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78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包括机架、上转鼓和下转鼓,上、下转鼓两端分别键连接斜齿轮作为同步齿轮,并实现啮合;下转鼓的传动侧还键连接有副齿轮与上转鼓的同步齿轮反向啮合,用于消除反转间隙;上、下转鼓操作侧的轴外围,均套设推力轴承,推力轴承通过圆套向机架传递轴向力;上转鼓设置轴向调整机构,由马达驱动、齿轮传动,以螺套丝杠副的原理带动圆套和上转鼓轴向移动,进而借助斜齿轮带动上、下转鼓转动,来调整侧隙。上述飞剪,其同步齿轮安装调整时,无需复杂的油泵油管,可节约装配时间和成本;可实现侧隙调整,不用拆下剪刃;操作侧和传动侧都有斜齿轮传递剪切扭矩,设备受力情况更平衡。

Variable speed flying shear with adjustable blade clearance 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n-circular speed flying shear which can adjust the clearance of the cutting edge on-line, including a frame, an upper drum and a lower drum. The upper and lower drums are respectively keyed to connect helical gears as synchronous gears to achieve meshing; the driving side of the lower drum is keyed to connect the reverse meshing of a pair of gears with the synchronous gear of the upper drum for eliminating the reverse meshing. Clearance; Outside the axl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rum operating side, there are thrust bearings, which transmit the axial force to the frame through the sleeve; The upper drum is equipped with an axial adjusting mechanism driven by motor and gear, which drives the sleeve and the upper drum to move axial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crew pair, and then drives the upper and lower drums to rotate axially by helical gears. The drum is turned to adjust the backlash. When the synchronous gear of the flying shear is installed and adjusted, the time and cost of assembly can be saved without complicated oil pump tubing; the backlash can be adjusted without removing the cutting edge; the shear torque can be transmitted by helical gears on the operation side and the transmission side, and the force on the equipment is more bal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
本技术涉及带钢生产的滚筒式飞剪,具体的是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
技术介绍
滚筒式飞剪,可用于热轧中间坯切除头尾,便于精轧机咬入及卷取时避免出现鱼尾,适于连续生产。一种典型的滚筒式飞剪是在机架上设置上转鼓和下转鼓,上、下转鼓周面分别设置有上剪刃和下剪刃。转鼓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由电机经变速箱减速后带动转鼓转动,当上、下剪刃转至接触位置时,可将行走的中间坯挤压切断。异周速飞剪是滚筒式飞剪的一种,其特点是上转鼓直径大于下转鼓,因此上、下转鼓的转动线速度也不相同。现有的异周速飞剪,其上、下转鼓的同步齿轮,是采用直齿轮传动,直齿轮与转鼓安装面为1/30锥度的锥面,采用无键过盈的连接方式。安装时需要用专门的高压泵、高压油管通过转鼓内油孔向齿轮内锥面的油槽充油胀开,再利用安装在齿轮端面的液压螺母,使同步齿轮分别作轴向运动,阶段性的多次运动推进后,同步齿轮才安装到位。后续还需对齿轮的啮合进行调整,使传动侧同步齿轮采用正向啮合,用于传递剪切扭矩;操作侧同步齿轮采用反向啮合,用于消除转鼓反向运转间隙。上述结构的飞剪存在以下缺点:飞剪须配备安装同步齿轮的高压泵、液压螺母及液压螺母专用泵,价格昂贵;为加工转鼓及同步齿轮的配合锥面,需配备专用的工装模板,同步齿轮内锥面还需加工油槽,加工制作难度较大;飞剪仅通过传动侧同步齿轮传递剪切扭矩,受力状况不佳,导致传动侧所需齿宽较大,相应转鼓长度较长,设备重量大;剪刃侧隙只能采用离线调整的方法,即需停机拆卸剪刃后调整侧隙,再装上剪刃,操作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调整剪刃侧隙时,不用拆下剪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包括机架、上转鼓和下转鼓,所述上转鼓和下转鼓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上转鼓和下转鼓的操作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并实现啮合,上转鼓和下转鼓的传动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