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4772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架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及其加工方法。所述MCU减振器支承包括硫化组件、第一MCU环、第二MCU环、铸铝支架、保护盖、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所述硫化组件由支撑芯和橡胶通过硫化粘接而成;所述硫化组件位于所述第一MCU环和所述第二MCU环的中间;所述第一MCU环、所述硫化组件和所述第二MCU环组成减振主体安装在所述铸铝支架的内部;所述铸铝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铸铝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连接环。该MCU减振器支承能够在保证隔振性能的条件下,具有显著的隔振隔音效果和较好的抗侧向力能力,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舒适度、耐用性、操控性和隔振性之间的平衡。

A MCU shock absorber support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uspension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MCU shock absorber support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MCU shock absorber support comprises a vulcanizing assembly, a first MCU ring, a second MCU ring, a cast aluminum bracket, a protective cover, a dust cover connecting ring and a dust cover; the vulcanizing assembly is formed by vulcanizing and bonding the support core and rubber; the vulcanizing assembly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CU ring and the second MCU ring; the first MCU ring, the dust cover connecting ring and the dust cover. The sulfide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MCU ring constitute a damping body which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st aluminum support; a protective cov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cast aluminum support; and a dust cover connecting ring is arranged below the cast aluminum suppor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uaranteeing the performance of vibration isolation, the MCU shock absorber has remarkable effect of vibration isol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and better lateral force resistance, thus realiz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mfort, durability, maneuverability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架附件
,尤其涉及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我们对于汽车的NVH(舒适性)及使用寿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对于减振器支承尤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要求过减速带时,不能有不舒服的冲击;(2)在高速行驶时,要求低的路噪;(3)在急加速、急减速、转向时,要有足够的侧向支承刚度;(4)产品要求达到整车的全寿命要求,减少在整车的生命周期内更换减数,直至0更换,同时符合减振和舒适性要求。这些要求采用以往单用橡胶或MCU的减振器支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现有的常规减振器支承还具有以下问题:(1)无法做到刚度模块化设计;(2)无法解决MCU类减振器支承的侧向刚度不足问题,这大大限制了MCU类减振器的应用范围;(3)无法解决橡胶类减振器支承隔振能力不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新的减振器支承以满足上述要求,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板化刚度可调的MCU(多孔性发泡聚氨酯)减振器支承,该MCU减振器支承在长期动态使用条件下,能保证产品不损坏失效,满足舒适性和操控性要求,同时具备较好的大批量可生产性且不增加单位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振和舒适性不能兼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包括硫化组件、第一MCU环、第二MCU环、铸铝支架、保护盖、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所述硫化组件由支撑芯和橡胶通过硫化粘接而成;所述硫化组件位于所述第一MCU环和所述第二MCU环的中间;所述第一MCU环、所述硫化组件和所述第二MCU环组成减振主体安装在所述铸铝支架的内部;所述铸铝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铸铝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连接环,所述防尘罩连接环的外围与所述防尘罩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防尘罩连接环为TPU环,由TPU注塑而成。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由TPU吹塑而成。优选的,所述铸铝支架由A380/A413.0压铸而成。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由A380/A413.0压铸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MCU减振器支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可调刚度的MCU减震器支承,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产品一致性好,能够在保证隔振性能的条件下,提供较高的侧向刚度,从而达到显著的隔振隔音效果和较好的抗侧向力能力,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舒适度、耐用性、操控性和隔振性之间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上述的MCU减振器支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成硫化组件,并制作片状的第一MCU环和第二MCU环;S2:将第一MCU环、硫化组件和第二MCU环依次放入铸铝支架中;S3:连接保护盖;S4:往保护盖中压入螺栓;S5:依次连接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得到MCU减振器支承。