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线滑台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57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线滑台单元包括:一个槽式上下线滑台支架、一个槽式缓存滑台支架、一个槽式内过渡支架、一个槽式外过渡支架、两对上下线滑台导轨、一对内过渡导轨一对外过渡导轨、一对可开闭导轨组、两根平行相间的电机导轨、一上下线动力小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为柔性滑台的一部分,在缓存位没有车型等待时,可直接将所需要焊接的车型拖动到焊接位置进行焊接即可,当有多种车型位于缓存位时,而待焊接的车型无法直接滑行到焊接位时,可以将其他车型转移至其他缓存位置,为需要焊接的车型打开通道。

Upper and lower line slide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pper and lower line sliding table unit, which includes a slot type upper and lower line sliding table bracket, a slot type caching table support, a slot internal transition bracket, a slot type external transition bracket, two pairs of upper and lower line slide guide, a pair of inner transition guide rail, a pair of open and closed guide rail, two open and closed guide rail groups and two. Parallel electric motor guide, one upper and lower line power car.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upper and lower line sliding table unit as part of the flexible slide platform. When the caching bit is not waiting for the vehicle, the required vehicle can be directly dragged to the welding position for welding. When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cars located in the cache position, the vehicle to be welded can not be directly slid to welding. When you are in position, you can transfer other models to other cache locations to open channels for vehicles that need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线滑台单元
本技术属于汽车装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多车型焊接夹具使用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
技术介绍
汽车的外观多样化是市场消费者日益增加的使用需求,更是现在主机厂不断追求的方向。而现有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使用的焊接夹具均属于固定式焊接方式,无法移动。而且目前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也无法适应不同车型的焊接夹具,无法满足多种不同车型的焊接夹具在一条生产线上随意切换的柔性化生产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制造柔性化、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无法满足制造柔性化、产品多样化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本技术所述上下线滑台单元包括:一个槽式上下线滑台支架;一个槽式缓存滑台支架;一个槽式内过渡支架,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侧槽口分别与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以直线形式对接,形成两第一接口和两第二接口,直线形式对接后使得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槽、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槽和所述内过渡支架的槽形成一可连通的直线槽;一个槽式外过渡支架,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一侧槽口的两个边端分别垂直固接在所述两第一接口处;两对上下线滑台导轨,每对上下线滑台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内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外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可开闭导轨组,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二接口处;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外过渡支架与所述内过渡支架之间上下线;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开启时,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内过渡支架、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之间上下线;两根平行相间的电机导轨,固设在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底部;一上下线动力小车,可位于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槽底部,且滑设在所述两根电机导轨之间。所述内过渡支架的第一接口处与第二接口处的上部分别具有转向机构,可将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和可将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所述内过渡支架具有两个轨道开口机构,所述轨道开口机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的底部。每一轨道开口机构分别具有:两开口机构底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的底部,所述开口机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所述转向机构;两突出杆,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开口机构底座侧上端且相对设置;和,一气缸,固接在所述两突出杆之一个突出杆上;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具有: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突出杆上的两截外导轨、位于所述两截外导轨之间的可移动的中导轨,所述中导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具有一转向固定座、一滑设于所述转向固定座内的滑块、和一带动所述滑块旋转的气缸,所述转向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开口机构底座的顶端。所述滑块表面固设有一转向导轨,可由所述气缸旋转所述滑块使得所述转向导轨,可将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和可将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具有:一上下线小车支座;一电机,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一端中间位置;和一齿轮,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两第一、第二滑块件,分别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下部的四角,可滑动地包裹在所述电机导轨上;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内于间隔所述电机导轨一定距离处还平行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以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在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内来回移动。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还具有一拖拽机构,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上表面。所述拖拽机构具有:至少一气缸,底部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一U型卡接槽块,下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固接;二侧固件,对称地位于所述气缸两侧,底端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上侧端分别与所述卡接槽块的侧端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气缸通气提升所述卡接槽块至一定程度时用于止住所述卡接槽块的进一步上升。所述拖拽机构还具有一连接垫块和一定位传感器,所述连接垫块固接于所述气缸的推杆上并位于所述U型卡接槽块下方;所述定位传感器,下端固设于所述连接垫块的侧面,且上端正对着所述卡接槽的槽口。所述第一、第二滑块件各具有:一滑块底座,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下部的四角处;至少一凸轮,固定在所述滑块底座上,可滚动地抵靠在所述电机导轨上;一C型辅助卡块,固定在所述滑块底座上,具有一U型开口,与所述电机导轨卡接。所述第一、第二滑块件具有两个平面凸轮和一个侧面凸轮,都分别固定在所述滑块底座上,所述两个平面凸轮分别可滚动地抵靠在所述电机导轨的上、下表面上,所述侧面凸轮可滚动地抵靠在所述电机导轨的侧表面上。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远离所述电机的另一端中间位置设有一拖链挂钩。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于所述第一、第二滑块件的外侧设置有感应检测块。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分别具有平行相间的两根底长纵杆和与所述两根底长纵杆相对应且平行相间的两根上长纵杆,所述两根上长纵杆上表面分别固接有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所述上长纵杆与同侧的底长纵杆之间通过若干加强杆加固连接,所述两根底长纵杆之间由若干上下线底梁连接,所述若干上下线底梁上垂直架设有两根平行相间的且贯穿整个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电机纵移长梁,所述电机纵移长梁靠近所述上长纵杆的侧上表面上设有所述电机导轨,其中一根所述电机纵移长梁远离所述上长纵杆的侧上表面上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的齿轮啮合。