同步齿轮,并实现啮合;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均为斜齿轮,且上转鼓的第一同步齿轮和第二同步齿轮的斜齿轮旋向相同,转鼓用于安装同步齿轮的安装面均为圆柱面,且斜齿轮与所述圆柱面键连接,所述下转鼓的传动侧还键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为斜齿轮,且与上转鼓的第二同步齿轮反向啮合;上转鼓和下转鼓操作侧的轴外围,均套设有至少两只推力轴承,上转鼓和下转鼓均设置有圆套、轴承端盖和外端盖,所述圆套套设在推力轴承的外围,圆套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凸台,所述凸台卡设在所述两只推力轴承端面之间,所述两只推力轴承的一端抵紧所述轴承端盖,两只推力轴承的另一端抵紧转鼓的轴肩位置,所述轴承端盖与转鼓的轴连接,所述外端盖位于转鼓的轴端部,且与机架连接,上转鼓的圆套远离凸台的一端与其外端盖具有预设间隙,下转鼓的圆套远离凸台的一端与其外端盖抵紧;还包括轴向调整机构,所述轴向调整机构包括马达、减速器、第一调整齿轮和第二调整齿轮,所述马达与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调整齿轮,第一调整齿轮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二调整齿轮内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上转鼓的圆套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内周面的螺纹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轴向调整指示结构,所述轴向调整指示结构包括指针、主链轮和副链轮,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端传动连接所述主链轮,所述主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副链轮,所述副链轮通过轴连接所述指针,且该轴转动配合的安装在机架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销和锁止套,所述锁止套安装在机架上,锁止套设置有通孔,所述锁止销形状与锁止套的通孔适配;锁止销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锁止销端部设置有扁头,所述锁止套还设置有转动配合的锁定扳手,且锁定扳手的转轴轴向平行于锁止销长度延伸方向;当锁止销插入锁止套的通孔中,且锁定扳手绕轴转动卡入所述第一开槽中时,所述扁头卡入所述第一调整齿轮的齿槽中;当锁止销从锁止套的通孔拔出,且锁定扳手绕轴转动卡入所述第二开槽中时,所述扁头脱离所述第一调整齿轮的齿槽。进一步的,所述机架还连接有挡块,且挡块位于上转鼓的圆套外围,所述上转鼓的圆套外壁设置有突出的调节限位块,所述调节限位块位于挡块与上转鼓的外端盖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其转鼓的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同步齿轮,均是圆柱面通过键连接斜齿轮,安装调整时,无需复杂的油泵油管及液压螺母,可节约制造成本;设置有轴向调整机构,可以推动上转鼓发生轴向运动,由于上、下转鼓的同步齿轮为斜齿轮,上述轴向运动会带动转鼓发生转动,实现侧隙调整,不用拆下剪刃;操作侧和传动侧都有正向啮合的斜齿轮传递剪切扭矩,设备受力情况更平衡,有利于剪切时设备保持刚性,而且在同等扭矩条件下,采用双侧传递扭矩的方式,每侧齿宽均可减薄,减轻设备重量,有助于降低成本。优选方式中,还设置有调节限位块用于限定转鼓轴向调整的极限位置,设置有指示结构用于直观显示轴向调整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的示意图;图2图1实施例轴向调整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图1实施例传动侧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本技术涉及的锁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机架1、轴向调整机构2、马达21、减速器22、第一调整齿轮23、第二调整齿轮24、传动侧3、上转鼓41、圆套411、凸台4111、推力轴承412、轴承端盖413、法兰件414、调节限位块415、挡块416、第一同步齿轮42、外端盖421、第二同步齿轮43、副齿轮431、下转鼓44、指针51、副链轮511、主链轮512、锁止销52、扁头521、锁定扳手522、锁止套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包括机架1、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操作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42,并实现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传动侧3分别设置有第二同步齿轮43,并实现啮合;所述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均为斜齿轮,且上转鼓41的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的斜齿轮旋向相同,转鼓用于安装同步齿轮的安装面均为圆柱面,且斜齿轮与所述圆柱面键连接,所述下转鼓44的传动侧3还键连接有副齿轮431,所述副齿轮431为斜齿轮,且与上转鼓41的第二同步齿轮43反向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操作侧的轴外围,均套设有推力轴承412,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均设置有圆套411、轴承端盖413和外端盖421,所述圆套411套设在推力轴承412的外围,圆套411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