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胎带束层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33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子午胎带束层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的轴向两端分别铺设有零度带束层,所述零度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压合连接,所述子午轮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的纤维帘布带束层,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零度带束层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型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轮胎胎肩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提高,有效的缓解了轮胎出现肩空的现象以及有效的解决了纤维帘布带束层变形的问题,提升了轮胎的耐久性能,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午胎带束层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
本技术属于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子午胎带束层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
技术介绍
带束层是子午胎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其结构将直接影响子午胎的使用寿命,对于载重子午胎来说,带束层结构的设计更是尤为重要。目前,传统的载重子午胎中采用的带束层一般为“3+0结构”,即由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构成,但当子午胎的圆周面受力时,带束层中各层间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会使子午胎胎肩的应力集中部位受到交变载荷作用,耐久性能不佳。因此,在传统带束层结构两端外包一层纤维帘布带束层,以降低胎肩部位在交变载荷下出现由疲劳破坏引起的肩空、肩裂等现象的风险,虽然增加了纤维帘布带束层之后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传统带束层结构之间自然形成的密闭空间过大,导致带束层端部出现肩空以及纤维帘布带束层变形过大等问题,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设计一种子午胎带束层有效避免子午胎出现肩空和纤维帘布带束层变形过大的技术问题,提高子午轮胎的耐久性能和使用寿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子午胎带束层以及包含该带束层的子午胎,能够有效避免肩空和纤维帘布带束层变形过大的问题,提高子午胎的耐久性,延长子午胎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的轴向两端分别铺设有零度带束层,所述零度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带束层的轴向端点沿背离所述子午胎中心的方向均突出于所述第一带束层和所述零度带束层,所述子午轮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的纤维帘布带束层,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零度带束层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型胶,所述第一型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包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的轴向端部外侧,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第一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分别搭接。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第一带束层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型胶,所述第二型胶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铺设于所述第三带束层与所述零度带束层的径向外侧,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的轴向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带束层径向内侧面的径向下方。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沿靠近所述子午胎中心方向的轴向端点与所述零度带束层搭接,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沿背离所述子午胎中心方向的轴向端点位于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径向内侧面的径向下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为所述子午胎胎面宽度的80%-9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且位于所述子午胎同一轴向端部的所述第一带束层的端面与第二带束层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0mm-20mm。作为优选,所述零度带束层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带束层宽度的10%-20%。作为优选,所述零度带束层的首端和尾端的周向搭接长度为30mm-50mm。一种子午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压合有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子午胎带束层通过填充与所述第一空腔形状相契合的第一型胶或同时填充与所述第二空腔形状相契合的第二型胶,将纤维帘布带束层与传统带束层结构之间自然形成的密闭空间充分填充,使轮胎胎肩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提高,有效的缓解了轮胎出现肩空的现象以及有效的解决了纤维帘布带束层变形的问题,提升了轮胎的耐久性能,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子午胎带束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子午胎带束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子午胎带束层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0、零度带束层;11、第一带束层;12、第二带束层;13、第三带束层;14、纤维帘布带束层;15、第一空腔;16、第一型胶;17、第二空腔;18、第二型胶;20、胎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圆周方向为周向,沿半径的方向为径向;且沿半径增大的方向为径向向外,沿半径减小的方向为径向向内;轮胎的转轴为轴向,沿轴向且朝向子午胎中心的方向为轴向内端,沿轴向且背离子午胎中心的方向为轴向外端;过轮胎转轴的截面为轮胎的横向断面,图1、图2、图3中为横向断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且图1、图2、图3中的水平方向为轮胎转轴方向,竖直方向为径向方向;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11、第二带束层12和第三带束层13,所述第三带束层13的轴向两端分别铺设有零度带束层10,所述零度带束层10与所述第二带束层12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带束层12为工作层,为主要受力部件,所述第二带束层12的轴向端点沿背离所述子午胎中心的方向均突出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1和所述零度带束层10,即所述第二带束层12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1的轴向宽度,同时,所述第二带束层12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1与所述第一带束层11轴向两侧的所述零度带束层10轴向宽度之和。所述子午轮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的纤维帘布带束层14,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14与所述第二带束层12及所述零度带束层10形成第一空腔15,所述第一空腔15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空腔15的第一型胶16,所述第一型胶16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15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子午胎带束层通过填充所述第一型胶16,将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14与所述第二带束层12之间自然形成的密闭空间充分填充,使轮胎胎肩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提高,有效的缓解了轮胎出现肩空的现象以及有效的解决了纤维帘布带束层14变形的问题,提升了轮胎的耐久性能。继续参见图1,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14包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1、第二带束层12和零度带束层10的轴向端部外侧,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14与第一带束层11和零度带束层10分别搭接。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14与所述第二带束层12及所述第一带束层11形成第二空腔17,所述第二空腔17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二空腔17的第二型胶18,所述第二型胶18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空腔17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使轮胎胎肩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提高,有效的缓解了轮胎出现肩空的现象以及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的轴向两端分别铺设有零度带束层,所述零度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带束层的轴向端点沿背离所述子午胎中心的方向均突出于所述第一带束层和所述零度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午轮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的纤维帘布带束层,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零度带束层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型胶,所述第一型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午胎带束层,包括沿子午胎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压合连接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的轴向两端分别铺设有零度带束层,所述零度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带束层的轴向端点沿背离所述子午胎中心的方向均突出于所述第一带束层和所述零度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午轮胎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子午胎轴向的纤维帘布带束层,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零度带束层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型胶,所述第一型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包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的轴向端部外侧,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第一带束层和零度带束层分别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与所述第二带束层及所述第一带束层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型胶,所述第二型胶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形状相契合以便充分填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午胎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帘布带束层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强戚顺青朱健鹏孟照宏宋美芹翟明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