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334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用的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包括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成分为原料药雷公藤甲素、脂质载体、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体外累积透皮渗透量,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能有效避免“峰谷现象”。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在有效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其毒副作用。脂质纳米粒制备过程无有机溶剂残留,工艺过程易于控制,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在经皮给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iptolide lipid nanoparticl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triptolide lipid nanoparticle for external use, including triptolid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and triptolide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main ingredients are triptolide, lipid carrier, surfactant, cosurfactant and water. Th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the method have hig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cumulative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in vitro.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in vitro show that triptolide lipid nanoparticles have good sustained-release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peak-valley phenomenon\. Pharmacodynamic experiments in vivo show that triptolide lipid nano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play its therapeutic role while greatly reducing its toxicity and side effects. Lipid nanoparticles have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residual organic solvent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is easy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又称雷公藤内酯醇,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分子式为C20H24O6,结构式如下所示:雷公藤甲素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湿疹、免疫抑制、肾病综合症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雷公藤甲素半衰期较短、毒性大,口服给药后,吸收和消除速率较快,易引起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0.8mg/Kg。因此改变其给药途径和释药行为对提高雷公藤甲素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雷公藤外用经皮给药制剂是有效降低其毒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但雷公藤甲素水溶性差,难以透过皮肤,影响其疗效的发挥。因此采用纳米制剂技术,研制开发雷公藤甲素新型纳米经皮给药系统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以天然或合成的固态脂质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载体中,它既保留了传统脂质体的安全性,又具备与聚合物纳米粒相似的稳定性。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一定比例的液态脂质和固态脂质或混合脂质代替了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的固体脂质,相对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包载、降低了药物的泄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110139086.2(公开号:CN102793674A),公开了一种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包括类脂、脂质载体、有机溶剂、乳化剂等。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快速膜乳化法,该专利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在氮气条件下进行,并且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的可能。本专利技术专利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的主要成分为原料药雷公藤甲素、脂质载体、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水等无毒原料,不使用有机溶剂,制备的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安全系数更高;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微乳制备方法,设备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且制备的脂质纳米粒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透皮吸收性能好、有效降低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的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上述的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在治疗慢性皮炎湿疹中的应用。经皮给药制剂最关键的问题是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以体外累积透皮渗透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进行处方筛选,由Design-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优处方及效应值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小,表明所建模型预测性良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脂质为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或山嵛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山嵛酸甘油酯。进一步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TPGS、SolutolHS15、Tween80或聚氧乙烯蓖麻油;优选的,是Tween80。进一步地,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己醇、异丙醇、TranscutolHP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TranscutolHP与卵磷脂。优选的,所述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由以下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更优选的,所述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雷公藤甲素0.025%~0.032%,最优的为0.03%,山嵛酸甘油酯0.25%~0.35%,最优的为0.3%,Tween800.4%~0.7%,最优的为0.6%,TranscutolHP0.15%~0.22%,最优的为0.2%,卵磷脂0.08%~0.12%,最优的为0.1%,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上述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助表面活性剂(优选TranscutolHP与卵磷脂,先将卵磷脂溶于一定比例的TranscutolHP中)加入实验设备中;B)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优选Tween80)、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优选山嵛酸甘油酯),在表面活性剂昙点以下熔融脂质,搅拌均匀构成油相;C)将去离子水加热至与油相相同的温度,并逐滴加到油相中,直至体系呈现均一、透明状态,即得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初乳;D)将上述初乳迅速分散到一定体积的冰水中,搅拌固化,即得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优选的,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卵磷脂溶于一定比例的TranscutolHP中;B)再加入表面活性剂、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在表面活性剂昙点以下熔融脂质,搅拌10min,构成油相;C)将去离子水加热至与油相相同的温度,逐滴加到油相中,直至体系呈现均一、透明状态为止,得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初乳,并继续搅拌10min;D)将初乳迅速分散到一定体积、温度为0±2℃的冰水中,分散固化10min,即得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脂质的熔融温度为80±5℃,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1。优选的,所述的步骤D中冰水冷却液和初乳的体积比为1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脂质为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或山嵛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山嵛酸甘油酯。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体脂质为肉豆蔻酸异丙酯、Capryol90或中碳链甘油三酯;优选的,是Capryol90。进一步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TPGS、SolutolHS15、Tween80或聚氧乙烯蓖麻油;优选的,是Tween80。进一步地,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己醇、异丙醇、TranscutolHP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TranscutolHP与卵磷脂。优选的,所述的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以下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更优选的,所述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雷公藤甲素0.025%~0.032%,最优的为0.03%,山嵛酸甘油酯0.20%~0.28%,最优的为0.24%,Capryol900.05%~0.07%,最优的为0.06%,Tween800.4%~0.7%,最优的为0.6%,TranscutolHP0.15%~0.22%,最优的为0.2%,卵磷脂0.08%~0.12%,最优的为0.1%,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上述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助表面活性剂(优选TranscutolHP与卵磷脂,先将卵磷脂溶于一定比例的TranscutolHP中)加入实验设备中;b)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优选Tween80)、液体脂质(优选Capryol90)、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优选山嵛酸甘油酯),在表面活性剂昙点以下熔融脂质,搅拌均匀构成油相;c)将去离子水加热至与油相相同的温度,并逐滴加到油相中,直至体系呈现均一、透明状态,即得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初乳;d)将上述初乳迅速分散到一定体积的冰水中,搅拌固化,即得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所述的固体脂质为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或山嵛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2.一种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所述的固体脂质为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或山嵛酸甘油酯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液体脂质为肉豆蔻酸异丙酯、Capryol90或中碳链甘油三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TPGS、SolutolHS15、Tween80或聚氧乙烯蓖麻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脂质纳米粒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己醇、异丙醇、TranscutolHP、卵磷脂的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雷公藤甲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雷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勇顾永卫顾清杨盟唐晓萌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