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46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6:46
设置于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空调壳体(12)、送风机部(26)、具有芯部(161)的冷却器(16)以及将在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向空调壳体外排出的排水口(129)。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S)到排水口的冷凝水的排水路径随着接近排水口而向下方倾斜。车辆用空调单元形成有回流防止肋(126a~126i),该回流防止肋以沿相对于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空调壳体的底面,将冷凝水向排水口引导,兵器防止冷凝水的向送风机部侧的回流。回流防止肋形成于如下的线的下方:该线是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开始连接至芯部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面的下端的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单元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6-33498号,并通过参照将其记载内容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于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包含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单元。该空调单元具备内置送风机的第一壳体、内置冷却器的第二壳体及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管道,并且该空调单元以使管道从第一壳体朝向第二壳体逐渐向下方倾斜的方式设置。此外,该空调单元在管道的底面形成有引导壁,该引导壁是用于防止在第二壳体内从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向第一壳体回流而流入送风机的回流防止部。可是,对于车辆用空调单元,存在设置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且以使空气朝向车辆的后部座位流动的方式构成的空调单元。一般,为了将车室内的空间扩大,这样的空调单元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短且空调单元的底面水平的形态。因此,在对来自送风机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容易积存于空调单元的底面。另外,设置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的空调单元在送风机附近配置冷却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如车辆正在下坡行驶的情况、进行了紧急制动的情况或者进行了急转弯的情况那样对冷凝水施加向车辆前方的加速度时,积存于空调单元的底面的冷凝水回流而容易浸入送风机内。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单元通过在管道的底面形成的引导壁来防止冷凝水的回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252号公报但是,根据专利技术者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单元中,引导壁成为在管道内通过的空气的通风阻力,导致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设置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的空调单元中,兼顾冷凝水的排水性的确保和向送风机部侧的冷凝水的回流防止这两者,而不使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量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设置于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形成使空气朝向车室内流动的空气通路;送风机部,该送风机部将空气向空气通路吹送;冷却器,该冷却器配置于空调壳体内,并且具有对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的芯部;以及排水口,该排水口形成于空调壳体的底面,并且将在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向空调壳体外排出,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到排水口的冷凝水的排水路径随着接近排水口而向下方倾斜,车辆用空调单元形成有回流防止肋,在将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主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时,回流防止肋以沿相对于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空调壳体的底面,将冷凝水向排水口引导,并且防止冷凝水的向送风机部侧的回流,回流防止肋形成于如下的线的下方:该线是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开始连接至芯部的位于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面的下端的线。由此,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到排水口的冷凝水的排水路径随着接近排水口而向下方倾斜。另外,形成有回流防止肋。回流防止肋以沿相对于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空调壳体的底面,将冷凝水向排水口引导,并且防止冷凝水的向送风机部侧的回流。在此,将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主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因此,能够兼顾冷凝水的排水性的确保和向送风机部侧的冷凝水的回流防止这两者。另外,由于回流防止肋形成于如下的线的下方:该线是从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送风机部的边界部开始连接至芯部的位于在空调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面的下端的线,因此能够确保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量。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外观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图2的箭头A方向的向视图,是省略蒸发器以及膨胀阀而表示下壳体的底面的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Q-R-IV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下壳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图2的箭头A方向观察下壳体的底面时的冷凝水的流动的图。图8是表示沿着图3中的IV-Q-R-IV线的剖视图中的冷凝水的流动的图。图9是表示要向送风机部侧回流的冷凝水被形成于空调壳体的底面的回流防止肋拦截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冷凝水积存于图9所示的回流防止肋的情形的右侧视图。图11是表示冷凝水积存于图9所示的回流防止肋的状态的仰视图。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概略剖视图,是与沿着图1中的II-II线的概略剖视图相当的图。