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262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以及车辆。该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包括:连杆座,连杆座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摆动配合部;安装座,安装座套设在连杆座上,且安装座与连杆座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以使安装座相对连杆座可轴向转动,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摆动配合部,第二摆动配合部与第一摆动配合部配合以使安装座相对连杆座可径向摆动;车身连接座,车身连接座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通过将减振器连杆固定连接在连杆座上,使得减振器连杆与车身连接座之间同时具有轴向旋转、径向摆动两个自由度,由此有利于降低减振器旋转过程中的系统内摩擦力,同时可以改善减振器连杆的侧向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悬架系统中,减振器的连杆通过轴承与减振器上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由悬架的运动特征可知,减振器的上下端运动存在一定的不同轴特性,由于轴承只有一个旋转运动自由度,因此导致在悬架运动过程中,减振器系统内摩擦力较大。此外,在受到侧向力作用时,连杆上安装点径向自由度被锁定,使得连杆容易产生弯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能够降低减振器旋转过程中的系统内摩擦力,并且改善连杆的侧向承载能力。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器上支撑结构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包括:连杆座,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摆动配合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连杆座上,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杆座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轴向转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摆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摆动配合部与所述第一摆动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径向摆动;车身连接座,所述车身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座,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摆动配合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连杆座上,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杆座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轴向转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摆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摆动配合部与所述第一摆动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径向摆动;车身连接座,所述车身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座,所述连杆座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摆动配合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连杆座上,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杆座之间设置有轴承结构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轴向转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摆动配合部,所述第二摆动配合部与所述第一摆动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座相对所述连杆座可径向摆动;车身连接座,所述车身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配合部外套在所述连杆座上并通过环形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连杆座的外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配合部和所述第二摆动配合部均为回转体且每一个的回转母线均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母线为外凸的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张旭东王浩力刘尚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