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351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本体、螺旋桨、V型尾翼、垂直尾翼、叶片、后视镜及轮胎,车身本体安装有后视镜和轮胎,后视镜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并且轮胎可伸缩进入车身本体的底部;螺旋桨位于车身本体的尾部,V型尾翼位于螺旋桨的斜上方,垂直尾翼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V型尾翼活动连接,垂直尾翼的另一侧连接有叶片,叶片绕垂直翼360°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在地面上像汽车一样安全行驶,也能够垂直起降进行飞行,不对周围的车辆产生影响,经济、安全、实用,同时满足航空适航和道路交通相关法规规定。

A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dual purpose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nd-air dual-purpose vehicle fo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which comprises a body body, a propeller, a V-tail, a vertical tail, a blade, a rearview mirror and a tir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arview mirror and a tire. The rearview mirror can be retracted into the body and the tire can be retracted into the bottom of the body. Located at the tail of the body, the V-shaped tail fin is located above the oblique angle of the propeller.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tail fin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V-shaped tail fin through the connector. The other side of the vertical tail fin is connected with a blade. The blade rotates 360 degrees around the vertical wing.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travel safely on the ground like a car, but also can take off and land vertically to fly without affecting the surrounding vehicles. It is economical, safe and practical, and meets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aviation airworthiness and road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
技术介绍
飞行汽车,可以在空中飞行或在陆地上行驶,可以从一辆公路汽车通过结构的转换变为一架飞机;它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又可以在空中飞行,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然而,现有的飞行汽车,由于其车体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相应的控制系统处理过程繁琐,导致其车体结构较大,车身较重,操作控制非常复杂,飞行的安全性不够稳定,并且难以实现迅速、稳定的垂直起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控制简单,飞行安全、稳定的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本体、螺旋桨、V型尾翼、垂直尾翼、叶片、收纳槽外壳、后视镜及轮胎;所述车身本体安装有所述后视镜和所述轮胎,所述后视镜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且所述轮胎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的底部;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车身本体的尾部,所述V型尾翼位于所述车身本体的上方,所述垂直尾翼的一侧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V型尾翼连接,所述垂直尾翼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绕所述垂直尾翼360°转动;所述收纳槽外壳旋转进入所述车身本体的一侧,露出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所述垂直尾翼的收纳。采用该装置的好处为: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陆空两用汽车在飞行模式时,收纳槽外壳打开,垂直尾翼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的状态同时收纳槽外壳关闭并完全覆盖收纳槽,叶片同时水平展开并能围绕垂直尾翼360°旋转,螺旋桨及叶片共同带给汽车向上的推力,使其能够在空中飞行;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陆空两用汽车在地面行驶模式时,此时收纳槽外壳打开并旋转进入车身本体内部,叶片停止旋转并紧贴在垂直尾翼的表面,垂直尾翼通过旋转机构旋转至与车身本体平行的位置,V型尾翼进一步旋转使垂直尾翼完全进入收纳槽后,收纳槽外壳转出并完全覆盖收纳槽。进一步,所述收纳槽外壳的数量为2个,且2个所述收纳槽外壳分别位于所述车身本体的一侧;进一步所述V型尾翼的数量为2个,且2个所述V型尾翼一体连接;进一步所述垂直尾翼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模式转换器、GPS定位模块、姿态检测模块、无线电通讯模块、中控屏及车身稳定模块;所述模式转换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通过第二输入端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姿态检测模块通过第三输入接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无线电通讯模块通过通讯接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中控屏通过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车身稳定系统通过第三输出端口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模式转换器用于切换陆空两用汽车的驾驶模式,GPS定位模块用于目的地的导航及定位,姿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陆空两用汽车的姿态信息并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数据做出相应判断并发送指令至车身稳定模块,车身稳定模块则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稳定及调整车身,无线电通讯模块用于与外界的通讯联系,中控屏用于实时显示陆空两用汽车的姿态数据和定位信息。