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70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包括装油机构、粘油机构、装配面板、施加压力机构和加油进给机构;装油机构为一涂油板;粘油机构包括辊子、滑轨、上下滑块和推动气缸;辊子与涂油板接触并与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连接支架与第一活塞杆固定;滑轨尾端连接加油进给机构;滑轨两面设置上滑块和下滑块;下滑块与连接支架连接;上滑块通过一连接板与装配面板连接;施加压力机构包括固定件、固定柱、限位弹簧和限位柱;固定件位于连接板前端上方;限位柱上端与固定件连接,下端与连接板固定;固定柱上端穿过连接板后与固定件连接,下端与涂油板固定;限位弹簧套设在固定柱外圈;限位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底面,下端与固定柱连接。

A flexible refueling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exible refueling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n oil loading mechanism, an oil sticking mechanism, an assembly panel, a pressure applying mechanism and a refueling feeding mechanism; an oil loading mechanism is a refueling plate; an oil stick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ller, a slide rail, an upper and lower slider and a driving cylinder; a roller contacts the oil coating plate an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bracket. Connecting bracket and the first piston rod are fixed; the tail end of the slideway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fueling feed mechanism; the upper slider and the lower slider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lideway; the lower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racket; the upper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ssembly panel throug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pressure exer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xture, a fixed column, a limit spring and a limit column; the fixture is loc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upper end of the retaining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part, and the low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retaining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par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oiling plate; the retaining spr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ring of the fixing column; the upper end of the retaining spring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ixing part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工业智能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工业领域中,打油是一种产品表面修饰和产品保养的常用方法,能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加油装置存在无法定量输出油,常造成泄露和浪费,同时,打出来的油不能在产品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导致产品的手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改善了原有打油装置的的缺陷,能在产品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使产品具有顺畅的滑动手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包括装油机构、粘油机构、装配面板、施加压力机构和加油进给机构;所述装油机构为一涂油板,可将油均匀的涂到涂油板表面;所述粘油机构设置在所述装油机构上方;所述粘油机构包括辊子、滑轨、上滑块、下滑块和推动气缸;所述辊子设置在所述涂油板上方并与涂油板接触;所述辊子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封闭端与所述推动气缸的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推动辊子在涂油板上运动;所述滑轨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机构;所述滑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与滑轨配合滑动的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下滑块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块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装配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施加压力机构包括“H”形固定件、位于固定件四个端点处的固定柱、套设在固定柱外圈的限位弹簧和位于固定柱内侧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弹簧形变位移的限位柱;所述固定件位于连接板前端的上方;若干所述限位柱的上端与固定件连接,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上端穿过所述连接板后与所述固定件连接,下端与所述涂油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位于固定件和连接板之间的部分固定柱外圈;所述限位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底面,下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从而限制限位弹簧的位移。其中,所述连接支架的开口端为钩子结构。其中,所述推动气缸上设置有推动气缸电磁阀;所述推动气缸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加油进给机构包括加油进给气缸和设置在加油进给气缸上的加油进给电磁阀;所述滑轨与所述加油进给气缸的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涂油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油槽且顺着辊子滚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其中,所述装配面板上设置有螺丝孔用于固定加油装置的位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该机械手模拟手动机构打油的动作能够在产品上形成均匀的油膜,产品表面具有均匀的打油效果,使产品具有更顺畅的滑动手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装油机构;11、涂油板;111、油槽;112、挡板;2、粘油机构;21、辊子;211、滚轴;22、滑轨;231、上滑块;232、下滑块;24、推动气缸;241、第一活塞杆;25、推动气缸电磁阀;26、连接支架;261、开口端;262、封闭端;3、装配面板;31、连接板;32、螺丝孔;4、施加压力机构;41、固定件;42、固定柱;43、限位柱;44、限位弹簧;5、加油进给机构;51、加油进给气缸;511、第二活塞杆;52、加油进给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包括装油机构1、粘油机构2、装配面板3、施加压力机构4和加油进给机构5;所述装油机构1为一涂油板11,可将油均匀的涂到涂油板11表面;所述粘油机构2设置在所述装油机构1上方;所述粘油机构2包括辊子21、滑轨22、上滑块231、下滑块232和推动气缸24;所述辊子21设置在所述涂油板上11方并与涂油板11接触,用于充分吸附油;所述辊子21