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飞轮的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50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减速机领域,涉及一种带有飞轮的减速机,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内由一隔离体隔开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穿设有出力轴,第二腔室内穿设有入力轴,出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针轴承、输出齿轮和第二滚针轴承,入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珠轴承、飞轮、转子和第二滚珠轴承,出力轴和入力轴之间通过两组齿轮组传递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飞轮自重和转动惯性,在不使用变频器的情况下使减速机达到缓慢起停的效果,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可用于行车减速机上。

Reducer with flywheel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educers, and relates to a reducer with flywheels, including a gear box, in which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are separated by an isolator,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shaft, the secon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needle roller bearing, an output gear and a second chamber. Two needle roller bearings, the first ball bearing, flywheel, rotor and second ball bearing are arranged on the input shaft in turn, and the power is transmitted between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input shaft through two groups of gears.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self-weight of the flywheel and the rotating inertia to make the reducer achieve the effect of slow start and stop without using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has higher safety and lower cost, and can be used on the driving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飞轮的减速机
本技术属于减速机领域,涉及一种带有飞轮的减速机。
技术介绍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现有减速机在从入力轴传递动力至出力轴的过程中,由于电机启动速度较快,出力轴可在极短的时间里由零速加速到稳定运转速度,若需使这一加速过程的时间延长,一般采用加装变频器的方式,控制电机的加速度,从而控制出力轴的加速度,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且有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飞轮的减速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带有飞轮的减速机,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由一隔离体隔开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穿设有出力轴,第二腔室内穿设有入力轴;所述出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针轴承、输出齿轮和第二滚针轴承,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分别嵌入第一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输出齿轮通过键连接安装于出力轴上;所述入力轴为齿轮轴,入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珠轴承、飞轮、转子和第二滚珠轴承,第一滚珠轴承嵌入隔离体上的凹槽内,飞轮的一端面抵于第一滚珠轴承上,飞轮的另一端面抵于入力轴的轴肩上,转子连接于入力轴的中部,第二滚珠轴承嵌入第二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齿轮组,用于出力轴和入力轴之间传递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轴及安装于第一齿轮轴上的第三滚针轴承和第一齿轮,第三滚针轴承安装于第一齿轮轴的中部且与第一腔室内壁接触配合,第一齿轮键连接安装于第一齿轮轴上,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和键连接安装于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轴分别与输出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分别与入力轴和第二齿轮轴啮合,第一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滚珠轴承和第四滚珠轴承,第二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滚珠轴承和第六滚珠轴承,第三滚珠轴承、第四滚珠轴承、第五滚珠轴承和第六滚珠轴承分别嵌入第一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飞轮的自重,电机启动缓慢,使得出力轴的转速缓慢增长,直到稳定,电机停止时,由于飞轮的惯性,使得入力轴缓慢停止,从而使得出力轴缓慢停止。这种利用飞轮自重和转动惯性,在不使用变频器的情况下使减速机达到缓慢起停的效果,无需电子控制,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可用于行车减速机上,使所吊物体不会因电机的起停而产生剧烈晃动,运输更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标号如下:1齿轮箱、2隔离体、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入力轴、6出力轴、7第一滚针轴承、8输出齿轮、9第二滚针轴承、10第一滚珠轴承、11飞轮、12转子、13第二滚珠轴承、14第一齿轮轴、15第三滚针轴承、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轴、18第二齿轮、19第三滚珠轴承、20第四滚珠轴承、21第五滚珠轴承、22第六滚珠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技术。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技术,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带有飞轮11的减速机,包括齿轮箱1,齿轮箱1内由一隔离体2隔开成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内穿设有出力轴6,第二腔室4内穿设有入力轴5。出力轴6上依次设有第一滚针轴承7、输出齿轮8和第二滚针轴承9,第一滚针轴承7和第二滚针轴承9分别嵌入第一腔室3内壁上的凹槽内,输出齿轮8通过键连接安装于出力轴6上。入力轴5为齿轮轴,入力轴5上依次设有第一滚珠轴承10、飞轮11、转子12和第二滚珠轴承13,第一滚珠轴承10嵌入隔离体2上的凹槽内,飞轮11的一端面抵于第一滚珠轴承10上,飞轮11的另一端面抵于入力轴5的轴肩上,转子12连接于入力轴5的中部,第二滚珠轴承13嵌入第二腔室4内壁上的凹槽内。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齿轮组,用于出力轴6和入力轴5之间传递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轴14及安装于第一齿轮轴14上的第三滚针轴承15和第一齿轮16,第三滚针轴承15安装于第一齿轮轴14的中部且与第一腔室3内壁接触配合,第一齿轮16键连接安装于第一齿轮轴14上,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17和键连接安装于第二齿轮轴17上的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轴14分别与输出齿轮8和第二齿轮18啮合,第一齿轮16分别与入力轴5和第二齿轮轴17啮合,第一齿轮轴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滚珠轴承19和第四滚珠轴承20,第二齿轮轴1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滚珠轴承21和第六滚珠轴承22,第三滚珠轴承19、第四滚珠轴承20、第五滚珠轴承21和第六滚珠轴承22分别嵌入第一腔室3内壁上的凹槽内。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总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飞轮的减速机,包括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内由一隔离体隔开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穿设有出力轴,第二腔室内穿设有入力轴;所述出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针轴承、输出齿轮和第二滚针轴承,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分别嵌入第一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输出齿轮通过键连接安装于出力轴上;所述入力轴为齿轮轴,入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珠轴承、飞轮、转子和第二滚珠轴承,第一滚珠轴承嵌入隔离体上的凹槽内,飞轮的一端面抵于第一滚珠轴承上,飞轮的另一端面抵于入力轴的轴肩上,转子连接于入力轴的中部,第二滚珠轴承嵌入第二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齿轮组,用于出力轴和入力轴之间传递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轴及安装于第一齿轮轴上的第三滚针轴承和第一齿轮,第三滚针轴承安装于第一齿轮轴的中部且与第一腔室内壁接触配合,第一齿轮键连接安装于第一齿轮轴上,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轴和键连接安装于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轴分别与输出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分别与入力轴和第二齿轮轴啮合,第一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三滚珠轴承和第四滚珠轴承,第二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滚珠轴承和第六滚珠轴承,第三滚珠轴承、第四滚珠轴承、第五滚珠轴承和第六滚珠轴承分别嵌入第一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飞轮的减速机,包括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内由一隔离体隔开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穿设有出力轴,第二腔室内穿设有入力轴;所述出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针轴承、输出齿轮和第二滚针轴承,第一滚针轴承和第二滚针轴承分别嵌入第一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输出齿轮通过键连接安装于出力轴上;所述入力轴为齿轮轴,入力轴上依次设有第一滚珠轴承、飞轮、转子和第二滚珠轴承,第一滚珠轴承嵌入隔离体上的凹槽内,飞轮的一端面抵于第一滚珠轴承上,飞轮的另一端面抵于入力轴的轴肩上,转子连接于入力轴的中部,第二滚珠轴承嵌入第二腔室内壁上的凹槽内;第一腔室内还设有齿轮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宽陈和平魏练荣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