优选的,在S4中,往保护盖上压入4个螺栓。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MCU减振器支承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MCU片状结构,通过机械切割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个发泡工艺。现在通过发泡一长条,通过机器切割,可以很好的控制单个MCU的重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批量生产的稳定性。(2)采用在中间支承芯上硫化一圈橡胶的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减振支承的侧向刚度,给于减振支承较大的抗侧向力的能力。橡胶环可以提供比MCU10倍的刚度能力,这是单独MCU所不能提供的。(3)由于橡胶只提供侧向刚度(径向),不提供轴向刚度。所以对于减振支承的轴向刚度只由MCU来减定,避免轴向性能设计时,橡胶和MCU的耦合作用,增加设计难度和调试验度。(4)在支承芯上硫化橡胶,可以隔离MCU与金属支承芯的直接触,保护MCU磨损和异响。(5)采用片状的MCU结构,可以方便的设计不同的厚度来达到不同的轴向刚度,适合不同的车型,及车辆开发过程中的悬架调校。(6)由于MCU片和橡胶中间支承都属模块化的结构,通过不同的组合实现产品和不同性能要求。(7)MCU片状结构,通过调整MCU片的厚度刚度可调,一般可调节范围60%~150%。无需重新设计,就可获得不同的刚度要求。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CU减震器支承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硫化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CU减震器支承加工方法中S3得到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CU减震器支承加工方法中S4得到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CU减震器支承加工方法中S5得到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保护盖;2-铸铝支架;3-第一MCU环;4-橡胶;5-螺栓;6-支承芯;7-第二MCU环;8-TPU环;9-防尘罩;10-硫化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具体的,该MCU减振器支承包括硫化组件10、第一MCU环3、第二MCU环7、铸铝支架2、保护盖1、防尘罩连接环8和防尘罩9;所述硫化组件10由支撑芯6和橡胶4通过硫化粘接而成;所述硫化组件10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硫化组件10位于所述第一MCU环3和所述第二MCU环7的中间;所述第一MCU环3、所述硫化组件10和所述第二MCU环7组成减振主体安装在所述铸铝支架2的内部;所述铸铝支架2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1;所述铸铝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连接环8,所述防尘罩连接环8的外围与所述防尘罩9紧密贴合。所述防尘罩连接环9为TPU环,由TPU注塑而成。所述防尘罩9由TPU吹塑而成。所述铸铝支架2由A380/A413.0压铸而成。所述保护盖1由A380/A413.0压铸而成。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可调刚度的MCU减震器支承,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产品一致性好,能够在保证隔振性能的条件下,提供较高的侧向刚度,从而达到显著的隔振隔音效果和较好的抗侧向力能力,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舒适度、耐用性、操控性和隔振性之间的平衡。实施例2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工实施例1所述的MCU减振器支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成硫化组件,并制作片状的第一MCU环和第二MCU环;S2:将第一MCU环、硫化组件和第二MCU环依次放入铸铝支架中;S3:连接保护盖;S4:往保护盖中压入螺栓;S5:依次连接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得到MCU减振器支承。其中,在S4中,往保护盖上压入4个螺栓。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硫化组件、第一MCU环、第二MCU环、铸铝支架、保护盖、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所述硫化组件由支撑芯和橡胶通过硫化粘接而成;所述硫化组件位于所述第一MCU环和所述第二MCU环的中间;所述第一MCU环、所述硫化组件和所述第二MCU环组成减振主体安装在所述铸铝支架的内部;所述铸铝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铸铝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连接环,所述防尘罩连接环的外围与所述防尘罩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CU减振器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硫化组件、第一MCU环、第二MCU环、铸铝支架、保护盖、防尘罩连接环和防尘罩;所述硫化组件由支撑芯和橡胶通过硫化粘接而成;所述硫化组件位于所述第一MCU环和所述第二MCU环的中间;所述第一MCU环、所述硫化组件和所述第二MCU环组成减振主体安装在所述铸铝支架的内部;所述铸铝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铸铝支架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连接环,所述防尘罩连接环的外围与所述防尘罩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减振器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连接环为TPU环,由TPU注塑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减振器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由TPU吹塑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CU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建海方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