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26的开口端26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26的封闭端262与所述推动气缸24的第一活塞杆241固定连接,推动辊子21在涂油板11上移动;所述滑轨2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机构5,可推动滑轨22移动;所述滑轨22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与滑轨22配合滑动的上滑块231和下滑块232;所述下滑块232与所述连接支架26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块231通过一连接板31与所述装配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装配面板上设置有螺丝孔32用于固定加油装置位置,防止加油装置移动;所述施加压力机构4位于装油机构1上方并作用于涂油板11;所述施加压力机构4包括“H”形固定件41、位于固定件41四个端点处的固定柱42、套设在固定柱42外圈的限位弹簧44和位于固定柱42内侧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弹簧44形变位移的限位柱43;所述固定件41位于连接板上31方;若干所述限位柱43的上端与固定件41连接,下端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能够限制限位弹簧44的拉伸和收缩长度;所述固定柱42上端穿过所述连接板31后与所述固定件41连接,下端与所述涂油板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44套设在位于固定件41和连接板31之间的部分固定柱42外圈;所述限位弹簧44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41底面,下端与所述固定柱42连接;所述限位弹簧44在辊子21吸油时能够通过弹力向上提升与其固定连接的装油机构1,使得辊子21与涂油板11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更充分的吸附油。其中,所述连接支架26的开口端261为钩子结构;所述辊子21的两侧滚轴211与开口端261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推动气缸24上设置有推动气缸电磁阀25;所述推动气缸电磁阀25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能够给推动气缸电磁阀25通电或断电,开闭推动气缸电磁阀25,控制推动气缸24内活塞的工作从而控制第一活塞杆241的伸出和收缩。其中,所述加油进给机构5包括加油进给气缸51和设置在加油进给气缸51上的加油进给电磁阀52;所述滑轨22与所述加油进给气缸51的第二活塞杆511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电磁阀52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能够给加油进给电磁阀52通电或断电,开闭加油进给电磁阀52,控制加油进给气缸51内活塞的工作从而控制第二活塞杆511的伸出和收缩,从而使得滑轨22能够前后平移,配合辊子21的滚动给产品加油。其中,所述涂油板1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油槽111且顺着辊子21滚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112;防止装油机构1上多余的油从涂油板11四周溢出,能够顺着涂油板11两侧的油槽111流走并回收利用。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该柔性加油机械手对产品表面进行涂油时,将产品放置在顺着辊子21滚动方向的涂油板11前后两侧,使用螺钉固定装配面板3,从而固定该加油装置的位置;启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的吸油开关,PLC控制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将信号输出给推动气缸电磁阀25,推动气缸电磁阀25开启,控制压缩空气作用到推动气缸24内活塞,使得第一活塞杆241能够伸出或收缩;所述第一活塞杆241通过连接支架26带动辊子21在涂油板11上滚动吸油;与此同时,辊子21滚过涂油板11,涂油板11受到向下的压力;所述涂油板11与固定柱42固定连接,导致固定柱42下移,向下拉动限位弹簧44,限位弹簧44拉伸发生形变后产生向上的弹力,对涂油板11又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涂油板11能够与辊子21紧密贴合,辊子21能够更加充分的吸附油;辊子21充分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油机构(1)、粘油机构(2)、装配面板(3)、施加压力机构(4)和加油进给机构(5);所述装油机构(1)为一涂油板(11);所述粘油机构(2)设置在所述装油机构(1)上方;所述粘油机构(2)包括辊子(21)、滑轨(22)、上滑块(231)、下滑块(232)和推动气缸(24);所述辊子(21)设置在所述涂油板(11)上方并与涂油板(11)接触;所述辊子(21)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26)的开口端(26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26)的封闭端(262)与所述推动气缸(24)的第一活塞杆(241)固定连接,推动辊子(21)在涂油板(11)上运动;所述滑轨(2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机构(5);所述滑轨(22)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与滑轨(22)配合滑动的上滑块(231)和下滑块(232);所述下滑块(232)与所述连接支架(26)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块(231)通过一连接板(31)与所述装配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施加压力机构(4)包括“H”形固定件(41)、位于固定件(41)四个端点处的固定柱(42)、套设在固定柱(42)外圈的限位弹簧(44)和位于固定柱(42)内侧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弹簧(44)形变位移的限位柱(43);所述固定件(41)位于连接板(31)前端的上方;若干所述限位柱(43)的上端与固定件(41)连接,下端与所述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42)上端穿过所述连接板(31)后与所述固定件(41)连接,下端与所述涂油板(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44)套设在位于固定件(41)和连接板(31)之间的部分固定柱(42)外圈;所述限位弹簧(44)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41)底面,下端与所述固定柱(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加油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油机构(1)、粘油机构(2)、装配面板(3)、施加压力机构(4)和加油进给机构(5);所述装油机构(1)为一涂油板(11);所述粘油机构(2)设置在所述装油机构(1)上方;所述粘油机构(2)包括辊子(21)、滑轨(22)、上滑块(231)、下滑块(232)和推动气缸(24);所述辊子(21)设置在所述涂油板(11)上方并与涂油板(11)接触;所述辊子(21)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26)的开口端(26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支架(26)的封闭端(262)与所述推动气缸(24)的第一活塞杆(241)固定连接,推动辊子(21)在涂油板(11)上运动;所述滑轨(2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油进给机构(5);所述滑轨(22)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与滑轨(22)配合滑动的上滑块(231)和下滑块(232);所述下滑块(232)与所述连接支架(26)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块(231)通过一连接板(31)与所述装配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施加压力机构(4)包括“H”形固定件(41)、位于固定件(41)四个端点处的固定柱(42)、套设在固定柱(42)外圈的限位弹簧(44)和位于固定柱(42)内侧并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弹簧(44)形变位移的限位柱(43);所述固定件(41)位于连接板(31)前端的上方;若干所述限位柱(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龙李林柱唐亚平杨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同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