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集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164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装在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1)的牵伸区的下游的集束区(20)的压辊单元(100),包括引出压辊(8)和输送压辊(18),其间设置了几何-机械地作用的集束器(11),集束器(11)包括用于引出压辊(8)输送的已牵伸须条的集束通道(12)。压辊(8、18)优选承载有弹性包层并且当安装时与共用下圆柱(9)相互作用。集束器(11)无接触地保持在两个压辊之间,并且通过静止抵接件(21)定位,从而具有微小的径向和轴向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辊单元,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下游的集束区中的机械集束系统
技术介绍
将天然或人造纤维转换为纱线需要一系列分开的工序。最后的工作步骤通常称为精纺。由此,纺成的纱线获得其最终的细度和强度。精纺占用了整个纺纱过程的花费的相当大的部分。现有技术已知的环锭纺纱最接近于利用手纺车进行的传统手工纺纱。由此,纺成的纱线卷绕到旋转的纺纱轴上。基本上需要三台机器进行环锭纺纱。还称为粗梳纱线的粗纱由锭翼自纤维须条制成。通过环锭纺纱机由粗纱制造出具有所需细度的纱线并且卷绕到小线轴,即绕线轴上。绕线机然后将来自于多个绕线轴的纱线合并在一起,然后制成几公斤重的纱线线轴以供使用。粗纱在环锭纺纱机上被牵伸而形成丝线的所需细度,并且形成纺纱所需的须条捻度。机器通常具有双侧设计,在每侧具有多个纺轴,即纺纱位置。牵伸组件分配到每个纺纱位置。由此,在许多情况下是具有初步牵伸区和主牵伸区的所谓的三圆柱牵伸组件。所供应的粗纱在牵伸组件中进行牵伸而形成期望的细度,并且在引出辊对的夹持线(nip line)处以相对宽的须条离开牵伸组件。该须条在单纱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辊单元,用于位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组件(1)的牵伸区(7、20)之后的集束区(20),具有引出压辊(8)和输送压辊(18),所述压辊(8,18)优选承载有弹性包层(30,31)并且在装配状态下与共用下圆柱(9)配合,以及具有几何-机械地作用的集束器(11),所述集束器(11)包括用于由所述引出压辊(8)输送的已牵伸须条(F)的集束通道(12)并且设置在所述引出压辊(8)和所述输送压辊(18)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器(11)无接触地保持在所述压辊(8、18)之间,并且通过静止抵接件(21)以微小的间隙在径向和轴向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施塔勒克弗里德贝特施密德
申请(专利权)人:工业参股控股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