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53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侧梁、连接法兰、移动电机、螺杆、限位杆、轨道、升降板;第一立柱顶面与第二立柱顶面共面,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顶部通过侧梁连接,侧梁上安装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下方安装有螺杆,侧梁内侧面安装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螺杆、限位杆穿过升降板,螺杆、限位杆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法兰、限位法兰;第二立柱底部安装有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升降方向稳定、折叠收纳节约空间的特点。

A barrier free lifting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a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rrier-free lifting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car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lumn, a second column, a first beam, a second beam, a third beam, a side beam, a connecting flange, a movable motor, a screw, a limit bar, a track and a lifting plate, a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column coplanar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lumn, and a top of the first column and a second column. Through the side beam connection, a mobile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beam, a screw is installed below the mobile motor, a connecting flange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ide beam,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flange, and a limited position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through hole. Second there is a track at the bottom of the column.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strong and durable, stable lifting direction, folding and storing and space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尤其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升降方向稳定、折叠收纳节约空间的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我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群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关爱。眼下,广大残疾人不仅有了自己的组织,而且以更自信的姿态,平等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共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成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各经济建设领域,政府通过培训、引导和政策扶持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以自信的姿态活跃其中,残疾人就业率的稳步提高成为社会文明的显著标志。但是,残疾人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从事一些工作时,由于下肢的伤残在行动上会产生不便,轮椅车帮助下肢残疾人可以进行一些移动活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城市也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化,大部分老年人自然规律使得他们变得行走困难,由拄拐杖到必须依靠轮椅车代步。目前城市交通趋于稳步发展阶段,市民生活离不开客车,一般的客车出入门口,均是由台阶方式上下车的,相对于正常人,残疾人和年老乘座轮椅车的人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费力地上下车,是很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升降方向稳定、折叠收纳节约空间的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侧梁、连接法兰、移动电机、螺杆、限位杆、轨道、升降板;所述第一立柱顶面与所述第二立柱顶面共面,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顶部通过侧梁连接,侧梁上安装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下方安装有螺杆,侧梁内侧面安装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螺杆、限位杆穿过升降板,螺杆、限位杆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法兰、限位法兰;第二立柱底部安装有轨道;所述第二立柱比所述第一立柱短,两根第一立柱底部通过第一横梁连接,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平行,第二立柱底部通过第二横梁连接,两根第一立柱、两根第二立柱顶部分别通过两根第三横梁连接;第二立柱底面与外侧面均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滑槽,第二立柱安装在轨道上,第二立柱沿轨道滑动,并固定;两个所述连接法兰设置在移动电机两侧的侧梁内面;所述连接法兰左侧设置有插销,插销与侧梁内侧面上设置的插销槽配合,连接法兰通过插销插入侧梁的插销槽内;所述轨道固定在客车货物厢内底板上;所述螺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螺杆、限位杆底部分别安装的定位法兰、限位法兰内均无内螺纹;所述升降板被螺杆、限位杆贯通的通孔上设置有定位法兰、限位法兰,定位法兰内与螺杆接触面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螺杆表面的外螺纹配合;移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通过外螺纹与定位法兰内的内螺纹配合,升降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横梁外侧设置有护板,护板一侧边与第一横梁一侧边连接,护板绕第一横梁与护板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侧梁通过螺栓固定,第一立柱与侧梁通过螺栓固定;该机构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该机构不使用的情况,机构通过将侧梁与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之间的螺栓拧松,第二立柱向轨道放倒,第一立柱也对第二立柱放倒方向放倒,使该机构折叠后,随轨道收纳进客车货物厢内;步骤二、当残疾人坐轮椅上车时,第二立柱通过轨道滑出,使该机构移动出客车货物厢,并使第一立柱与地面接触并垂直,第二立柱垂直于轨道;螺杆、限位杆穿过升降板后,分别安装在移动电机、限位法兰上;步骤三、升降板降至地面,轮椅通过护板形成的斜坡移动到升降板上,升降板在移动电机、螺杆的带动下,沿限位杆向上移动。