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75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43
本申请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胎一种轮胎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胎圈部的胎体层,设置在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配置在胎面部左右的一对胎侧部,位于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位于相当于胎侧部的胎体层与内衬层之间的加强橡胶层;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第二加强橡胶层为硬质材料层;第一强橡胶层靠近胎面部,第二加强橡胶层靠近胎圈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既无需减薄加强橡胶层的厚度,进而改善充气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亦无需增加加强橡胶层的厚度,进而改善零气压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缺气保用轮胎顾名思义在漏气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所以这种轮胎又称为安全轮胎或零压轮胎。一般轮胎在失去轮胎压力的时候,轮胎在眨眼间就能像烂泥一样脱离轮毂,仅靠轮毂来与地面接触。而缺气保用轮胎与一般轮胎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拥有非常有韧性和支撑性的胎壁,当轮胎发生爆胎或者突然泄气的时候,这样的设计可保证轮胎与轮毂还可以结合起来并给予车辆一定的支撑,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轮胎,尤其是缺气保用轮胎,主要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所述胎圈部的胎体层、设置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配置在该胎面部左右的一对胎侧部、位于上述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位于相当于胎侧部部分的胎体层与内衬层之间的加强橡胶层。这类结构设计虽然可以避免胎侧部因受力超过破坏界限而产生裂纹,提高轮胎在零气压状态下的耐久性。然而,这类轮胎胎侧部的加强橡胶层比较硬,在充气状态行驶过程中会导致乘坐舒适性严重下降;而且,在零气压状态行驶过程中因应力过度集中,容易造成胎侧部大量产热但散热慢而造成轮胎快速损坏,使得轮胎零气压耐久性能急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缺气保用轮胎充气状态下的舒适性和零气压状态下的耐久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胎,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所述胎圈部的胎体层,设置在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配置在所述胎面部左右的一对胎侧部,位于所述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位于相当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的加强橡胶层,所述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为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面部,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圈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橡胶层和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的邵氏A硬度差为4~62。优选的,所述第一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之间的复合面为斜面,其与所述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在90°以下。优选的,所述复合面相对于所述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的投影长度占所述加强橡胶层总长度的10%~62%。优选的,所述复合面与所述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66°。优选的,所述胎面部和所述胎体层之间还设有冠带层。优选的,所述胎面部和所述胎体层之间还设有带束层。优选的,所述胎圈部内设有胎圈芯。综上所述,本申请轮胎的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第二加强橡胶层为硬质材料层,软质的第一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面部,硬质的第二加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圈部。因而,本申请轮胎通过采用多个橡胶层的复合设计,使得胎侧部软硬适中,可有效增加变形范围和形变幅度,避免零气压状态时应力过度集中而造成轮胎过早损坏,使得相同条件下应力较为集中的胎侧部的生热量减少,从而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当作为缺气保用轮胎使用时,优化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减少应力过度集中,避免由应力过度集中造成的轮胎过早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既无需减薄加强橡胶层的厚度,进而改善充气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亦无需增加加强橡胶层的厚度,进而改善零气压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耐久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轮胎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轮胎中加强橡胶层的展开结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胎体层1、胎面部2、带束层3、内衬层4、胎侧部5、第一加强橡胶层6、第二加强橡胶层7、复合面67、冠带层8、胎圈芯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轮胎一种轮胎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胎圈部的胎体层1,设置在胎体层1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2,配置在胎面部2左右的一对胎侧部5,位于胎体层1内侧的内衬层4,位于相当于胎侧部5的胎体层1与内衬层4之间的加强橡胶层;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6和第二加强橡胶层7,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第二加强橡胶层7为硬质材料层;第一强橡胶层靠近胎面部2,第二加强橡胶层7靠近胎圈部。轮胎径向外侧具体指:以轮胎轴承为旋转轴,沿其外圆方向向外的一侧。因而,胎面部2可表现为轮胎与地面滚动接触的一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加强橡胶层6和第二加强橡胶层7的邵氏A硬度差为4~62。其中,软质材料层的邵氏A硬度为41~85,硬质材料层的邵氏A硬度为45~10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轮胎,在充气状态行驶过程中,胎面部2受到的应力会传递并集中在胎体层1和胎侧部5,软质的第一加强橡胶层6可缓冲胎侧部5的部分应力,减少胎体层1的受力,增强汽车的行驶舒适性能;在零气压状态行驶过程中,集中在胎侧部5的应力大大提高,将靠近胎圈部的第二加强橡胶层7设为硬质材料层,可适当舒缓胎侧部5过于集中的应力,提高轮胎的行驶耐久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软质的第一加强橡胶层6和硬质的第一加强橡胶层6复合压出成型的技术,替换现有一体成型的硬质加强橡胶层。这样的结构设计,既无需减薄加强橡胶层的厚度,改善充气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亦无需增加加强橡胶层的厚度,改善零气压状态下轮胎的行驶耐久性能。实现了提高缺气保用轮胎充气状态下的舒适性和零气压状态下的耐久性能的专利技术目标。进一步的,第一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7之间的复合面67为斜面,其与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α在90°以下。如此,有利于加强橡胶层的受力平顺过度,避免应力过度集中而造成轮胎的过早损坏。进一步的,加强橡胶层的复合面67相对于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的投影长度X占加强橡胶层总长度L的10%~62%。进一步的,复合面67与加强橡胶层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66°。更进一步的,胎面部2和胎体层1之间还设有冠带层8。胎面部2和胎体层1之间还设有带束层3。胎圈部内设有胎圈芯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所述胎圈部的胎体层,设置在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配置在所述胎面部左右的一对胎侧部,位于所述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位于相当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的加强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为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面部,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包括:胎圈部,一端连接所述胎圈部的胎体层,设置在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部,配置在所述胎面部左右的一对胎侧部,位于所述胎体层内侧的内衬层,位于相当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的加强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橡胶层包括第一加强橡胶层和第二加强橡胶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为软质材料层,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为硬质材料层;所述第一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面部,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靠近所述胎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橡胶层和所述第二加强橡胶层的邵氏A硬度差为4~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尧李和荣黄俊奇林晓昱戴小靖
申请(专利权)人: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