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央纤维导向装置的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74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用于带有后置搓条器区域的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使得搓条通道(14)和所供应的纤维条子(F)的轴线在搓条通道(14)的入口处以大致平行、优选同轴的方式对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该并条机具有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后置搓条器区(condenser zone)。
技术介绍
由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到纱的转变需要一系列的分段工序。最后一道工序通常是精纺。通过精纺,纺出的纱获得它最后的细度和强度。精纺耗费整个纱生产过程中开销的主要部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人造短纤维纺纱机中的环锭纺纱最接近以纺纱轮进行的传统手工纺纱。以此方式,纺出的纱线卷绕在旋转的纺锤上。对于环锭纺纱基本上需要三个机器。由锭翼从条子产生粗纱,也叫经梳理的条子。由该人造短纤维纺纱机从该粗纱产生具有所需细度的纱并且将所述纱纺在小纱管上,获得管纱。于是络纱机将来自多个管纱的纱合在一起并且制成几公斤重的可以使用的纱线筒子。在该人造短纤维纺纱机上,所述粗纱被牵伸所要求的细度,并且生成纺纱所必需的捻度。该机器通常是两侧式设计,并且在任一侧都具有多个纺锤=纺纱位置。各个纺纱位置都配设并条机。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所谓的三辊并条机。该并条机具有预牵伸区和主牵伸区。所进给的粗纱在并条机中被牵伸到所需的细度,并且作为相对宽的条子在引出辊对的钳口线处离开该并条机。借助于单纱捻度来对该条子进行加捻并且将其捻在一起成为成品纱。在此,在该并条机引出辊对的钳口线之后紧接着形成所谓的纺纱三角区,由并条机输出的纤维聚集在该纺纱三角区中并且集成于纱结构内。并非所有的纤维都收集在该纺纱三角区中。边缘纤维可能遗失或者只是不完全地积聚在加捻纱上。在承受加捻时,该纺纱三角区边缘上的纤维比该纺纱三角区中间的纤维拉得紧很多。因此,在成品纱中,外围纤维的预拉紧程度远远超过纱芯内的纤维。于是在相应的纱线负载较高的情况下,首先拉断预拉得较紧的周边纤维。因此,成品的加捻纱不具有应该等于各个纤维各自强度总和的强度。这些不受控制地附着的纤维从加捻纱突伸出来,并且造成增加的且并非所期望的纱线毛羽。增加的纱线毛羽等同于质量下降。为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避免该纺纱三角区及其不利后果,在新式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中,该牵伸区通过搓条器区来补充,其中,引出辊对输出的宽条子尽可能紧凑地聚集。只有如此紧凑或搓条后的条子在离开搓条器区之后被捻在一起成为成品纱。在申请号为PCT/CH03/00001的PCT国际申请中,建议在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之后后置该搓条器区。该搓条器区在该牵伸区的引出压辊和该搓条器区出口处的送出压辊之间延伸。这两个压辊支撑在下辊上。在这两个压辊之间,设置有在几何上和机械上起作用的具有搓条通道的搓条部件。该搓条部件优选地借助于磁力和/或弹簧力挤压该下辊。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后置搓条器区的并条机已经提供质量好的纱线。尽管如此,仍希望再进一步改善该纱线质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这方面改善具有后置搓条器区的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以获得在质量上具有高水平的纱线质量。这些修改不应该损害具有后置搓条器区的并条机的基本结构。它们应该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并且允许对现存并条机进行改装。该目的的解决方案在于用于具有后置搓条器区的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其具有在专利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中列明的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和/或有利的实施变型是从属专利权利要求的主题。本专利技术建议,如下修改用于具有后置搓条器区的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将搓条通道的轴线和所喂入条子的轴线基本平行地,优选同轴地在搓条通道中的入口处对准。通过搓条通道的轴线和所喂入条子的轴线基本平行地在搓条通道中的入口处延伸,并且优选地将它们同轴地对准,在引导条子通过时在搓条通道的左侧和右侧分界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基本上同样大。