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363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7:06
一种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并相互连接,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及一入口及一出口,该本体内填充有冷却流体,所述转换区设置一泵浦并与其组成所述水冷模组,透过由该泵浦引导该冷却流体进行循环进而达到提升散热效能及缩减水冷头之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尤指一种将泵浦与水冷排结合进而增加冷却水循环效率以及缩减水冷头空间的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
技术介绍
现行电子装置速度及效能日新月异,随着效能之提升则其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则会相对提升温度,一般散热模组仅针对透过散热器或均温板或热管组合后对电子元件进行解热,亦有透过增设散热风扇对该散热模组进行强制散热之使用,但因该散热模组设置于电子装置内部仅能尽量将热量带离电子元件而无法直接排出该电子装置内部,故亦有业者将水冷模组应用于该电子装置中进行解热,水冷模组具有一水冷头及一水冷排,并该水冷头及该水冷排间具有循环水道并两者间透过管体进行连接使得以进行冷却流体循环,该冷水头具有一热交换介面直接与电子元件进行贴设并将热量导出,其后再透过该冷水头内部之冷却流体将热量带离该热交换介面,最后将吸附有热量之冷却流体引导至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外部的水冷排进行冷却,该水冷头与该水冷排内部冷却流体主要透过设置于该水冷头内的一泵浦,或透过外部直接设置的独立外接的泵浦对冷却流体进行驱动该冷却流体冷却循环,但当内部空间狭窄的电子设备中,该水冷头之整体大小需严格要求符合狭窄空间设置,又因水冷头内必须设置该泵浦,故如何解决狭窄空间之解热问题则为首要之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之缺点,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缩减水冷头空间的水冷排单元。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提供一种将泵浦与水冷排结合进而增加冷却水循环效率以及缩减水冷头空间的水冷模组。为达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一泵浦;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所述转换区设于该第一、二部分之间并与该第一、二流道组相互连接,该第一部分设有一入口,该第二部分具有一出口,所述转换区具有复数第一孔洞及一导水孔及复数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连接该第一部分之第一流道组,该第二区之该等第二孔洞连接该第二部分之该第二流道组,该导水孔设于该转换区底部并透过一底部通道与该第一孔洞连通,并该本体内填充有冷却流体。所述泵浦设置于前述水冷排单元之转换区内,所述泵浦具有复数扇叶,并该泵浦驱动前述本体内之冷却流体于该本体内部进行循环。为达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种水冷模组,包含:一水冷排单元、一泵浦、一水冷头、一第一管体、一第二管体;所述水冷排单元具有: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所述转换区设于该第一、二部分之间并与该第一、二流道组相互连接,该第一部分设有一入口,该第二部分具有一出口,所述转换区具有复数第一孔洞及一导水孔及复数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连接该第一部分之第一流道组,该第二区之该等第二孔洞连接该第二部分之该第二流道组,该导水孔设于该转换区底部并透过一底部通道与该第一孔洞连通,并该本体内填充有冷却流体。所述泵浦设置于前述水冷排单元之转换区内,所述泵浦具有复数扇叶,并该泵浦驱动前述本体内之冷却流体于该本体内部进行循环。所述水冷头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至少一容水空间及一热交换介面及一进水口及一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连接该容水空间,该热交换介面一侧连接该容水空间。所述第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连接该水冷头之进水口及该本体之出口。所述第二管体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别连接该冷水头之出水口及该本体之入口。透过本专利技术之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可进一步缩减该水冷头之高度进而改善已知空间狭窄无法设置水冷头之缺失,并且由可增加冷却流体之循环效率及减少元件的串组及防止漏水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另一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二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模组之第二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符号说明】水冷排单元1散热鳍片115本体11第二孔洞1132第一部分111第二容水区1132a入口111a导水孔1133第一流道组1111底部通道1134第一横向流道1111a凸伸部1135第一纵向流道1111b通孔1136第一容水空间1111c水