进一步,所述姿态检测模块包括高度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处理器及无线数据发送模块;所述高度传感器、所述陀螺仪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无线数据发送模块通过通讯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陆空两用汽车的飞行高度,陀螺仪用来测量陆空两用汽车飞行时的角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陆空两用汽车行驶时的加速度,通过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处理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低通滤波器、放大器及A/D转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用来降低干扰信号对数据精度的影响,所述放大器用于放大经过所述低通滤波器处理的数据,所述A/D转换器将经过放大的数据转换成带标度的数据。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既可以在地面上像汽车一样安全行驶,也能够在任意路况下垂直起降进行飞行,不对周围的车辆产生影响,经济、安全、实用,同时满足航空适航和道路交通相关法规规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飞行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陆地行驶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姿态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处理器的结构框图;在图1-图5中:1-车身本体,2-螺旋桨,3-V型尾翼,4-垂直翼,5-扇叶,6-旋转外壳,7-后视镜,8-轮胎,9-控制系统,10-模式切换器,11-GPS定位模块,12-姿态检测模块,13-无线电通讯模块,14-中控台,15-车身稳定模块;121-高度传感器,122-陀螺仪,123-加速度传感器,124-处理器,125-无线数据发送模块,126-低通滤波器,127-放大器,128-A/D转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本体1、螺旋桨2、V型尾翼3、垂直尾翼4、叶片5、收纳槽外壳6、后视镜7及轮胎8;车身本体1安装有后视镜7和轮胎8,后视镜7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且所述轮胎8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的底部;螺旋桨2位于车身本体1的尾部,V型尾翼3位于车身本体1的上方,垂直尾翼4的一侧通过旋转机构与V型尾翼3连接,垂直尾翼4的另一侧连接有叶片5,叶片5绕垂直翼4360°转动;收纳槽外壳6旋转进入车身本体1的一侧,露出收纳槽,收纳槽用于垂直尾翼5的收纳。具体的,收纳槽外壳6的数量为2个,且2个收纳槽外壳6分别位于车身本体1的一侧。具体的,V型尾翼3的数量为2个,且2个V型尾翼3一体连接。具体的,垂直尾翼4的数量为2个。具体的,车身本体1还包括有控制系统9,控制系统9包括模式转换器10、GPS定位模块11、姿态检测模块12、无线电通讯模块13、中控屏14及车身稳定模块15;模式转换器10与控制系统9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GPS定位模块11通过第二输入端口与控制系统9连接,姿态检测模块12通过第三输入接口与控制系统9连接,无线电通讯模块13通过通讯接口与控制系统9连接;中控屏14通过第一输出端口与控制系统9连接,车身稳定系统15通过第三输出端口与控制系统9连接。具体的,姿态检测模块12包括高度传感器121、陀螺仪122、加速度传感器123、处理器124及无线数据发送模块125;高度传感器121、陀螺仪122及加速度传感器123均与处理器124电连接,无线数据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1)、螺旋桨(2)、V型尾翼(3)、垂直尾翼(4)、叶片(5)、收纳槽外壳(6)、后视镜(7)及轮胎(8);所述车身本体(1)安装有所述后视镜(7)和所述轮胎(8),所述后视镜(7)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且所述轮胎(8)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的底部;所述螺旋桨(2)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的尾部,所述V型尾翼(3)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的上方,所述垂直尾翼(4)的一侧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V型尾翼(3)连接,所述垂直尾翼(4)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叶片(5),所述叶片(5)绕所述垂直翼(4)360°转动; 所述收纳槽外壳(6)旋转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的一侧,露出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所述垂直尾翼(5)的收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1)、螺旋桨(2)、V型尾翼(3)、垂直尾翼(4)、叶片(5)、收纳槽外壳(6)、后视镜(7)及轮胎(8);所述车身本体(1)安装有所述后视镜(7)和所述轮胎(8),所述后视镜(7)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且所述轮胎(8)可伸缩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的底部;所述螺旋桨(2)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的尾部,所述V型尾翼(3)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的上方,所述垂直尾翼(4)的一侧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V型尾翼(3)连接,所述垂直尾翼(4)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叶片(5),所述叶片(5)绕所述垂直翼(4)360°转动;所述收纳槽外壳(6)旋转进入所述车身本体(1)的一侧,露出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所述垂直尾翼(5)的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外壳(6)的数量为2个,且2个所述收纳槽外壳(6)分别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尾翼(3)的数量为2个,且2个所述V型尾翼(3)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尾翼(4)的数量为2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1)还包括有控制系统(9),所述控制系统(9)包括模式转换器(10)、GP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