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38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开有第一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后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前端套接有推杆,且推杆贯穿第一推杆槽,所述推杆在底杆内的一端与底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且推杆贯穿第二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汽车前端在撞击时,撞击点对一个推杆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推杆通过传动装置使相邻的推杆上前也接受撞击力,这样就使受力点增多,并且还有很多弹簧的缓冲装置很好的保护了车身,更好的保护了驾驶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为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虽然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危险;现在的汽车前后都会安装保险杠,主要是为了保护车辆在撞击的时候保护车架从而保护驾驶人,尤其是前端保险杠,比后端保险杠重要的多;现有的保险杠一般都是按照车头的形状来制造,所以一般都是圆弧状的保险杠,这样在撞击时的受力点只会变为一个端点,受力增大,对车身造成的损坏会更大,容易对驾驶人造成危害,所以需要一种装置能使圆弧状内的保险杠受力均匀,且又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开有第一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后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前端套接有推杆,且推杆贯穿第一推杆槽,所述推杆在底杆内的一端与底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且推杆贯穿第二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所述第二承载杆中间横向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下两侧均开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套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两端均套接有第二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在第一传动杆内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内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杆后侧中间开有弹簧槽,所述限位杆后端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穿过弹簧槽与活动槽后侧连接,所述推杆在保险杠内前端与第一承载杆之间的一段中间两侧均开有固定杆槽,两个所述固定杆槽上下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固定杆,且两个第二传动杆均与相邻的推杆上的固定杆套接。优选的,所述推杆之间的距离在十至二十厘米之间且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推杆在保险杠外的一端与保险杠的距离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前端在撞击时,撞击点对一个推杆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推杆通过传动装置使相邻的推杆上前也接受撞击力,这样就使受力点增多,并且还有很多弹簧的缓冲装置很好的保护了车身,更好的保护了驾驶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杆右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险杠、2第一承载杆、21第一推杆槽、3底杆、31第一弹簧、4推杆、41第二推杆槽、5第二承载杆、51活动槽、6限位杆、61限位槽、7第一传动杆、71第二传动杆、72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81弹簧槽、9固定杆、91固定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1,保险杠1为中空结构,保险杠1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2,第一承载杆2开有第一推杆槽21。保险杠1内后端连接有底杆3,底杆3前端套接有推杆4,且推杆4贯穿第一推杆槽21,推杆4在底杆3内的一端与底杆3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保险杠1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41,且推杆4贯穿第二推杆槽41。推杆4之间的距离在十至二十厘米之间且均匀分布,推杆4在保险杠1外的一端与保险杠1的距离保持一致。保险杠1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2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5,第二承载杆5中间横向开有活动槽51。活动槽51上下两侧均开有限位槽61,两个限位槽61之间套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套接有第一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7两端均套接有第二传动杆71,两个第二传动杆71在第一传动杆7内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内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2。第一传动杆7后侧中间开有弹簧槽81,限位杆6后端连接有第三弹簧8,且第三弹簧8穿过弹簧槽81与活动槽51后侧连接。推杆4在保险杠1内前端与第一承载杆2之间的一段中间两侧均开有固定杆槽91,两个固定杆槽91上下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固定杆9,且两个第二传动杆71均与相邻的推杆4上的固定杆9套接。工作原理:由于几个推杆4与保险杠1之间的距离一样,所以推杆4端部之间组成的也是弧形,所以汽车撞击时先接触到一个推杆4对其进行挤压。当一个推杆4受到挤压时会向保险杠1内运动,由于推杆4上的固定杆9与第二传动杆71铰接,第二传动杆71通过第二弹簧72与第一传动杆7连接,且第一传动杆7与限位杆6套接,形成了杠杆,所以一个推杆4向内运动会使另一个推杆4向外运动,使另一个推杆4接触撞击点,此时两个推杆4同时接触撞击物分担撞击力。由于两个推杆4之间会错位,所以第一传动杆7和第二传动杆71之间的套接很好的解决了距离变化问题。当两个推杆4同时受到挤压时,会同时向内运动,限位杆6会沿着限位槽61向后运动,此时第二弹簧72受到挤压。当两个推杆4之间错位时,第一传动杆7会小幅旋转,第三弹簧8就会在弹簧槽81内活动以适应不同位置。两个推杆4都向内运动对第一弹簧31进行挤压,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8都起到了缓冲作用,让撞击力减弱。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1)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1)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2),所述第一承载杆(2)开有第一推杆槽(21);所述保险杠(1)内后端连接有底杆(3),所述底杆(3)前端套接有推杆(4),且推杆(4)贯穿第一推杆槽(21),所述推杆(4)在底杆(3)内的一端与底杆(3)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1);所述保险杠(1)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41),且推杆(4)贯穿第二推杆槽(41);所述保险杠(1)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7)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5),所述第二承载杆(5)中间横向开有活动槽(51);所述活动槽(51)上下两侧均开有限位槽(61),两个所述限位槽(61)之间套接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套接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两端均套接有第二传动杆(71),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71)在第一传动杆(7)内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内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2);所述第一传动杆(7)后侧中间开有弹簧槽(81),所述限位杆(6)后端连接有第三弹簧(8),且第三弹簧(8)穿过弹簧槽(81)与活动槽(51)后侧连接;所述推杆(4)在保险杠(1)内前端与第一承载杆(2)之间的一段中间两侧均开有固定杆槽(91),两个所述固定杆槽(91)上下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固定杆(9),且两个第二传动杆(71)均与相邻的推杆(4)上的固定杆(9)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1)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1)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2),所述第一承载杆(2)开有第一推杆槽(21);所述保险杠(1)内后端连接有底杆(3),所述底杆(3)前端套接有推杆(4),且推杆(4)贯穿第一推杆槽(21),所述推杆(4)在底杆(3)内的一端与底杆(3)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1);所述保险杠(1)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41),且推杆(4)贯穿第二推杆槽(41);所述保险杠(1)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7)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5),所述第二承载杆(5)中间横向开有活动槽(51);所述活动槽(51)上下两侧均开有限位槽(61),两个所述限位槽(61)之间套接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套接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第一传动杆(7)两端均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越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