冷模组2第二部分112泵浦21出口112a扇叶211第二流道组1121水冷头22第二横向流道1121a壳体221第二纵向流道1121b容水空间222第二容水空间1121c热交换介面223转换区113进水口224第一孔洞1131出水口225第一容水区1131a第一管体23间隔部114第一端231第二端232散热风扇3第二管体24风扇轮毂31第三端241轴心32第四端24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2、3,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及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水冷排单元1,包含:一本体11、一泵浦21;该本体11具有一第一部分111及一第二部分112及一转换区113,该第一、二部分111、112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1111及一第二流道组1121,所述第一、二部分111、112之间具有一间隔部114,并由该间隔部114界定区分该第一、二部分111、112。该第一流道组1111具有复数第一横向流道1111a及复数第一纵向流道1111b,该等第一横向流道1111a与该等第一纵向流道1111b相互连接,该等第一横向流道1111a分设于该间隔部114一侧,并该等第一纵向流道1111b相互间隔排列,并且该等第一纵向流道1111b之间具有复数散热鳍片115。该第二流道组1121具有复数第二横向流道1121a及复数第二纵向流道1121b,该等第二横向流道1121a与该等第二纵向流道1121b相互连接,该等第二横向流道1121a分设于该间隔部114一侧,并该等第二纵向流道1121b相互间隔排列,并且该等第二纵向流道1121b之间具有复数散热鳍片115。所述转换区113设于该第一、二部分111、112之间并且与该第一、二部分111、112所设置之第一、二流道组1111、1121相互连接,该第一部分111设有一入口111a并且与该第一流道组1111连接,该第二部分112具有一出口112a并与该第二流道组1121连接。所述转换区113具有复数第一孔洞1131及一导水孔1133及复数第二孔洞1132,该等第一孔洞1131连接该第一部分111之第一流道组1111,该等第二孔洞1132连接该第二部分112之该第二流道组1121,该导水孔1133设于该转换区113底部并透过一底部通道1134与该第一孔洞1131连通,并该本体11内填充有冷却流体116,所述底部通道1134设于该转换区113底部的另一侧。该等第一孔洞1131径向贯穿该转换区113,令该第一横向流道1111a及该第一纵向流道1111b与该底部通道1134相连通,该等第二孔洞1132径向贯穿该转换区113相对该第二部分112之壁面令该转换区113与该第二流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冷排单元及其水冷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所述转换区设于该第一、二部分之间并与该第一、二流道组相互连接,该第一部分设有一入口,该第二部分具有一出口,所述转换区具有复数第一孔洞及一导水孔及复数第二孔洞,该等第一孔洞连接该第一部分之第一流道组,该第二区之该等第二孔洞连接该第二部分之该第二流道组,该导水孔设于该转换区底部并透过一底部通道与该第一孔洞连通,并该本体内填充有冷却流体;一泵浦,设置于前述水冷排单元之转换区内,所述泵浦具有复数扇叶,并该泵浦驱动前述本体内之冷却流体于该本体内部进行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所述转换区设于该第一、二部分之间并与该第一、二流道组相互连接,该第一部分设有一入口,该第二部分具有一出口,所述转换区具有复数第一孔洞及一导水孔及复数第二孔洞,该等第一孔洞连接该第一部分之第一流道组,该第二区之该等第二孔洞连接该第二部分之该第二流道组,该导水孔设于该转换区底部并透过一底部通道与该第一孔洞连通,并该本体内填充有冷却流体;一泵浦,设置于前述水冷排单元之转换区内,所述泵浦具有复数扇叶,并该泵浦驱动前述本体内之冷却流体于该本体内部进行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更具有一间隔部,所述间隔部界定区分该第一、二部分,该第一流道组具有复数第一横向流道及复数第一纵向流道,该等第一横向流道组设于该间隔部一侧,该等第一横向流道与该等第一纵向流道连接,所述底部通道设于该转换区底部的另一侧,该等第一孔洞径向贯穿该转换区令该第一横向流道及该第一纵向流道与该底部通道相连通,该第二流道组具有复数第二横向流道及复数第二纵向流道,该等第二横向流道设于该间隔部一侧并与该等第二孔洞连接,该等第二横向流道与该等第二纵向流道连接,该等第二孔洞径向贯穿该转换区之壁面令该转换区与该第二流道组相连通,该等第一纵向流道相互间隔排列,并且该等第一纵向流道之间具有复数散热鳍片,该等第二纵向流道相互间隔排列,并且该等第二纵向流道之间具有复数散热鳍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区更具有一第一容水区及一第二容水区设置于该转换区之壁面内,所述第一容水区与该第一流道组及该等第一孔洞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容水区与该等第二孔洞及该第二流道组及该第二孔洞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更具有一第一容水空间与该第一流道组连接,该第二部分更具有一第二容水空间与该第二流道组连接。5.一种水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水冷排单元,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及一转换区,该第一、二部分分别具有一第一流道组及一第二流道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荣毅张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