由此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可导致条子不均匀搓条的横向力。同样,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措施,使得在引导条子通过时作用在搓条部件上的横向力尽可能地小,该横向力能够改变该搓条通道的轴向对准。搓条通道的轴线和所进给条子的轴线的对准只要求在构造上稍微调整该并条机和该后置搓条器区。该解决方案简单易行,并且特别为现存系统成本低廉的设备改造而设计。为了确保所进给条子的轴线与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的轴线平行地,理想地同轴地延伸,采取了把在并条机中被牵伸的条子最大程度地中心地向搓条通道进给的办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型中,该办法包括至少一个纤维导向装置,其用下辊设置在引出压辊的钳口线区域内。优选地,该纤维导向装置在关于该条子的进给方向上设置在该引出压辊之前。该纤维导向装置具有用于该条子的贯穿通道,其关于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基本上中心地设置。该纤维导向装置保证在并条机中被牵伸的条子的稳定对准。在引出压辊的钳口线的前面排布该下辊节省空间。该布置确保在并条机中被牵伸的条子已经定中心地到达具有该下辊的引出压辊的钳口线处。该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中的入口位于紧接着该钳口线之后。由此确保所喂入的条子保持在其对准该搓条通道轴的进给方向上。在本专利技术可替代的变型中,该办法包括设置在该并条机内部的纤维定中心装置,其具有用于该条子的贯穿通道,该通道关于该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基本上中心地设置。该纤维定中心装置在该条子的进给方向上设置在皮圈牵伸设备的皮圈罗拉之前。同样,可替代地将纤维定中心装置设置在皮圈牵伸设备的皮圈罗拉之前确保了在并条机中被牵伸的条子已经定中心地到达具有该下辊的引出压辊的钳口线处。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可替代方案规定,不仅设置纤维导向装置,而且也设置纤维定中心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纤维定中心装置已经引起相对早地为所牵伸的条子预先定中心。在该并条机中,所谓的具有预牵伸区和主牵伸区的三辊并条机具有优点。该主牵伸区由皮圈牵伸设备构成。其中,该纤维定中心装置在该条子的进给方向上有利地设置在皮圈牵伸设备的皮圈罗拉之前。因此,被喂入的所谓粗纱条子已经在该主牵伸区之前定中心了。该预先的定中心使得纤维导向装置中所牵伸条子随后的定中心变得简单容易。该搓条通道在其入口处的宽度至少如该纤维导向装置的贯穿宽度或该纤维定中心装置的贯穿宽度一样大。由此确保该条子能够以其全部宽度进入该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中。该搓条通道朝向出口变窄,以此该条子聚集和搓条到所期望的程度。在同时存有纤维导向装置和纤维定中心装置时,纤维导向装置的贯穿宽度等于或大于纤维定中心装置的贯穿宽度。由此确保在主牵伸区被牵伸的条子的所有纤维都由纤维导向装置包括进去。在一个很符合目的的实施变型中,搓条部件通过磁力固定在其位置中。其中,该搓条部件借助接触面通过磁力无空隙地挤压该下辊。其接触面优选地具有基本上如该下辊外周面一样的半径。为了改善搓条部件的搓条通道的轴线和所喂入的已牵伸条子的轴线的一致对准,该搓条部件具有至少两个对称于搓条通道也对称于引出压辊的外周套筒而设置的磁体。对称于搓条通道而设置的磁体用于将该搓条部件精确地轴向平行于下辊设置。该外周套筒通常由硬化钢制成并因此被磁化。考虑到相对狭窄的位置情况,该外周套筒位于该磁体的作用范围内。将该磁体对称于该外周套筒而设置导致产生该磁体与该外周套筒的朝向搓条通道两侧的可能的相互作用力。由此极为有效地阻止搓条通道的能够由于单侧的力作用而产生的只是非充分的对准。该外周套筒通常安装在圆柱形的轴上。该圆柱形的轴由不可磁化的材料制成,因此该磁力作用通过该轴而不会单侧扭变。人造短纤维纺纱机有利地具有多个带有后置搓条器区的并排设置的并条机。每两个并排设置的并条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人造短纤维纺纱机的并条机,条子(F)在该并条机中被牵伸,其具有后置于并条机(1)的搓条器区(11),该搓条器区(11)在支撑在下辊(10)上的该并条机(1)的引出压辊(9)和送出压辊(12)之间延伸,并且包括具有搓条通道(14)的搓条部件(13),该搓条部件无间隙地支撑在下辊(10)上并用于对所进给的、所牵伸的条子(F)进行搓条,其特征在于,搓条通道(14)的轴线和所进给的条子(F)的轴线在搓条通道(14)的入口处以基本平行的、优选同轴的方式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施塔勒克弗里德贝特施密德
申请(专利权)人:工业参股控股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