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02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包括机架、固定设置于该机架顶部的工作台、收集仓以及裁剪组件;所述裁剪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流延膜边料的上方,该裁剪组件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呈圆周均布设置的支撑块及安装于该支撑块内部且沿其内壁可往复运动的伸缩部;通过设置转动的裁剪组件,在进行流延膜传输同时进行等距裁剪并由收集仓进行收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过程效率低且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utting mechanism for casting film slicing was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utting mechanism for slicing waste material, which includes a frame, a worktable, a collection warehouse and a cutting component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rack. The cutting component is rotated on the worktable and located above the casting edge. The cut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ircles along its axis. The supporting block set by Zhou Junbu and the telescopic part which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support block and can reciprocate along the inner wall; by setting the rotating cutting component, the offset film is simultaneously trimmed and collected by the collection bin,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and bad effect in the cutting proces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
本技术属于薄膜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薄膜分切机在使用的时候一般运用气缸来推动横梁,但是由于一般加工的材料比较柔软会发生切割不断的情况出现,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且传统的分切机只有一个刀头,不利于使用的效率。申请号为CN201420716744.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薄膜分切机,其包括薄膜分切机本体,由切割刀片、横梁、转轴,动力装置和支架组成,所述动力装置和转轴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切割刀片连接在横梁上且刀背正对横梁,所述薄膜分切机设有切割刀片一和切割刀片二,所述液压缸与滑轨平行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其相对应的滑块连接,该薄膜分切机,通过切割刀片与滑轨的滑动连接,燃油通过液压缸的纵向推动,进行了滑块式的切割,然后利用切割刀片的转动,以面代点从而加强薄膜分割机刀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但是,该薄膜分切机切割装置在对下方薄膜进行切割时需要由驱动件从两侧向中间滑动以完成薄膜的切割,切割过程效率低且切割薄膜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通过设置转动的裁剪组件,在进行流延膜传输同时进行等距裁剪同时结合收集仓进行收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割过程效率低且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延膜自动传输裁剪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设置于该机架顶部的工作台以及收集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裁剪组件,所述裁剪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流延膜边料的上方,该裁剪组件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呈圆周均布设置的支撑块及安装于该支撑块内部且沿其内壁可往复运动进行流延膜边料传输裁剪的伸缩部。作为改进,所述伸缩部包括切刀、对称设置于该切刀两端的弹性支撑、位于该弹性支撑与切刀之间且与其两者接触设置的传动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弹性支撑之间的弹簧。作为改进,所述收集仓内部呈负压设置,其包括开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裁剪组件一侧的收集口、固定设置于所述收集口一侧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收集口相连通的收集腔。作为改进,所述弹性支撑包括开设于其一侧且与所述切刀以滑动镶嵌方式配合安装的卡槽。作为改进,所述挡板为弧形设置且其延伸方向与流延膜传输方向相反,该挡板的竖直投影覆盖所述收集口。作为改进,所述收集口位于裁剪组件沿流延膜传输方向的一侧。作为改进,所述挡板位于收集仓沿流延膜传输方向的一侧。作为改进,所述切刀、弹性支撑、传动轮以及弹簧为同一平面设置。作为改进,所述切刀的宽度大于流延膜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设置同时对其进行线性传输,结合裁剪组件中的伸缩部,由工作台表面将流延膜传输至裁剪组件的下方,裁剪组件转动过程中,伸缩部中的弹性支撑处于伸出状态,其与流延膜接触,由弹性支撑带动边料沿工作台的上表面线性移动,弹性支撑转动的过程中,其由工作台上表面的反作用力使其逐渐缩短,同时切刀逐渐伸出,当伸缩部运动至与工作台上表面垂直位置时,切刀伸出至最大位置,其穿过流延膜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接触,完成流延膜的裁切,裁剪组件继续转动,弹性支撑由弹簧作用逐渐伸出,切刀回收,弹性支撑对裁切后的流延膜线性推动传输至收集口结合内部呈负压设置的收集仓在收集口产生吸附并通过弧形挡板导向将传输到收集口的流延膜边料的进行收集进入收集腔,整个过程自动连续、裁剪速度快、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切割过程中效率低且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呈负压设置的收料仓,并在下工作台收集口一侧设置延伸方向与流延膜传输方向相反的弧形挡板,将裁剪完成后的流延膜边料通过负压吸附经弧形挡板进入收料仓完成收集,避免废料排放到外部环境中,造成环境的污染。