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018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在650℃‑750℃下加热3‑10min;步骤二,冷却,取出玻璃,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50℃之间;步骤三,缓慢加热,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保温10‑25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冷却过程中采用伽马射线照射,促进玻璃中的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减少制备得到的钢化玻璃发生自爆;其次,步骤三中,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并在伽马射线的照射下,能进一步促进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进一步减少钢化玻璃发生自爆,达到了强度高、钢化玻璃自爆率低、使用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是玻璃经过加热-淬冷方法或其他方法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压应力层的一种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受到外力破坏时,碎片会成类似蜂窝状的钝角碎小颗粒,不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由于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在进行切割,制备钢化玻璃时,先将普通玻璃切割成设计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700摄氏度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得到钢化玻璃。但是与普通玻璃相比,钢化玻璃具有自爆的缺陷,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硫化镍结晶物的相变是造成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目前硫化镍如何混入钢化玻璃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硫化镍是一种晶体,存在两种晶相,高温相α-NiS和低温相β-NiS,相变温度为379摄氏度,制备钢化玻璃的过程中,加热温度远高于硫化镍的相变温度,使得硫化镍全部转换为高温相α-NiS,在随后的快速冷却过程中,高温相α-NiS来不及转换成低温相β-NiS就被冻结在钢化玻璃中,在室温下,高温相α-NiS是不稳定的状态,有逐渐转变成低温相β-NiS的趋势,这种转变伴随着2%-4%的体积膨胀,使钢化玻璃承受巨大的相变张应力,从而导致钢化玻璃的自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具有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在650℃-750℃下加热3-10min;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50℃之间;步骤三,缓慢加热,取步骤二中冷却至200-250℃之间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在270-280摄氏度下保温10-25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取平板玻璃,在650℃-750℃加热3-10min,玻璃内的硫化镍由低温相β-NiS转变成高温相α-NiS。步骤二中,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得玻璃快速、均匀冷却,伽马射线能在玻璃快速冷却过程中,诱导硫化镍的相变,促进硫化镍能快速从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步骤三,取步骤二中的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保温10-25min,并在伽马射线在照射下,促进硫化镍完成晶相的转变,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此处的室温即室内温度,为25±5℃。得到的钢化玻璃中,高温相β-NiS较少,上述加工工艺制备的钢化玻璃,能显著减少钢化玻璃自爆,降低自爆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中,平板玻璃厚度为5-6mm,在650℃下加热3min。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中,平板玻璃为8-15mm,在700℃下加热5min。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中,平板玻璃厚度为20-25mm,在750℃下加热10min。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二中,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同时用超声波处理玻璃,超声波频率为21kHz-22kHz,并用喷嘴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50℃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冷却时,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玻璃,21kHz-22kHz的超声波也能促进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进一步降低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三,缓慢加热,将步骤二中冷却至200-250℃之间的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升温速率为3-5℃/min,在270-280℃下保温10-15min,缓慢加热过程中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慢加热的过程中,升温速率为3-5℃/min。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100℃后,加入到温度为70-85℃的稀硝酸中浸泡20min,用温度为60-70℃的清水清洗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再用伽马射线照射钢化玻璃,辐射剂量率为15.6-16.4kGy/h,并将钢化玻璃冷却至-15℃至-20℃下放置10h,再加热至25℃,升温速率为10℃/min,自然冷却后,得到成品的钢化玻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四中,将玻璃置于稀硝酸中浸泡,减少玻璃中的硫化镍,再用清水清洗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将钢化玻璃置于-15℃至-20℃下放置10h,再加热至25℃,快速升温,能再次促进钢化玻璃中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却过程中采用伽马射线照射,促进玻璃中的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减少制备得到的钢化玻璃发生自爆;其次,步骤三中,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并在伽马射线的照射下,能进一步促进硫化镍由高温相α-NiS转变为低温相β-NiS,进一步减少钢化玻璃发生自爆,达到了钢化玻璃自爆率低、使用安全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厚度在5-6mm之间,放入钢化炉内加热至650℃,在650℃下保持3min。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kGy/h,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快速、均匀冷却至250℃。步骤三,缓慢加热,取步骤二中冷却至250℃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kGy/h,并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之间,升温速率为3℃/min,在270-280℃下保温10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室温为25±5℃,得到钢化玻璃。实施例2: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厚度在8-15mm之间,放入钢化炉内加热至700℃,在700℃下保持5min。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10kGy/h,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快速、均匀冷却至220℃。步骤三,缓慢加热,取步骤二中冷却至220℃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10kGy/h,并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之间,升温速率为5℃/min,在270-280℃下保温15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100℃后,加入到温度为70℃的稀硝酸中浸泡20min,稀硝酸浓度为0.1mol/L。浸泡完毕后,取出玻璃用温度为60℃的清水清洗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再用伽马射线照射钢化玻璃,辐射剂量率为15.6kGy/h,并将钢化玻璃冷却至-15℃下放置10h,再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在650℃‑750℃下加热3‑10min;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50℃之间;步骤三,缓慢加热,取步骤二中冷却至200‑250℃之间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在270‑280摄氏度下保温10‑25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取平板玻璃,在650℃-750℃下加热3-10min;步骤二,冷却,取出步骤一中加热后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对玻璃两面均匀喷吹空气,使玻璃均匀冷却至200-250℃之间;步骤三,缓慢加热,取步骤二中冷却至200-250℃之间的玻璃,用伽马射线照射玻璃,辐射剂量率为3.4-16.4kGy/h,并将玻璃缓慢加热至270-280℃,在270-280摄氏度下保温10-25min;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玻璃冷却至室温,得到钢化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平板玻璃厚度为5-6mm,在650℃下加热3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平板玻璃为8-15mm,在700℃下加热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平板玻璃厚度为20-25mm,在750℃下加热1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玻璃均匀冷却至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雄港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