矩形钢框体10的H型钢结构中的每一个是否与第一轴线X1或第 二轴线X2对齐,视实际空间设计及结构设计的需要而定。然而,在H型钢结构附接到 中央矩形钢框体10的侧壁时不与所述一侧的中央轴线对齐的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结 构的翼板部分A1或A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边侧,距离中央矩形钢框体10的侧壁(例 如在图1B中的第一侧壁),应具有至少大于10厘米的范围的距离D1。
[0020]在图1A及1B所公开的梁柱接头中,进一步包含固定于接近中空矩形钢框体10中 的顶部位置处的第一钢板15,以及固定于接近中空矩形钢框体10中的底部位置处的第 二钢板16。第一钢板15及第二钢板16分别于其各自中心处包括通孔17于其中,且所 述第一钢
板及所述第二钢板的四个角落位置均形成缺口18,所述缺口18用以从第一钢 板15的中心处的通孔17中浇置混凝土时,使在中空矩形钢框体10中的空气能够从缺 口18处顺利排出,以免混凝土浇置成形后的质量不佳。
[0021]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中空矩形钢框体10的各侧壁上,某些侧壁设有H型钢 结构,其它侧壁则不具有H型钢结构。举例来说,H型钢结构可依据需要设置于第一侧 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及第四侧壁14中的每一个或仅设置于部分的侧壁 上。如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所展示,中空矩形框体10的第一侧壁11并不具有H型钢 结构,而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及第四侧壁14则分别设置有H型钢结构22、23 及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接头,其包含:中空矩形钢框体,包含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三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一轴线,所述第二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四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界定第二轴线;及多个H型钢结构,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每一者分别固接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接头,其中所述多个H型钢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未与所述第一轴线或所述第二轴线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梁柱接头,其中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的周缘不具有任何箍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梁柱接头,其更包含第一钢板固定于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中,接近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的顶部位置处,以及第二钢板固定于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中,接近所述中空矩形钢框体的底部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柱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钢板及所述第二钢板各自包含多个穿孔于其中,所述第一钢板的多个穿孔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多个穿孔大致对齐,以供钢筋穿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柱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钢板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王瑞祯陈智轩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