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非织造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2760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根层;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聚丙烯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抗老化层;再采用粘结纤维在所述根层两侧粘结叠加所述抗老化层,得到培养基初体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非织造布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气流成网技术得到纤维网后,再结合针刺加固技术得到的透气性良好且高强度的非织造布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非织造布培养基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Nonwoven mediu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slurry rigid riparian zo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on-woven fabric culture mediu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bs the mixed fibers into a fiber net by means of air-flow netting, superimposes the fiber net for needling reinforcement, obtains the root layer, combs the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into a fiber net by means of air-flow netting, and superimposes the fiber net for needling reinforcement. The anti-aging layer is obtained, and then the anti-aging layer is bonded and superimpo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ot layer by bonding fibers, and the primary body of the medium is obtained, then the non-woven fabric culture medium is obtained by heating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firstly obtains the fiber mesh through the air forming technology, and then obtains the nonwovens culture medium with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high strength by combining the needle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appli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nonwoven fabric culture Bonded Rigid riparian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织造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水体浆砌滨岸生态修复是水体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现今浆砌滨岸带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指采用植物对人工浆砌的滨岸进行修复的生态环境的技术,具有利于截留暴雨径流等面源污染以及利于提升生态景观的优势。非织造织物具有塑性小,所形成的空隙空间较稳定,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的优势;进而非织造布培养基多用于栽培植物。但是现今非织造布培养基仅能满足平地植物生长的需求,难以满足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滨岸带对培养基强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织造布培养基强度高,能够用于浆砌硬质滨岸带生态修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根层;所述混合纤维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为由包括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根层;所述混合纤维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为由包括纯棉面料、棉纺下脚料、棉纱织造下脚料、粘胶纤维纺纱面料和粘胶纤维织造面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回收得到的纤维,所述第二纤维为由包括纯涤纶、纯麻面料、涤棉面料、涤粘面料、麻纤维纺纱面料和麻纤维织造面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回收得到的纤维;(2)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聚丙烯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抗老化层;(3)采用粘结纤维在所述根层两侧粘结叠加所述抗老化层,得到培养基初体;(4)将所述步骤(3)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混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根层;所述混合纤维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为由包括纯棉面料、棉纺下脚料、棉纱织造下脚料、粘胶纤维纺纱面料和粘胶纤维织造面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回收得到的纤维,所述第二纤维为由包括纯涤纶、纯麻面料、涤棉面料、涤粘面料、麻纤维纺纱面料和麻纤维织造面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回收得到的纤维;(2)采用气流成网的方式将聚丙烯腈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叠加所述纤维网进行针刺加固,得到抗老化层;(3)采用粘结纤维在所述根层两侧粘结叠加所述抗老化层,得到培养基初体;(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培养基初体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非织造布培养基;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时间先后顺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的质量比为(9~1):(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针刺加固的条件参数独立地为:针刺加固频率45~600次/min,针刺密度为20~200刺/cm2,针刺深度为3~20mm。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许秋瑾王萍王成檀伟朱韻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