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50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出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区(1)的集束器(4),其包括槽形集束器通道(5),槽形通道(5)形成于集束器(4)的形成接触面的下侧面(41)内,并从较宽的引入口区(51)到设置于相对侧的引出口(52)逐渐变细。槽形集束器通道(5)相对于集束器的下侧面的宽度偏离中央地设置,所述宽度横向穿过集束器通道(5)的延伸部延伸。还描述了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 条组件的集束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设置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牵 伸区下游的集束器区,以及用于集聚纱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将天然纤维或人工纤维转换成纱线,需要一 系列的分部工作考呈序。 最后一步工作步骤通常称作精纺。借此纺纱获得其最终的细度和强度。精纺需要占整个纱线制造工艺支出的相当大的比例。从现有技术状态中 获知的环锭纺纱最接近使用纺车的经典手纺。借此纺纱巻绕到旋转的纺 纱锭子上。基本上环锭纺纱需要三种机器。粗纱,也称作粗梳纱条,由 锭翼从纱条中制得。具有所需细度的纱线由环锭纺纱机从粗纱中制得, 并旋绕到纱筒上,形成管纱。然后络纱机将来自很多管纱的纱线放置到 一起,并制得具有几千克重量的纱筒以供使用。粗纱在环锭纺纱机上牵伸到线所需的细度,并产生纺纱所需的纤维 捻度。纺纱机通常具有双侧面设计,且每一侧面上均有多个锭子——纺 纱位置。并条组件分配给各纺纱位置。由此,在很多情况下为所谓的三 圆柱式并条组件。这种并条组件具有预牵伸区和主牵伸区。所供应的粗 纱在并条组件内牵伸到所需细度,并作为相对较宽的纱条在引出辊子对 的接触线处离开并条组件。为制造高质量的纱线,已建议在并条组件的牵伸区的下游设置集束 器区。从引出压辊供应的纱条被导引通过具有逐渐变窄的集束器通道的 集束器。因此,纱条以非常均匀的方式集聚,并在供给压辊之后于集束 器区的出口处加捻成纱线。在一非常实际的变型中已提出,在一共用下圆柱体上,于牵伸区的 出口处设置引出压辊,且在集束器区的出口处设置供给压辊。集束器设 置于引出压辊和供给压辊之间。集束器以无游隙方式支撑在下圆柱体上,并相对于引出压辊和供给压辊在轴向上固定。集束器通道通常由大 致设计成喇叭形的沟槽形成,且位于集束器的面向下圆柱体的下侧面 内。纱条以未拆散的方式供应到以喇P八形方式逐渐变宽的沟槽进口的正 中央,并在集聚状态下离开逐渐变窄的通道。在这种已知装置情况下,纱条的纤维路径总是在压辊上延伸,这些 压辊通常在轴向上的同一位置处设置有橡胶类覆盖物。考虑到纤维和压 辊的橡胶类覆盖物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径向相对运动,在压辊和纱条之间 的接触区发生覆盖物的磨损。如果磨损超过一定量,牵伸工作和纱条集 聚就受到损害。针对磨损,覆盖物必须被规律地控制,若需要则必须被 重新打磨,以避免磨损。最后,在被打磨过若干次后,磨损过的覆盖物 需要由新的覆盖物替换。为重新研磨或更换覆盖物,或者压辊需要在各 纺纱位置更换,或者使各个纺纱位置停工,直到压辊设置有新覆盖物并 重新安装为止。这就损害环锭纺纱机的性能,并增加工作和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取措施,以提高压辊的覆盖物的服务寿命, 并延长维修间隔。由此,也特别应该考虑到如下事实,即该专利技术性改进 也可应用到现有的环锭纺纱机,而无需为此实施代价高昂的转换。达到这些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 特征的集束器。该目的也由一种集束器区来实现,其设置于并条组件的牵伸区的下游,并具有如权利要求5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该方法权利 要求中所要求的方法同样与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目的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形 式和/或有利实施方式的变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区的集束器, 其包括槽形集束器通道,所述槽形通道形成于集束器的形成接触面的下 侧面内,并从较宽的引入口区到设置于相对侧的引出口逐渐变细。