升降板移动至与车厢地板平行后停止移动,轮椅通过升降板移动到车厢内;步骤四、升降板下降至地面后,拆去螺杆、限位杆、升降板,拧松侧梁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连接的螺栓,将该机构再次折叠并沿轨道送入客车货物厢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升降方向稳定、折叠收纳节约空间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参见图1,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侧梁6、连接法兰7、移动电机8、螺杆11、限位杆12、轨道13、升降板15;所述第一立柱1顶面与所述第二立柱2顶面共面,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顶部通过侧梁6连接,侧梁6上安装有移动电机8,移动电机8下方安装有螺杆11,侧梁6内侧面安装有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12;螺杆11、限位杆12穿过升降板15,螺杆11、限位杆12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第二立柱2底部安装有轨道13;所述第二立柱2比所述第一立柱1短,两根第一立柱1底部通过第一横梁3连接,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平行,第二立柱2底部通过第二横梁4连接,两根第一立柱1、两根第二立柱2顶部分别通过两根第三横梁5连接;第二立柱2底面与外侧面均设置有与轨道13配合的滑槽,第二立柱2安装在轨道13上,第二立柱2沿轨道13滑动,并固定;两个所述连接法兰7设置在移动电机8两侧的侧梁6内面;所述连接法兰7左侧设置有插销,插销与侧梁6内侧面上设置的插销槽配合,连接法兰7通过插销插入侧梁6的插销槽内;所述轨道13固定在客车货物厢内底板上;所述螺杆11、所述限位杆12与所述第一立柱1平行,螺杆11、限位杆12底部分别安装的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内均无内螺纹,且在接触面注入润滑油,使螺杆11转动时,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不移动,始终限制升降板15沿螺杆11、限位杆12移动;所述升降板15被螺杆11、限位杆12贯通的通孔上设置有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定位法兰10内与螺杆11接触面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螺杆11表面的外螺纹配合;移动电机8带动螺杆11转动,螺杆11通过外螺纹与定位法兰10内的内螺纹配合,升降板15竖直方向移动;限位杆12限制升降板15的升降方向,防止升降板15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水平面上的滑动,造成限位板被该机构的立柱或梁挂到,甚至造成升降板15上的位置偏移引发的挤压残疾人情况;所述第一横梁3外侧设置有护板14,护板14一侧边与第一横梁3一侧边连接,护板14绕第一横梁3与护板14的连接处转动;护板14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时,形成斜坡,使残疾人轮椅更容易移动上升降板15上;所述第二立柱2与所述侧梁6通过螺栓固定,第一立柱1与侧梁6通过螺栓固定;当该机构使用完毕后,将螺栓拧松,第二立柱2向轨道13放倒,第一立柱1也对第二立柱2放倒方向放倒,使该机构折叠后,随轨道13收纳进客车货物厢内;该机构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该机构不使用的情况,机构通过将侧梁6与第二立柱2、第一立柱1之间的螺栓拧松,第二立柱2向轨道13放倒,第一立柱1也对第二立柱2放倒方向放倒,使该机构折叠后,随轨道13收纳进客车货物厢内;步骤二、当残疾人坐轮椅上车时,第二立柱2通过轨道13滑出,使该机构移动出客车货物厢,并使第一立柱1与地面接触并垂直,第二立柱2垂直于轨道13;螺杆11、限位杆12穿过升降板15后,分别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侧梁(6)、连接法兰(7)、移动电机(8)、螺杆(11)、限位杆(12)、轨道(13)、升降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顶面与所述第二立柱(2)顶面共面,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顶部通过侧梁(6)连接,侧梁(6)上安装有移动电机(8),移动电机(8)下方安装有螺杆(11),侧梁(6)内侧面安装有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12);螺杆(11)、限位杆(12)穿过升降板(15),螺杆(11)、限位杆(12)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第二立柱(2)底部安装有轨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侧梁(6)、连接法兰(7)、移动电机(8)、螺杆(11)、限位杆(12)、轨道(13)、升降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顶面与所述第二立柱(2)顶面共面,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顶部通过侧梁(6)连接,侧梁(6)上安装有移动电机(8),移动电机(8)下方安装有螺杆(11),侧梁(6)内侧面安装有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限位杆(12);螺杆(11)、限位杆(12)穿过升降板(15),螺杆(11)、限位杆(12)底部分别安装有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第二立柱(2)底部安装有轨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2)比所述第一立柱(1)短,两根第一立柱(1)底部通过第一横梁(3)连接,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平行,第二立柱(2)底部通过第二横梁(4)连接,两根第一立柱(1)、两根第二立柱(2)顶部分别通过两根第三横梁(5)连接;第二立柱(2)底面与外侧面均设置有与轨道(13)配合的滑槽,第二立柱(2)安装在轨道(13)上,第二立柱(2)沿轨道(13)滑动,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法兰(7)设置在移动电机(8)两侧的侧梁(6)内面;所述连接法兰(7)左侧设置有插销,插销与侧梁(6)内侧面上设置的插销槽配合,连接法兰(7)通过插销插入侧梁(6)的插销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3)固定在客车货物厢内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无障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1)、所述限位杆(12)与所述第一立柱(1)平行,螺杆(11)、限位杆(12)底部分别安装的定位法兰(10)、限位法兰(9)内均无内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无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叶明王少黎杨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