总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裁剪工作效率高、效果佳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3为伸缩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伸缩部剖视图;图5为伸缩部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实施例一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流延膜自动传输裁剪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于该机架1顶部的工作台2以及收集仓3,还包括:裁剪组件4,所述裁剪组件4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且位于流延膜边料的上方,该裁剪组件4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呈圆周均布设置的支撑块41及安装于该支撑块41内部且沿其内壁可往复运动进行流延膜边料传输裁剪的伸缩部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部42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但不局限于五个。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部42包括切刀421、对称设置于该切刀421两端的弹性支撑422、位于该弹性支撑422与切刀421之间且与其两者接触设置的传动轮423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块41与所述弹性支撑422之间的弹簧424。需要说明的是,弹簧424推动弹性支撑422伸出的同时,弹性支撑422带动传动轮423旋转,同步带动切刀421收回,弹性支撑422与切刀421的运动方向相反,在弹性支撑422伸出、切刀421收回的过程中对流延膜原来的受力由弹性支撑422转化到切刀421上,切刀421完成对流延膜的裁剪。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支撑422包括开设于其一侧且与所述切刀421以滑动镶嵌方式配合安装的卡槽4221。需要说明的是,切刀421与弹性支撑422以卡槽4221嵌合方式配合安装,切刀421沿弹性支撑422之间的卡槽往复运动,确保其运动过程中轨迹的准确性,同时,以切刀4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支撑422,予以保证切刀421在往复运动中其刀口始终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以确保对边料裁剪过程中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如图3和4所示,所述切刀421、弹性支撑422、传动轮423以及弹簧424为同一平面设置;其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设置方式,传动轮423分别设置于切刀421的两端且同时与切刀421和弹性支撑422相切设置,其中上述部件为同一平面设置,其便于加工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及装配,同时空间占用量小。进一步地,所述切刀421的宽度大于流延膜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支撑422对流延膜完成支撑传输,当裁剪组件4转动过程中,伸缩部42中的弹性支撑422处于伸出状态,其与边料接触,由弹性支撑422带动边料沿工作台11的上表面线性移动,弹性支撑422运动的过程中,其由工作台11上表面的反作用力使其逐渐缩短,同时切刀421逐渐伸出,当伸缩部42运动至与工作台11上表面垂直位置时,切刀421伸出至最大位置,其穿过边料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于该机架(1)顶部的工作台(2)以及收集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裁剪组件(4),所述裁剪组件(4)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且位于流延膜边料的上方,该裁剪组件(4)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呈圆周均布设置的支撑块(41)及安装于该支撑块(41)内部且沿其内壁可往复运动进行流延膜边料传输裁剪的伸缩部(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于该机架(1)顶部的工作台(2)以及收集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裁剪组件(4),所述裁剪组件(4)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且位于流延膜边料的上方,该裁剪组件(4)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呈圆周均布设置的支撑块(41)及安装于该支撑块(41)内部且沿其内壁可往复运动进行流延膜边料传输裁剪的伸缩部(4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42)包括切刀(421)、对称设置于该切刀(421)两端的弹性支撑(422)、位于该弹性支撑(422)与切刀(421)之间且与其两者接触设置的传动轮(423)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块(41)与所述弹性支撑(422)之间的弹簧(4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延膜分切废料自动传输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3)内部呈负压设置,其包括开设于所述工作台(2)上且位于所述裁剪组件(4)一侧的收集口(31)、固定设置于所述收集口(31)一侧的挡板(32)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精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