槽形 集束器通道相对于集束器的下侧面的宽度偏离中央地设置,所述宽度横 向穿过集束器通道的延伸部延伸。因集束器的集束器通道偏离中央地设置的事实,因此纱条在集束器 内的纤维路径相对于压辊的覆盖物的轴向中间处不对称地延伸。覆盖物的磨损一超过允许量,就将压辊转过180。。然后纱条在偏离初始纤维路 径的等于集束器通道相对于覆盖物的轴向中间处的不对称量的两倍的 位置,接触压辊的覆盖物。仅在压辊的覆盖物的磨损在这个新的纤维路 径也超过允许量时,覆盖物才必须被重新打磨,或安装上新的覆盖物。 因此,由于位于集束器下侧内的集束器通道的偏离中央的路线,压辊的 覆盖物的服务寿命以及重新打磨间隔期翻倍。借此提高了环锭纺纱机的 性能,并降低了具有设置于下游的集束器区的并条组件的操作成本。因槽形集束器通道的自引入口至引出口的略呈喇叭形槽道,因此横 向间隔较远的纤维也可进入集束器通道,以继而与纱条的其余部分一起 被导引和被集聚。集束器通道相对于引出压辊上的纤维路径的较小不对 准也借此弥补。集束器通道优选地自引入口至引出口以连续变细的方式设计,以实 现持续集聚纱条。为了并条组件内彼此相邻地行进的两个或多个纱条的特定应用,集 束器形成有两个或多个集束器通道,其相对于集束器宽度偏离中央地和 彼此不对称地设置,集束器宽度横向穿过集束器通道的延伸部延伸。因 多通道式集束器的特定设计,压辊的覆盖物的服务寿命和维修间隔期可 延长,即使具有特定应用亦如此。已经借助于具有偏离中央设置的集束器通道的集束器解释了本发 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基本上可概括成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区, 其设置于牵伸区的下游,并包括引出压辊、供给压辊和集束器元件,在 牵伸区内被牵伸的纱条在集束器区内被集聚。该专利技术性概念的概括点在 于包括纱条输送路径的集聚元件,其相对于设置于压辊转动轴上的辊子 主体的轴向延伸部偏离中央地设置,所述延伸部横向穿过纱条的输送路 径延伸。纱条在集束器区内的输送路径的路线一一所述路线相对于压辊的 辊子主体的轴向延伸部偏离中央一一确保了压辊的覆盖物的服务寿命、 重新打磨覆盖物的维修间隔期得以延长,因为在压辊转过180。之后纱条 采用了另一行进路径。依据前述的集束器的变型,通过给集束器区设置机械作用的集束 器,其集束器通道相对于位于下圓柱体上的集束器接触表面偏离中央地 设置,可获得纱条输送路径的相对于辊子主体轴向延伸部的偏离中央的 路线。但是,集束器区也可设置有气动作用的集束器。此种气动作用的集束器例如可从Rieter,Whiterthur公司的小册子No. 1646e-BBAB-15中得 知。此集束器包括有孔的鼓,其内存在真空。真空通过有孔的鼓产生气 流,且这致使在鼓上导引的纱条如所需地集聚。被牵伸的纱条在气动作 用的集束器上的输送路径相对于压辊的辊子主体的宽度延伸部偏离中 央地延伸。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束器区的另 一实施方式变型设想一种集束器元件, 其实际上具有使纱条相对于其轴向延伸部在中央行进的输送路径。借助 于在集束器区内偏离中央地定位集束器元件,获得纱条的输送路径在压 辊覆盖物上的相对偏离中心的路线。这种设计措施也可应用到机械作用 的集束器以及气动作用的集束器。在将转过180。的压辊安装之后,压辊 覆盖物上的输送路径沿新的轨迹延伸。通常,各压辊包括两个辊子主体,其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地组装到共 用转动轴上,且分配给两个相邻的集束器区。由此,压辊在各种情况下 保持于定位在两个压辊之间的轴部分上,并位于接受器内。压辊可从接 受器内移出,并转过180°。由此,可对调两个安装于供应转动轴上的相 邻集束器区的辊子主体。纱条的位于相邻集束器区的集束器元件内的输 送路径相对于接受器不对称地延伸,使得在压辊转过180。情况下,两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并条组件的集束器区的集束器,其具有槽形集束器通道(5),所述槽形通道(5)形成于所述集束器的形成接触面的下侧面(41)内,并从较宽的引入口区(51)到设置于相对侧的引出口(52)逐渐变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集束器通道(5)相对于所述集束器(4)的下侧面(41)的宽度偏离中央地设置,所述宽度横向穿过所述集束器通道的延伸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施塔勒克弗里德贝特施密德
申请(专利权)人:罗托卡夫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