图13是表示示出了回流防止肋的截面形状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对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附加相同符号。(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11来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单元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设置于车辆的中央控制台,并且以使空气朝向车辆的后部座位流动的方式构成。为了扩大车室内的空间,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变得较短。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的概略剖视图。在图2中,上下前后的各箭头DR1、DR2表示搭载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车辆的朝向。即,图1的箭头DR1表示车辆上下方向DR1,箭头DR2表示车辆前后方向DR2,后述的图3的箭头DR3表示车辆宽度方向DR3(即,车辆左右方向DR3)。车辆上下方向DR1、车辆前后方向DR2以及车辆宽度方向DR3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如图2所示,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备空调壳体12、膨胀阀14、蒸发器16、加热器芯18、吹出口门22以及送风机部26等。送风机部26是与空调壳体12的空气流上游侧连接并将空气向该空调壳体12内吹出的离心送风机。送风机部26具备:送风机壳体261,该送风机壳体261与空调壳体12连结;离心风扇262,该离心风扇262收容于送风机壳体261内,并且通过旋转而将空气吸入并吹出;以及风扇马达263,该风扇马达263使该离心风扇262旋转。送风机部26通过离心风扇262的旋转而如箭头FLin那样朝向收容于空调壳体12内的蒸发器16送风。空调壳体12是树脂制的部件,与送风机壳体261一起构成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外壳。空调壳体12使左右分割壳体互相嵌合而构成。空调壳体12形成有壳体通路121,该壳体通路121是在该空调壳体12的内侧使空气朝向车室内流动的空气通路。此外,该壳体通路121由设置于空调壳体12内的构造物细分化。即,壳体通路121包含上游侧空气通路122、温风通路123、冷风通路124以及空气混合空间125。上游侧空气通路122在该上游侧空气通路122的空气流上游侧与送风机部26的吹出口连接并在上游侧空气通路122的空气流下游侧与温风通路123及冷风通路124连接。即,温风通路123以及冷风通路124彼此并联地连接于上游侧空气通路122的空气流下游侧。因此,冷风通路124成为使来自上游侧空气通路122的空气绕过温风通路123而流动的迂回空气通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风通路124与温风通路123相比配置于上侧。空气混合空间125是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设置于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所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形成使空气朝向所述车室内流动的空气通路;送风机部(26),该送风机部将所述空气向所述空气通路吹送;冷却器(16),该冷却器配置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具有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进行冷却的芯部(161);以及排水口(129),该排水口形成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120),并且将在所述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向所述空调壳体外排出,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所述送风机部的边界部(S)到所述排水口的所述冷凝水的排水路径随着接近所述排水口而向下方倾斜,所述车辆用空调单元形成有回流防止肋(126a~126i),在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主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所述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时,所述回流防止肋以沿相对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将所述冷凝水向所述排水口引导,并且防止所述冷凝水的向所述送风机部侧的回流,所述回流防止肋形成于如下的线的下方:该线是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所述送风机部的所述边界部开始连接至所述芯部的位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面的下端的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4 JP 2016-033498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设置于车室内的中央控制台,所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形成使空气朝向所述车室内流动的空气通路;送风机部(26),该送风机部将所述空气向所述空气通路吹送;冷却器(16),该冷却器配置于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具有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进行冷却的芯部(161);以及排水口(129),该排水口形成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120),并且将在所述冷却器产生的冷凝水向所述空调壳体外排出,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所述送风机部的边界部(S)到所述排水口的所述冷凝水的排水路径随着接近所述排水口而向下方倾斜,所述车辆用空调单元形成有回流防止肋(126a~126i),在将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主流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所述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时,所述回流防止肋以沿相对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将所述冷凝水向所述排水口引导,并且防止所述冷凝水的向所述送风机部侧的回流,所述回流防止肋形成于如下的线的下方:该线是从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中的所述空调壳体的底面与所述送风机部的所述边界部开始连接至所述芯部的位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面的下端的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防止肋的位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空气流下游侧的部位比所述回流防止肋的位于在所述空调壳体内流动的所述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的部位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霜山洋平业田真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