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394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纳米微球包含有奥利司他和选自维生素A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或维生素E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或维生素D2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中的一种共聚物。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微球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单独给予奥利司他,并且比采用PMB30W作为载体制备的对照纳米微球以及含有奥利司他和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的纳米微球的抗肿瘤活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下文简称FAS)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该酶在正常细胞组织中处于低表达低活性状态,而在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胰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因此,当前FAS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较理想的抗肿瘤治疗靶点。奥利司他(Orlistat)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欧美上市、本世纪初在中国上市的脂肪酶抑制剂类减肥药,同时还具有脂肪酶抑制剂的活性,因此该药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药理学试验显示,奥利司他可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其抗肿瘤作用:①直接作用于FAS;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包括Ⅰ、干扰磷酯生物膜与新陈代谢,Ⅱ、诱导细胞周期阻滞;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包括Ⅰ、阻断细胞信号传导通路,Ⅱ、调控基因与相关蛋白;④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包括Ⅰ、抑制肿瘤血管形成,Ⅱ、细胞伪足,Ⅲ、调控黏附分子的表达;⑤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奥利司他作用抗肿瘤药物的开发面临以下两个限制性问题:①常规口服制剂中的奥利司他生物利用度极低(<2%),使其无法通过口服给药用于HBV的治疗;②奥利司他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0.001g/100mL),使其无法制成液体制剂通过注射给药用于HBV的治疗。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的定义为“生产或加工纳米级材料或操纵纳米级物体的能力”,自其兴起以来,就很快地被药学科技人员所关注,并应用于药物递送(DrugDelivery)领域,其中可用于口服与/或注射药物的纳米给药系统包括: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球/纳米囊、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纳米乳、自乳化纳米乳、聚合物胶束、枝状共聚物、纳米药物晶体等。口服与或纳米给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载药微球的粒径在10~1000nm范围内,比表面积显着增大;②增加药物溶解度;③提高口服药物的溶出速率;④增强载药粒子(口服)的胃肠道黏膜黏附性;⑤增强口服药物的胃肠道稳定性;⑥增强载药粒子在起效部位或吸收部位的停留时间及面积;⑦增强药物的跨越黏膜屏障能力;⑧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⑨某些口服纳米给药系统还有缓释、控释、靶向功能等。AndrejDolenc等人(Intern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s,2010,(396)1~2:149~155)将奥利司他分散于吐温-80、聚维酮K-30、泊洛沙姆-188与十二烷基硫酸化等各种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并通过熔融乳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别的奥利司他,所述纳米级别的奥利司他的体外溶出率显著高于原料药。中国专利CN107412196A公开了一种由奥利司他与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组成的纳米微球,该微球改变了奥利司他的疏水性质,并通过微球的缓释特征,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但该纳米微球对载体中聚乙二醇的含量要求比较严格,聚乙二醇含量高则无法得到稳定的微球,聚乙二醇含量低不利于药物的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披露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形成的共聚物(PMB)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与可降解性。本专利技术研究人员在前期试验中发现,当采用维生素A、D2与E替代丁醇与甲基丙烯酸成酯后再与MPC形成共聚物,再用该共聚物作为载体制备的奥利司他纳米微球的包封率、体内缓释效果与对相关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均有显着提高,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因为无法预测向该共聚物结构中引入何种基团能提高以该聚合物为载体的奥利司他纳米微球的包封率及相关的药理指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HBV感染药物中的用途。首先,本专利技术根据下图所示的反应路线合成制备得到了共聚物1a~1c,并对共聚物1a~1c进行了结构确证。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首先,本专利技术根据下图所示的反应路线合成制备得到了共聚物1a~1c,并对共聚物1a~1c进行了结构确证。上反应式中,化合物2为甲基丙烯酸,CAS号79-41-4,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之一。化合物4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可以为市售产品,也可参考IshiharaKetal.(PolymJ1990;22:355–360.)与UedaTetal.(PolymJ1992;24:1259–1269.)所披露的方法制备得到。ROH为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E或维生素D2中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上反应式中,化合物2和ROH进行酰化反应,分别生成化合物3a~3c。所述步骤a的反应试剂、条件与操作方法为:N,N’-二环己基二亚胺(DCC)或4-二甲氨基吡啶(DMAP),石油醚,50~60℃。该步骤为常规的酰化反应,其操作可根据但不限于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与刘祥洪等人发表的《一步法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广州化工,2011年第39卷第14期,63~64)披露的方法进行。所述的甲基丙烯酸:ROH的摩尔比在1:1~2:1之间。进一步地,化合物3a~3c与化合物4反应生成共聚物1a~1c。所述步骤b的反应试剂、条件与操作方法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四氢呋喃(MeOH/THF)。该步骤操作可根据KazuhikoIshiharaetal.发表的PreparationofPhospholipidPolymersandTheirPropertiesasPolymerHydrogelMembranes.(PolymerJournal,Volume22,Issue5,355~360)所披露的方法进行,并根据该文献披露的方法对制备得到的共聚物1a~1c进行结构确证。具体地,上述步骤b中化合物3a~3c与化合物4的投料比确认方法为:以1:1作为化合物3a~3c中每一种化合物与化合物4的最低摩尔投料比,并以所得共聚物在水中的溶解度≥50mg/mL为指标,确定了化合物3a~3c中每一种化合物与化合物4的最大摩尔投料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步骤b中两种反应物的最大摩尔投料比反应物最大摩尔投料比化合物3a:化合物44:1化合物3b:化合物47:3化合物3c:化合物46:4具体地,上述反应式中共聚物1a~1c结构式中取代基R的定义,以及对应的制备原料、中间产物如下表2所示。表2共聚物1a~1c结构式中取代基R的定义及对应的制备原料、中间产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对共聚物1a~1c的结构进行确证,具体为如下:(1)1H-NMR本专利技术采用1H-NMR(400Hz,CDCl3),对前述每一步反应的原料与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并通过比较产品与原料1H-NMR图谱数据的异同,来断定反应的发生。(2)共聚物1a~1c结构式中m:n比的计算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共聚物1a~1c的1H-NMR图谱中-N+(CH3)3氢的特征峰的峰面积占总氢峰面积的比例,计算了共聚物1a~1c结构式中的m:n比。(3)共聚物1a~1c的分子量测定本专利技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并以THF作为溶剂,以聚苯乙烯作为对照,测定了前述所得各种m:n比的共聚物1a~1c的分子量。进一步地,所述的共聚物1a~1c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其中,若所述共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微球包含下式1a~1c所示的共聚物和奥利司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奥利司他的纳米微球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微球包含下式1a~1c所示的共聚物和奥利司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1a~1c所示的共聚物结构式中的取代基R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1a~1c所示的共聚物为维生素A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结构式如下式1a所示:其中,式1a所示的共聚物结构式中m:n的比值为62:38~82: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a所示的共聚物结构式中m:n的比值为82:18,所述的奥利司他与式1a所示的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3.6~1:1.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1a~1c所示的共聚物为维生素E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的结构式如下式1b所示:其中,式1b所示的共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飞杜志博彭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万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