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353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公交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旋转台、支撑板、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底座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上,旋转台的一侧铰接设置在底座上,旋转台的另一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底座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旋转台以铰接边为轴转动,旋转台的内部沿着自身所在平面设置有容腔,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容腔中,且支撑板所在平面与旋转台所在平面相互平行,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支撑板伸出容腔。该公交辅助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中虽然设置有残疾人专座,但是残疾人上下车及其地不方便,尤其是坐轮椅的残疾人,现在的公交车还没有针对该类人群上下车的便捷式设计,极其不人性化的问题。

Bus auxiliar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s auxilia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rotary table, a supporting plate,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 base is fixed on the steps of a bus to and from the bus, one side of the rotary table is articulated on the base, and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tary table and the base, and the base is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rotating table to rotate on the axis of the articulated edge. The inside of the rotat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long its own plane.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he plan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rotating table.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supporting plate to extend the cavity. The bus auxiliary device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disabled getting on and off the bus, especially the disabled people in wheelchairs, although the disabled seats are provided in the bus in the prior art. The bus has not yet been designe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getting on and off the bus for this kind of people, which is extremely inhum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交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公交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公交车,又称公共汽车,城市客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在提倡绿色出行的当下,这种交通方式应该大力地推广,但是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地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方便人们出行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中虽然设置有残疾人专座,但是残疾人上下车及其地不方便,尤其是坐轮椅的残疾人,现在的公交车还没有针对该类人群上下车的便捷式设计,极其不人性化。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辅助坐轮椅的残疾人快速便捷地上下车的公交辅助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中虽然设置有残疾人专座,但是残疾人上下车及其地不方便,尤其是坐轮椅的残疾人,现在的公交车还没有针对该类人群上下车的便捷式设计,极其不人性化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辅助坐轮椅的残疾人快速便捷地上下车的公交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交辅助装置,所述公交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旋转台、支撑板、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上,所述旋转台的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台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台以铰接边为轴转动,所述旋转台的内部沿着自身所在平面设置有容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所述支撑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台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伸出所述容腔。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泵和铰接件,所述第一液压泵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液压泵上的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部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旋转台的下表面相连。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铰接件想配合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液压泵固定在所述容腔内,且所述第二液压泵上的第二活塞杆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液压泵至少设置两个。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液压泵的一侧包裹有橡胶套。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旋转台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优选地,旋转台的上表面至少设置两组LED照明灯,且所述LED照明灯嵌入在所述旋转台的上表面中。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辅助装置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的台阶了,在遇到坐轮椅的残疾人需要上车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台的一侧上升至与公交车的内部高度一致,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将位于所述旋转台内部的支撑板推出,使得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抵靠到地面上,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完全展开,则使得公交车的上客区以及下客区分别于地面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轮椅推上或者推下公交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中虽然设置有残疾人专座,但是残疾人上下车及其地不方便,尤其是坐轮椅的残疾人,现在的公交车还没有针对该类人群上下车的便捷式设计,极其不人性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上旋转台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液压泵3第一活塞杆4凹槽5铰接件6第二液压泵7第二活塞杆8旋转台9支撑板10LED照明灯11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交辅助装置,所述公交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台8、支撑板9、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上,所述旋转台8的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旋转台8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台8以铰接边为轴转动,所述旋转台8的内部沿着自身所在平面设置有容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所述支撑板9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台8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9伸出所述容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辅助装置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的台阶了,在遇到坐轮椅的残疾人需要上车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台8的一侧上升至与公交车的内部高度一致,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将位于所述旋转台8内部的支撑板9推出,使得所述支撑板9的一侧抵靠到地面上,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完全展开,则使得公交车的上客区以及下客区分别于地面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轮椅推上或者推下公交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交辅助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公交车中虽然设置有残疾人专座,但是残疾人上下车及其地不方便,尤其是坐轮椅的残疾人,现在的公交车还没有针对该类人群上下车的便捷式设计,极其不人性化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泵2和铰接件5,所述第一液压泵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液压泵2上的第一活塞杆3伸出所述底座1,且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顶部通过所述铰接件5与所述旋转台8的下表面相连,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液压泵2为竖直方向上的动力输出装置,驱动所述旋转台8的一侧升高至于公交车的内部相齐平,所述铰接件5的设置有利于所述第一活塞杆3与所述旋转台8的下表面的活动,因为所述旋转台8呈倾斜设置,直接将所述第一活塞杆3与所述旋转台8的下表面铰接起来会限制所述旋转台8的旋转角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使得所述旋转台8的调节角度更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铰接件5想配合的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放置所述铰接件5,当所述旋转台8下降至抵靠到所述底座1时,所述凹槽4可以用于放置所述铰接件5,放置所述铰接件5影响所述旋转台8的下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液压泵6,所述第二液压泵6固定在所述容腔内,且所述第二液压泵6上的第二活塞杆7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泵6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9伸出或者缩入所述旋转台,在使用时,当所述所述第一液压泵调节所述旋转台8至一侧与公交车的内部相齐平时,所述第二液压泵6启动,并且推出所述支撑板9,至所述支撑板9的一侧抵靠到地面。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二液压泵6能够平稳地推动所述支撑板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液压泵6至少设置两个,当然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第二液压泵6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多个所述第二液压泵6分别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内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9远离所述第二液压泵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台(8)、支撑板(9)、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上,所述旋转台(8)的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旋转台(8)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台(8)以铰接边为轴转动,所述旋转台(8)的内部沿着自身所在平面设置有容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所述支撑板(9)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台(8)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9)伸出所述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台(8)、支撑板(9)、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固定在公交车上下车的阶梯上,所述旋转台(8)的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旋转台(8)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1)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旋转台(8)以铰接边为轴转动,所述旋转台(8)的内部沿着自身所在平面设置有容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所述容腔中,且所述支撑板(9)所在平面与所述旋转台(8)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9)伸出所述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泵(2)和铰接件(5),所述第一液压泵(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液压泵(2)上的第一活塞杆(3)伸出所述底座(1),且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顶部通过所述铰接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贾盟毅方鹏庞松林雷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