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863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该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飞轮壳,其设有通风孔和排尘孔,该通风孔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凹槽;以及飞轮壳盖板,其为百叶窗,该百叶窗的板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百叶窗口,所述飞轮壳盖板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该挡板的内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飞轮壳的凹槽配合的滑动筋条。该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由原来的螺栓紧固改为滑动式卡槽紧固,根据优化设计理念这种紧固方式不仅简单实用,大大减少零件数量,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飞轮壳上的盖板有四颗螺栓固定,根据精益设计理念,70%~80%的故障是由螺纹紧固件直接导致的,螺纹紧固件是高质量的最大敌人,精益设计要求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部件数量。发动机飞轮壳盖板位置处用4颗螺栓仅仅是起到紧固的作用,飞轮壳该处的盖板,用四颗螺栓紧固不符合精益设计的理念,具有较大的零件故障隐患。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该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由原来的螺栓紧固改为滑动式卡槽紧固,根据优化设计理念这种紧固方式不仅简单实用,大大减少零件数量,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包括:飞轮壳,其设有通风孔和排尘孔,该通风孔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凹槽;以及飞轮壳盖板,其为百叶窗,该百叶窗的板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百叶窗口,所述飞轮壳盖板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该挡板的内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飞轮壳的凹槽配合的滑动筋条。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筋条为非连续筋条。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筋条包括间隔设置的:滑口筋条、中部筋条和尾部筋条,所述中部筋条和尾部筋条之间设置有第一凸筋夹条和第二凸筋夹条,所述凹槽的中间设置有凸筋。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口筋条、中部筋条和尾部筋条的宽度和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由原来的螺栓紧固改为滑动式卡槽紧固,根据优化设计理念这种紧固方式不仅简单实用,大大减少零件数量,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的飞轮壳盖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的飞轮壳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的飞轮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具体包括:飞轮壳2和飞轮壳盖板1,飞轮壳盖板1设置在飞轮壳2的开口处,飞轮壳盖板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起支撑和遮挡作用,该盖板的固定方式由原来的螺栓紧固改为滑动式卡槽紧固,根据优化设计理念这种紧固方式不仅简单实用,大大减少零件数量,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具体来讲,飞轮壳2设有通风孔和排尘孔,在通风孔的外侧安装有飞轮壳盖板1,能够将飞轮壳内热量、粉尘等排到飞轮壳外,降低离合器故障,提高发动机可靠性。飞轮壳2通风孔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凹槽9,用于与飞轮壳盖板1滑配,凹槽加工方便,减少了材料,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零件装配后的可靠性,减少了零件装配的数量。优选的,凹槽9的中间设置有凸筋10,防止了飞轮壳盖板扣入飞轮壳凹槽后往回移动。飞轮壳盖板1为百叶窗,其板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百叶窗口,能够将飞轮壳内热量、粉尘等排到飞轮壳外,降低离合器故障,提高发动机可靠性。飞轮壳盖板1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3,挡板3的内侧相对设置有滑动筋条,这些滑动筋条主要用来与飞轮壳的相应位置处的凹槽9配合,该凹槽对飞轮壳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不影响,仅仅起到配合作用。盖板两侧的挡板高度不易过大,不超过所要配合的飞轮壳盖板板面的一半。优选的,滑动筋条为非连续筋条,具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滑口筋条4、中部筋条5和尾部筋条8,主要是用来导向的,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求还能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飞轮壳盖板装配的方向,依次是从滑口筋条4处到尾部筋条8处。优选的,滑口筋条4、中部筋条5和尾部筋条8的宽度、高度尺寸可以一致,中部筋条5和尾部筋条8的长度也可以一致。优选的,中部筋条5和尾部筋条8之间设置有第一凸筋夹条6和第二凸筋夹条7,第一凸筋夹条6和第二凸筋夹条7之间的间隙用于卡接凸筋10,这样就防止了盖板扣入飞轮壳凹槽后往回移动。第一凸筋夹条6和第二凸筋夹条7的长宽高尺寸一致,中间的间隙尺寸根据所设计的凸筋来确定配综上,该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由原来的螺栓紧固改为滑动式卡槽紧固,根据优化设计理念这种紧固方式不仅简单实用,大大减少零件数量,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壳,其设有通风孔和排尘孔,该通风孔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凹槽;以及飞轮壳盖板,其为百叶窗,该百叶窗的板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百叶窗口,所述飞轮壳盖板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该挡板的内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飞轮壳的凹槽配合的滑动筋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壳,其设有通风孔和排尘孔,该通风孔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凹槽;以及飞轮壳盖板,其为百叶窗,该百叶窗的板面开设有多个并排的百叶窗口,所述飞轮壳盖板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挡板,该挡板的内侧相对设置有与所述飞轮壳的凹槽配合的滑动筋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盖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萍李业聪王羽田战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