所述内过渡支架包括两平行相间的内过渡底短纵杆、与所述两内过渡底短纵杆相对应且平行相间的两内过渡上短纵杆、和、连接在所述两内过渡底短纵杆与两内过渡上短纵杆的两端的两个轨道开口机构;所述内过渡底短纵杆与对应的内过渡上短纵杆之间通过若干加强杆加固连接,所述两根内过渡底短纵杆之间具有若干上下线底梁加固连接,所述电机纵移长梁的中间段垂直架设在所述内过渡支架的若干上下线底梁上;所述内过渡上短纵杆上分别固设有所述内过渡导轨,所述轨道开口机构上分别固设有所述可开闭导轨组;所述两内过渡底短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两根底长纵杆以直线形式对接,所述两内过渡上短纵杆的两端与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两根上长纵杆以直线形式对接;所述外过渡支架具有两平行相间的外过渡底短横杆与所述外过渡底短横杆对应且平行相间的两外过渡上短横杆;所述两外过渡底短横杆的一侧端分别与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一根内过渡底短纵杆的两侧端以垂直形式对接,所述两外过渡上短横杆的一侧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内过渡支架的内过渡上短纵杆的两侧端以垂直形式对接,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外过渡底短横杆与对应的外过渡上短横杆之间通过若干加强杆加固连接,所述两外过渡底短横杆之间具有若干外过渡底梁加固连接;所述外过渡上短横杆上分别固设有所述外过渡导轨。所述外过渡支架上还具有至少一固定夹紧件,固定在所述外过渡支架的槽内侧壁上。所述固定夹紧件具有:一夹紧底座,所述夹紧底座固定在所述外过渡支架的槽内侧壁上;一钩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线滑台单元包括:一个槽式上下线滑台支架;一个槽式缓存滑台支架;一个槽式内过渡支架,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侧槽口分别与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以直线形式对接,形成两第一接口和两第二接口,直线形式对接后使得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槽、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槽和所述内过渡支架的槽形成一可连通的直线槽;一个槽式外过渡支架,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一侧槽口的两个边端分别垂直固接在所述两第一接口处;两对上下线滑台导轨,每对上下线滑台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内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外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可开闭导轨组,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二接口处;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外过渡支架与所述内过渡支架之间上下线;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开启时,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内过渡支架、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之间上下线;两根平行相间的电机导轨,固设在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底部;一上下线动力小车,可位于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槽底部,且滑设在所述两根电机导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线滑台单元包括:一个槽式上下线滑台支架;一个槽式缓存滑台支架;一个槽式内过渡支架,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侧槽口分别与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一侧槽口以直线形式对接,形成两第一接口和两第二接口,直线形式对接后使得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的槽、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槽和所述内过渡支架的槽形成一可连通的直线槽;一个槽式外过渡支架,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一侧槽口的两个边端分别垂直固接在所述两第一接口处;两对上下线滑台导轨,每对上下线滑台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内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内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外过渡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过渡支架的两槽边上表面上;一对可开闭导轨组,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二接口处;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关闭状态时,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外过渡支架与所述内过渡支架之间上下线;当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呈开启时,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为一直线,可供滑台小车在所述内过渡支架、所述上下线滑台支架和所述缓存滑台支架之间上下线;两根平行相间的电机导轨,固设在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底部;一上下线动力小车,可位于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的槽底部,且滑设在所述两根电机导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渡支架的第一接口处与第二接口处的上部分别具有转向机构,可将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和可将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渡支架具有两个轨道开口机构,所述轨道开口机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轨道开口机构分别具有:两开口机构底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的底部,所述开口机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所述转向机构;两突出杆,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开口机构底座侧上端且相对设置;和,一气缸,固接在所述两突出杆之一个突出杆上;所述可开闭导轨组具有:分别固定在所述两突出杆上的两截外导轨、位于所述两截外导轨之间的可移动的中导轨,所述中导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具有一转向固定座、一滑设于所述转向固定座内的滑块、和一带动所述滑块旋转的气缸,所述转向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开口机构底座的顶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表面固设有一转向导轨,可由所述气缸旋转所述滑块使得所述转向导轨,可将所述上下线滑台导轨与所述内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和可将所述可开闭导轨组与所述外过渡导轨连成齐平的直线。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具有:一上下线小车支座;一电机,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一端中间位置;和一齿轮,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两第一、第二滑块件,分别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下部的四角,可滑动地包裹在所述电机导轨上;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内于间隔所述电机导轨一定距离处还平行设有一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以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在所述可连通的直线槽内来回移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线动力小车还具有一拖拽机构,固设于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上表面。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机构具有:至少一气缸,底部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一U型卡接槽块,下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固接;二侧固件,对称地位于所述气缸两侧,底端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上,上侧端分别与所述卡接槽块的侧端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气缸通气提升所述卡接槽块至一定程度时用于止住所述卡接槽块的进一步上升。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机构还具有一连接垫块和一定位传感器,所述连接垫块固接于所述气缸的推杆上并位于所述U型卡接槽块下方;所述定位传感器,下端固设于所述连接垫块的侧面,且上端正对着所述卡接槽的槽口。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焊接生产线用上下线滑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滑块件各具有:一滑块底座,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下线小车支座的下部的四角处;至少一凸轮,固定在所述滑块底座上,可滚动地抵靠在所述电机导轨上;一C型辅助卡块,固定在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佳谭秀阳陈少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