凸台4111,所述推力轴承412沿轴向阻挡在凸台4111两侧,所述推力轴承412的轴向一端抵紧所述轴承端盖413,推力轴承412的轴向另一端抵紧转鼓的轴肩位置,所述轴承端盖413与转鼓的轴连接,所述外端盖421位于转鼓的轴端部,且与机架1连接,上转鼓41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具有预设间隙,下转鼓44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抵紧;还包括轴向调整机构2,所述轴向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包括机架(1)、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操作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42),并实现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传动侧(3)分别设置有第二同步齿轮(43),并实现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均为斜齿轮,且上转鼓(41)的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的斜齿轮旋向相同,转鼓用于安装同步齿轮的安装面均为圆柱面,且斜齿轮与所述圆柱面键连接,所述下转鼓(44)的传动侧(3)还键连接有副齿轮(431),所述副齿轮(431)为斜齿轮,且与上转鼓(41)的第二同步齿轮(43)反向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操作侧的轴外围,均套设有至少两只推力轴承(412),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均设置有圆套(411)、轴承端盖(413)和外端盖(421),所述圆套(411)套设在推力轴承(412)的外围,圆套(411)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凸台(4111),所述凸台(4111)卡设在所述两只推力轴承(412)端面之间,所述两只推力轴承(412)的一端抵紧所述轴承端盖(413),两只推力轴承(412)的另一端抵紧转鼓的轴肩位置,所述轴承端盖(413)与转鼓的轴连接,所述外端盖(421)位于转鼓的轴端部,且与机架(1)连接,上转鼓(41)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具有预设间隙,下转鼓(44)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抵紧;还包括轴向调整机构(2),所述轴向调整机构(2)包括马达(21)、减速器(22)、第一调整齿轮(23)和第二调整齿轮(24),所述马达(21)与减速器(22)传动连接,减速器(2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调整齿轮(23),第一调整齿轮(23)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24)外啮合,所述第二调整齿轮(24)内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上转鼓(41)的圆套(411)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且与所述第二调整齿轮(24)内周面的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在线调整剪刃侧隙的异周速飞剪,包括机架(1)、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操作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42),并实现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的传动侧(3)分别设置有第二同步齿轮(43),并实现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均为斜齿轮,且上转鼓(41)的第一同步齿轮(42)和第二同步齿轮(43)的斜齿轮旋向相同,转鼓用于安装同步齿轮的安装面均为圆柱面,且斜齿轮与所述圆柱面键连接,所述下转鼓(44)的传动侧(3)还键连接有副齿轮(431),所述副齿轮(431)为斜齿轮,且与上转鼓(41)的第二同步齿轮(43)反向啮合;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操作侧的轴外围,均套设有至少两只推力轴承(412),上转鼓(41)和下转鼓(44)均设置有圆套(411)、轴承端盖(413)和外端盖(421),所述圆套(411)套设在推力轴承(412)的外围,圆套(411)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突出的凸台(4111),所述凸台(4111)卡设在所述两只推力轴承(412)端面之间,所述两只推力轴承(412)的一端抵紧所述轴承端盖(413),两只推力轴承(412)的另一端抵紧转鼓的轴肩位置,所述轴承端盖(413)与转鼓的轴连接,所述外端盖(421)位于转鼓的轴端部,且与机架(1)连接,上转鼓(41)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具有预设间隙,下转鼓(44)的圆套(411)远离凸台(4111)的一端与其外端盖(421)抵紧;还包括轴向调整机构(2),所述轴向调整机构(2)包括马达(21)、减速器(22)、第一调整齿轮(23)和第二调整齿轮(24),所述马达(21)与减速器(22)传动连接,减速器(22)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调整齿轮(23),第一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聃杨瑞宇王涛何奕平
申请(专利权)人: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